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導管室主任蘇峻弘表示:「主動脈剝離大多好發在50到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一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又是「主動脈剝離」奪命!23歲男模驟逝 心臟科醫師:一成機率發生在40歲內 - Heho健康https://heho.com.tw/archives/165725看你覺得十萬分之三機率高不高
god52101314 wrote:#打疫苗是打疫苗# 主動脈剝離兩者會有關係嗎?以前好像不曾聽說過(恕刪) 應該是沒有其他疫苗的注射比新冠肺炎疫苗注射那麼的受到關注, 這沒錯吧! 所以以前的疫苗注射後死亡也沒如此的受到關注, 打流感疫苗後而喪命的新聞也偶而有出現。疫苗說明書與接種衞教單都有註明 接種後若有....., 心跳加速,..., 應立即就醫, 可惜我發現接種現場也沒人替你衞教。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怕心跳加速,心跳加速可能會造成冠狀動脈內壁的斑塊剝落....這google就有,新聞報導館長接種後去訓練時, 有心跳加快 心悸, 我的第一針後也是有心跳加速問題, 所以可能有些人真的接種後有心跳加速問題,然後呢? 我心跳加速到90~120之間時是在睡覺發燒醒來時, 無感沒喘沒感覺異常, 是手摸脈搏發現心跳加速, 持續7個小時。館長是訓練時有症狀而發現的,主動脈剝離是沈默殺手, 心跳加速對有剝離而尚無症狀的人是絕對的催命符。
一般通稱叫『爆血管』(台語:斷血管)、這樣應該聽過了吧?!其實『高齡以斷血管』瞬間離開是有福報的。如果是爆腦血管急救回來、那是很長的煎熬。 蠻多人健保卡登記「放棄急救」、就是因為這種爆血管救回來長期臥病、拖累自己跟家人的例子太多了。不論如何逝者一路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