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除了在自己分享給朋友外
也打算 術後來這邊分享 也許有人用得著
+++++++++++++++++++++
開頭:
職業是財務分析師
2015/6去了一間壓力很大的外商新創公司 首擔任主管
因此每天正常下班約10點多 要不就凌晨 周六也常加班
2016/7月中 工作中禿然右手麻且沒力
但在早些年 其實有感覺右手常痠了
當時覺得可能就是手腕隧道症候群 沒做任何治療
痠痛時 就貼貼布
麻的狀況是:
整支右手到4隻手指頭(小拇指沒)
頭往後 麻
轉右邊 麻
治療:
2016/7 無力當天就去國泰醫院骨科了 MRI+X光
說C456節椎間盤突出...給於物理治療-拉脖子...
2016/7 也是當天人就去新光三越 買了一顆$6000+的Tempur 枕頭
但知道以上兩種 都是很緩慢的治療 在同事建議下去了中醫
同事的媽媽曾經顏面神經失調過....
所以...第一階段治療
2016/7-2017/12 物理治療-拉脖子 (先在國泰醫院 後發現住家附近有物理治療診所)
2016/8-2016/12 中醫-國醫 Dr.董 (就治療同事媽媽顏面神經失調的)
Dr.董約85+歲了 但扎起針來很厲害
可是完全自費 針1000 藥3600
藥我大概吃2次
針則是第一周 一周去三次
第二三周 一周2次
到第四周 一周一次
他的針灸很神奇 約2 3個月後 有明顯效果..........
只剩大拇指麻
p.s.老實說 很害怕被針久扎(預防針一下的不怕)
一直記得有次7點針灸 暈針吐了哭了
還繼續回去加班...嗯 真的是 錢難賺.....
p.s. 有去別家針灸 但得到只有皮痛沒效果
但 症狀是反反覆覆的
所以...沒麻就沒去 麻了才去...
畢竟費用有點小貴
最後 只剩下住家附近的物理治療-拉脖子
p.s.拉脖子有次拉到頭痛 最後國泰醫生判定是脖子拉過頭 造成肌腱炎
所以 住家附近的物理治療就沒再去了
覺得那家SOP有問題..沒紀錄
都問我上次做到哪? 但人有時候記性真的很不好
2017/X
1) 整骨...去了三次(兩家)...但實在很害怕 無法放鬆....就沒再去了
2) 打針..朋友介紹的 說認識有媽媽手的人 也麻...去了幾次 打了幾針就好了
完全自費...年代久遠忘了是哪間診所...印象中一針2000 挨了2針...針裡面是甚麼 忘了
又說要做頸部肌肉加強 可以回家自己復健 頭頂的一種復健用品 ..復健用品5000...
醫生是說 不能揹包包 平常要用拉行李那樣的包 等等等......
沒買復健品 跟診所說介紹的人用不到有送我...就去那一次 就沒去過了
第二階段
2018/1 換公司 換工作 找了一個薪資抬頭沒變 但工作量減少的公司
2018/1-2021/7/ 物理治療-拉脖子 公司附近剛好有骨科診所 下午花30分鐘治療
後來都只剩下大拇指麻
大拇指麻 就立刻去拉脖子
病況反反覆覆 但有發現頻率變高了
起初1-2月治療 有效 不麻
到後來 得2-3個月治療
到最後 也就是2021/3-2021/7 拉了也沒效 一直都在麻
但所謂的拉了有效 ....也不會很長期有效.......
如個人有時得出國 出國有行李箱 歐洲又多沒電梯 所以 回來又麻了
也曾經試過 那好了不麻了 也繼續拉脖子 會不會可以久一點不麻
如曾經連續拉6個月脖子 但一樣 也只撐1個月 又去骨科拉脖子報到了
2021/1 開始瑜珈課 一週兩次
有朋友說瑜珈可以把歪掉的喬正
但......... 緩慢...........且每次某些姿勢 酸 痛 麻
第三階段
2021/3因:拉脖子有點拉到厭世了+平常拉脖子的骨科醫生可能看到我也有點膩了=建議去大醫院做檢查或積極治療
2021/4 國泰骨科 MRI報告出來
骨科叫我改掛神經外科 說得開刀
(p.s.選國泰是離家近 感冒 診所治不好都跑國泰 因離家近)
2021/4 國泰神經外科 Dr.張
說 得開刀 方法換掉兩節椎間盤
建議一節健保材料 一節自費材料(25.8*1)
2021/4 北醫神經外科 Dr.蔣
老闆推薦的..周六在國泰看診時 老闆剛好電話來
醫生說 五年前就要開刀了 怎麼可以拖到現在 感覺有比較差
推薦兩節人工椎間盤自費(27*2)
2021/4 三總骨科 Dr.楊
任職三總牙醫朋友介紹的
由於前面已經看過國泰/北醫 知道換人工椎間盤了
所以 是問 還有甚麼開刀方式
醫生說 脊椎內視鏡 去除突出來的椎間盤
建議開一節 也是自費 (10*1)
醫生有說 左邊片子顯示的狀況跟右邊一樣差 沒反應嗎?
