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骨質增生/骨刺或運動造成的痠痛問題

個人治骨刺二部曲

第一部曲-改變走路姿勢和睡覺姿勢治癒骨刺引起的兩小腿酸的問題

近幾年醫治小腿酸的經驗
近幾年種菜養魚經常提泥土和水,拍照背負攝影器材,腰椎長了骨刺,走沒幾步路小腿就酸到快流下眼淚,經一位復健醫師照過X光片後,指著X光片告訴我說是脊椎長了骨刺,需要拉腰復健治療,經過1個多月的拉腰,非但完全無效還多了兩腳掌麻痺的新症狀(經過5~6年後的今天兩腳掌還是麻麻的),我問醫師能否看清楚是哪節脊椎長骨刺,他竟然回答我說X光片是看不出來的,那當初為何指著X光片說我長了骨刺,原來照X光只是為了能向健保局多申請醫療費用而已吧﹗;找骨科治療打兩針和吃消炎藥只能維持2個小時的藥效而已。.經隔壁鄰居介紹到某醫院花了將近1萬元高頻熱凝療法燒暈痛神經,是先磁振造影後在背部貼膠帶再進去高頻熱凝處理,這磁振造影跟高頻熱凝處理也沒有甚麼關係,只是為了向健保局申請6000多元的檢查費而已,看著人家坐輪椅進去治療後推著輪椅出來,對於骨刺引起的疼痛效果的確很好,但我是酸完全無效。
後來自己以駝背走路解決走路會痠的問題,晚上弓身側姿睡覺終於治好了骨刺。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2022-02-15 0:38 發佈
第二部曲-貼2味中藥治療
但3年後左小腿酸病復發(3~4年前是雙小腿),想再以弓身側睡治療,卻發現肚子變胖了弓身側睡肚子非常的不舒服,於是上網搜尋治骨刺偏方,得一最簡單的兩味中藥處方川芎5份、山奈1份,於是到蝦皮購買以5比1的份量加陳年醋調和加熱後以棉質滷包袋敷在腰椎,以3M透氣膠布固定,每隔2~3小時後拆下讓皮膚透氣2~3小時後再敷上,每次拆下3M透氣膠帶時背部的皮膚都痛得受不了。3天後貼處起嚴重藥疹而停止貼藥,經過10天後皮膚恢復,同樣敷法,改以護腰帶固定,免除膠帶黏皮膚的痛苦,但3天後同樣起嚴重藥疹。
此法不行,只好上淘寶網購買3種不同家的治骨刺黑藥膏,這種藥份薄如紙的黑藥膏貼了3個月,不見功效,只好回過頭來貼川芎、山奈粉。

兩味中藥粉治骨刺魯獅改良方
將川芎500公克、山奈100公克充分混合後備用,每次取藥粉3小勺加1/5小勺的關華豆膠食品黏稠劑混合後加熱開水調和成藥團。
藥房購買15公分寬度整捲藥用透氣膠帶,裁剪10X15公分一片,將藥團以不鏽鋼湯匙平鋪其上,貼於腰椎處後再裁剪15X20公分一片透氣膠帶覆蓋其上固定之。

貼用幾天就有很好的效果,為了能徹底解決酸的問題,貼用一個月後就不再敷貼,已經幾個月了再沒有小腿酸的問題發生。有幾位同學不是骨刺引起的痠痛,貼一天就有感覺,貼過幾天後痠痛就有非常明顯的改善。

附網路流傳偏方原文
1、將川芎、山奈兩味藥混合一起打成粉未備用。每次取一小抓藥粉(約50克藥粉,用量視敷處面積大小而定,如敷膝蓋處藥少,一小杯足矣,而敷頸椎處面積大,約需兩小杯),用少許醋精調和、揉搓成麵團狀,用手抓捏時不乾澀、不粘手、不滴水,象做包子的麵筋便可。
2、此時用透氣性好的紗布包裹好該“麵團”兩層做成“藥布包”,放在鍋裏蒸(最好有蒸籠,如無蒸籠,則須注意防止被水浸泡,可將“藥布包”置於小碗裏,再在小碗上蓋上一個大一點的碗“罩住”,既要保持小碗透氣又要防止蒸氣遇冷化成水後反滴入小碗裏浸泡“藥布包”。如此一起架放於鍋裏,鍋底盛少許水,蓋好鍋蓋,文火而蒸)。水開後,約蒸5-6分鐘。
3、取出,稍冷,平攤於紗布上,趁熱(以皮膚能受得了爲度)敷于骨質增生處,綁紮固定,外面可再墊上一層塑膠,以防藥水滲出污染衣褲。敷兩三個小時後,解開,讓敷處透氣兩三個小時。
4、再如上法又將藥包蒸一次,此次蒸時只需2分鐘即可,又趁熱敷上,兩個小時後,解開,透氣,依此類推,交替進行,一天十敷十解(病情穩後,可放鬆一點,晚上可視情況敷或不敷),一幅藥團可連蒸連敷2至3天,再換新藥團。本藥方所開藥量約摸可用一月。

說明:
1.原偏方以陳年醋調劑,貼後嚴重皮膚損傷,痠痛未治好皮膚已潰瘍;改以不傷皮膚的關華豆膠食品黏稠劑調劑。

2.原偏方需每隔2~3小時蒸藥及換藥一次,無法正常工作且需一人協助,太過麻煩且費事;改為每天一敷一解,敷藥可達10數小時才拆解,能正常工作。

3.一藥團一天十敷十解經2~3天敷用藥效大打折扣;敷用一天即丟棄隔天改用新藥團藥性效果佳。

為何偏愛使用兩味中藥治骨刺/骨質增生誘發的筋骨痠痛?

網路流傳治骨質增生/骨刺的民間偏方大都藥材太多味,這偏方最簡單只有兩味中藥粉而已,上大陸淘寶網搜尋,發現有不少專賣這兩味中藥粉的賣家,川芎粉500公克加山奈粉100公克一份。這偏方一定有效果才會有那麼多人專賣這兩味藥粉的混合劑。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