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nie Chou wrote:
巴比妥酸鹽類藥物 (Barbiturates)
巴比妥酸鹽類藥物在1864年首次被合成出來,是一種會產生鎮靜效果的藥物,作用類似酒精。
1920到1950年代,巴比妥類藥物是當時主要的鎮靜安眠藥物,能夠讓人放鬆、失去痛覺甚至失去意識,用於治療失眠、癲癇及誘導麻醉。
這類藥物危險性高,服用過量或在產生依賴性後突然停藥都有致死風險,隨著安眠藥物的發展,已經被BZDs藥物和Non-BZDs藥物取代,僅剩少數特殊領域會使用。
巴比妥酸鹽類藥物副作用:
早期常聽見2種會被青少年濫用的三級毒品也屬於巴比妥酸鹽類藥物:
1. Secobarbital (Seconal)外觀為紅色,俗稱紅中。
2. Amobarbital (Amytal)外觀為青色,俗稱為青發。
巴比妥酸鹽類藥物會抑制中樞神經,長期使用會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嗜睡、記憶力退化…等等症狀,服用過量會造成意識不清、昏迷、甚至死亡,成癮性極強,有很強的戒斷症狀。
巴比妥類藥物致死的最知名案例就是影星瑪麗蓮·夢露的死亡,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給大眾留下「服用過量安眠藥會致死」的印象。
這是一篇好文,但是希望大家用不到。
我做一點小小的補充,安樂死就是使用巴比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