
若有關注小編過往的文章,相信知道本人正在矯正牙齒,所以有戴傳統牙套的人不妨可當作參考依據,此次的明星鑽石機系列的新品,相較上一代多了智能 APP 功能,同步將標配的 C3 清潔刷頭升級,也就是説,不只優化清潔效果,亦可通過手機全方位紀錄你的潔牙情況。

當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現在就一起來開箱體驗吧!
▌小編有話先說
「一般牙刷好?還是電動牙刷好?」可說是不少人常見的疑惑,其實不論工具好壞,只有搭配正確的潔牙方式與確實清潔,才能達到理想的護理牙齒效果,不過即便人人都明白這道理,也清楚牙齒的重要性,但之所以會有電動牙刷問世,肯定有其原因,一來是「強制」你的潔牙時間,有效深層清理附著牙齒表面的髒污;二來則是「控制」你的潔牙力道,再不用擔心自己用力過度,刺激牙齦或磨損琺瑯質,亦可有效輔助手腕相對使不上力的小孩與長輩做好清潔。

與此同時,現如今電動牙刷的功能也是日益精進,以飛利浦 Sonicare 的新品來說,不只擁有高達 10 倍的牙菌斑清除力,也能有效改善牙齦健康,但令小編最感興趣的,莫過於「一週有感煥白」,畢竟美白牙齒這事,不是自己努力刷就做得到,加上戴牙套後,清潔流程總是繁瑣又麻煩,若沒老老實實的清潔,用不著一下子就會泛黃,尤其隨著口罩解封,牙齒總歸要「出門見人」,如果笑出一口黃牙豈不可怕...因此,現在就來看看它的真實力吧!

▌開箱+各配件介紹
首先來看「煥白閃耀智能鑽石音波電動牙刷 」的包裝,從外盒就能以圖片與文字,直觀看到所含的各式配件,也將主要的功能、技術與智能 APP 同步標記說明,算是相當的清楚易懂,開啟後,即可將內盒抽拉出來,第一層主要擺放:Sonicare 牙刷手柄、兩個智能刷頭(含刷頭保護蓋);第二層則有:USB 旅行充電盒、充電玻璃杯。
- 外盒包裝|正立面
- 右側
- 左側
- 背面



智能刷頭+Sonicare 牙刷手柄
基本上沒看說明書(?),也能即刻輕鬆上手,只要將「智能刷頭」對齊「牙刷手柄」的金屬軸,再壓插扣合就能開始使用,而這次升級的「C3 清潔刷頭」,以專門設計的柔軟靈活刷毛,密切貼合牙齒的輪廓曲面,使接觸範圍提高至 4 倍,亦可有效觸及難以清潔的角落。
- 智能刷頭
- W2美白刷頭(上)與 C3清潔刷頭(下)
- 貼合齒面的弧度設計
當輕觸牙刷手柄時,各項功能即會亮光顯示,從上至下分別是:電源開關按鈕、強度指示燈、模式/強度按鈕、模式指示燈,而清潔模式共有 4 種:清潔 Clean、亮白 White+、牙齦健康 Gum Health 與深層清潔 Deep Clean+。
只要按壓「模式/強度按鈕」就能進行切換,確認好後,即會有預設好的清潔強度,總共有低、中、高三種強度設定,如果要調整強弱的話,僅需先啟動電源開關,便可透過「模式/強度按鈕」再行更改。
柄身除了強度指示燈、模式指示燈,也會同步顯示「更換刷頭提示燈」與「電源指示器」,透過燈號就能即刻掌握牙刷的情況。

這裡附上清潔模式所對應的功能表格~
|
|||
模式 | 清潔 Clean 深層清潔 Deep Clean+ |
亮白 White+ | 牙齦健康 Gum Health |
優點 | 清除牙菌斑 | 清除牙菌斑及表面齒垢 | 清除牙菌斑及按摩牙齦 |
建議強度 | 高 | 高 | 高 |
時間總計 |
清潔 Clean:2 分鐘 深層清潔 Deep Clean+:3 分鐘 |
2 分 40 秒 |
|
充電漱口兩用玻璃杯+充電旅行盒
如要充電也是相當簡單,將「充電漱口兩用玻璃杯」接上電源,再把牙刷放進去就會自動充電;若是使用「充電旅行盒」的話,將內建的 USB 纜線從底部取出,接上插頭就能開始充電!至於電池續航力,據說明書表示,將電池一次充滿的情況下,可供應至少 28 次、每次 2 分鐘時段的電力,換句話說,每天刷牙 2 次、每次刷 2 分鐘,總共能使用 14 天。
以小編實際使用情況來說,自充好電至今已刷 27 次、每次 2~3 分鐘不等,依然還有電力!值得一提的是,同步具有「壓力感測器回饋」功能,也就是 Sonicare 牙刷將會自動測量刷牙時所施加的壓力,如果用力過度,不只會改變震動力道,「更換刷頭提示燈」亦會閃爍琥珀色燈號做提醒





- USB 充電旅行收納盒
- 將底部掀開
- 附帶 USB 纜線
▌實際體驗
正如前言所述及,這是小編初次使用電動牙刷,因此根據上回在「飛利浦 Philips 創新科技 讓生活更簡單」主題特展詢問牙醫師的建議,初次使用者可先採用震動頻率相對溫和的模式,藉此減少心理的抗拒與不適感,所以本次測試主要採用第一段的低強度,但後續也有分別體驗中高強度。
第一步,先行下載「Philips Sonicare」應用程式,瀏覽基本介紹頁面後,就會導到連接牙刷的畫面,此時需開啟藍牙才能與牙刷連線,在牙刷燈號亮起的情況下,就會自行搜尋與配對,不用 20 秒即會顯示成功,依據指示逐步設定與建立帳戶後,就能開始使用了!
- 步驟一|下載 Philips Sonicare APP
- 步驟二|配對電動牙刷
- 步驟三|設定帳戶資料
- 步驟四|開始清潔
這裡也要說明一下,記得啟用「背景同步」,如此一來,即使手機沒有帶進浴室,又或是沒有開啟 APP,也能自動偵測你的潔牙過程,而 APP 主要紀錄的項目包括:潔牙頻率、平均潔牙時間、理想壓力與刷頭可使用次數,所以只要透過介面圖示,就能一眼總覽你的清潔情況,也算是另一種督促方式,讓你無形養成好的刷牙習慣。
|第一次使用心得|
剛使用時有點措手不及,因為啟動電源後,便直接開始倒數秒數與指示你該清潔哪個區塊,而且戴傳統金屬牙套的緣故,本身的清潔程序主要是以金屬線為界,將牙齒外側分作上下段清潔,再刷咬合面與內側,所以第一次使用時,對於倒數計時感到手足無措,不過操作幾次下來,其實很快就習慣了。

此外,由於矯正器與金屬線容易卡殘渣,因此在使用電動牙刷前,依然要先基本清潔與使用牙線、牙間刷細清後,再透過電動牙刷做全方位的深度清潔,感受上來說,小編平常習慣軟毛小刷頭的牙刷,原本以為智能刷頭體積相對大,可能會不適應,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基本上沒有任何不適感。
在清潔臼齒處時,也不會有排斥或想吐的感覺,當然這還是因人而異,不過初次接觸到牙齦時,曾有癢癢的感受,所幸多用幾次後就習慣了。另外,在使用牙膏的時候,記得先把牙刷擺好位置,也就是將刷頭以 45 度角貼合牙齒與牙齦交接處,再啟動電源鍵,否則牙膏會被震飛...

|4 種清潔模式|
首先帶大家來看 4 種清潔模式,在「亮白 White+」模式,即有針對前排牙齒再行美白拋光,而時程相對長的「牙齦健康 Gum Health」模式,亦是專為清潔和按摩牙齦所設計,以下小編也分別紀錄下各模式的 APP 指引,即使沒有觀看畫面,電動牙刷也會以短暫停止震動,示意可切換至下一區塊,大家可通過影片參考!
- 清潔 Clean
- 亮白 White+
- 牙齦健康 Gum Health
- 深層清潔 Deep Clean+

◾️在切換下一區塊時,將暫停震動當作提醒。
|音波震動式流體潔牙 x 三段強度設定|
在清潔時,只要把電動牙刷貼合牙齒與牙齦輪廓,不用再施力與上下刷動,直接交由電動牙刷的震動清理即可,但這樣真的會乾淨嗎?其實飛利浦 Sonicare 正是採用「音波震動式流體潔牙」,相較於旋轉式清潔來說,更能有效驅動水流,以每分鐘 31,000 次的震動頻率與左右擺動 0.5 公分的震幅,深入齒縫或相對難刷的區域,達到深度的清潔效果,不只能預防蛀牙、牙周病,亦可降低對牙齦的傷害。
大家也能通過影片,感受在音波震動下所產生的空氣泡沫效果!
|實測一週煥白|
令小編最期待的莫過於亮白效果,這裡也要先說明,在測試過程,有同步體驗其他清潔模式,但主要是使用「亮白 White+」模式,而清潔強度則基本採用低強度,另外小編的刷牙習慣如下,提供給大家參考:
早上:牙膏刷牙
中午:清水刷牙→牙間刷→牙膏刷牙(總時程約 10 分鐘,但現在少之又少)
晚上:清水刷牙→牙間刷→牙線→清水刷牙→牙膏刷牙→漱口水(總時程約 25 分鐘)
將紅字改作電動牙刷,不過由於小編時常在凌晨 12 點後才刷牙,所以 APP 在統計次數的時候,難免會有差異,但就是以平均一週 2 次的清潔頻率進行實測。當習慣低強度後,也有切換成中高強度,體驗下來有種舒爽感

看了一下正確的刷牙方式與流程,其實也是根據牙齒狀況自行調整,基本原則就是每顆牙齒、每道牙縫都要確實刷洗。※示範影片為電動牙刷搭配牙膏的起泡效果,正確刷法應將牙刷 45 度傾斜靠近牙齒與牙齦,停留震動一段時間後,再水平移動一顆顆清潔。
![]() |
![]() |
- 一週潔牙報告
- 月潔牙報告
- 亮白效果|Before/After 比對
註:拍攝 After 照時,正好回診替換橡皮筋,因此顏色有些許差異。|結論|
在體驗逾 2 週時間後,不得不說相當方便,如果你也是初次使用者,勢必會有磨合期,不過用不著幾次就能快速上手,而且會越來越離不開它,因為必須誠實的說,自己手刷的時間與力道常常不一定,無法確保每次都能刷到位,加上偶爾的惰性也會導致清潔不確實,所以借助電動牙刷的「強制設定」,讓每次清潔都能始終如一。
唯一的變數,大概就是你有沒有放對位置

- 搭配智能 APP 功能,隨時掌握潔牙情況
- 智能刷頭升級,10 倍牙菌斑清除力
- 一週有感煥白、有效改善牙齦健康
- 刷牙力道提醒,不用擔心影響牙齒健康
- 充電旅行盒+兩用充電漱口杯,方便攜帶節省麻煩

飛利浦Sonicare「鑽白極淨智能鑽石音波電動牙刷」體驗|有感鑽白、APP輔助進化!




MD|懋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