但目前為止 都是右邊有狀況
2021/4 買軟護頸
想說在家都戴護頸減少不正確姿勢
2021/4 物理治療診所-徒手治療
也是有手麻症狀的朋友介紹的 朋友非常反對開刀
說徒手治療很有幫助 因此網路找了住家不遠的 50分鐘1500
總共去了2次 但發現 原左邊沒事的 變有事了
不知道是治療師的力道 還是自己回家做功課復健的力道沒拿好
就某天 自己做治療師教的 毛巾放頸後來回 及縮小巴動作後 發現左手不舒服 ...開始痠麻
2021/4 台大骨科-脊椎外科 Dr.楊
朋友介紹的 朋友家人使用過治療腰椎 恢復良好
朋友事前有說 這位是學者派醫生 要有耐心
果真..都不太聽我的故事也不看帶過去的MRI ...只問現在的狀況+台大照的x光
然後 給了一個月消炎止痛藥...在預約下次看診
止痛藥吃了一週 ... 某天問自己 又不痛 為啥吃藥阿? 就停了!
又剛好疫情雙北進入3級緊戒 醫院門診降載..
是覺得 已經不舒服五年了 可能沒辦法再慢慢等醫生tempo
2021/5 忠孝復興捷運站xxx診所 說專門雷射治療痠痛的
就FB跳出的廣告 但....實際上 一場裝肖維
也有其他類似的廣告跳出 也私訓去問
小編會很有良心的回說 因壓迫神經造成的麻 他們無法處理..
這家則是說他們有治癒麻的病患
但 收了掛號費填了一堆資料 (雷射自費 印象中一個點1500)
醫生問診不看MRI就說 對於神經壓迫 沒辦法處理
只能說醫生有良心小編沒有
2021/5 平常拉脖子的的骨科診所
醫生是說 不用看那麼多醫生...
說 若覺得已經影響生活了 就真的得去動刀
心中os是 這個麻已經習慣了 但害怕會更慘 且日子真的要這樣三天兩頭的做拉脖子復健嗎?
2021/5 行天宮拜拜擲杯
問恩主公 三種方式 哪個好
A-人工椎間盤置換
B-脊椎內視鏡
C-頸椎間盤成型手術
得到 ....
A&B 中吉 都是先凶後吉有貴人
C 下下
2021/6 中國醫藥學院神經外科-Dr.邱
對於換人工椎間盤還是有些害怕 因此網路搜尋這醫生有個頸椎間盤成型手術
門診手術的樣子 網路訊息不多
(((p.s. 但是疫情 大家都說端午節不要移動....
本來掛端午節周一的診可以不用請假 ...只好砍了..最後沒有去看診
果真如廟公說的 你都沒去看診來問甚麼 難怪得到下下籤)))
手術決定:
2021/6 禮物
端午假期收到簡訊 問醫生看如何了 有無要開刀
回: 有 但應該是年底
又說:有病就快點弄 + 贊助50
於是 沒甚麼好猶豫了
選北醫的人工椎間盤自費*2
ABC方案-心中就是A了
但要想很久.. 是因為費用實在很高 保險又不多
感覺BC做完 可能 過一陣子 又要再去開一次 最後還是會走到A
那不如一次 解決
又人工椎間盤自費或健保
差異就不多說了 網路有資料
個人選自費是因為日後活動如常+修護期短
不管是國泰還是北醫
都是評價很高的醫生
但因有貴人 就去贊助的北醫
手術:2021/7
D0- 住院前一天
1) PCR
2) X光+心電圖
D1- 住院
1) 抽血+驗尿
2) 實習醫師?+住院醫生+Dr.蔣解說手術/術後調養等問題
自費項目建議.....
I) $280,000*2人工椎間盤
II) $15,000 拋棄式無菌組- 健保是重複消毒的自費是拋棄式的
III) $25,000 止血膠
3) 麻醉諮詢得到3個自費項目
I) $980進階呼吸道通氣- 健保是重複消毒的自費是拋棄式的
II)$2,000拋棄式溫毯
III) $6,000 肌張力手術輔助
建議的自費項目 全簽了
都說對手術好 就怕自己萬一沒好 會怪自己為啥沒自費
但想來講講那2000的溫毯....
之前有做過腹腔鏡手術經驗
術後第一時間就是冷冷冷冷冷 感覺全身有小蟲爬的fu
所以這項毫無疑問簽了 真的這次手術出來沒喊冷
12點後禁食禁水
D2-手術-第一台刀
預計7點準備/9點手術/2點手術結束進恢復室/4點加護病房醒來
手術是顯微鏡微創手術 ... 網路youtube搜尋有影片 就不多說了
這項手術要進加護病房是之前不知道的 直到住院那天才知道
加護病房要簽病危通知也是不知道的 直到出院後看到一堆單據中的一張紙才知道
加護病房真的很恐怖 只能這樣說
不適合膽小或憂國憂民的人
可能沒病的都變有病了 就是我
周圍充斥的護士跑來跑去 喊來喊去 感覺周圍有不少危急的病人
除了擔心自己+還要擔心別人=就生病了
加護病房的配備
尿管+尿布+24h監測的心跳血壓機+呼吸氧氣罩
呼吸氧氣罩很臭 全新品塑膠味..所以 我就偷偷移走它
血壓機一開始5分鐘量一次 手上有四支針 每量一次痛一次 ...
後調整10分鐘一次 ...又再苦苦哀求下調整到1小時一次...
約4點不到醒來...肚子很餓
且 肩膀超級無敵酸+喉嚨卡卡的 吞口水得兩段
但因麻醉 要等6點才能喝水喝流質類
而護士說可以動一動 頸部也可以 動一動比較快點不酸
但 沒說 怎麼動 只敢慢慢慢慢的 轉動
心中os 人工跟自然的 不需要時間合再一起嗎???
但 動一動大拇指
很失望的 還是麻
5點多 雙腳麻 有要求下床走路
護士說 規定不能下床 只能在床上動一動
6點整 給先喝水 再給流質類
7點多 住院醫生+Dr.蔣探房 問狀況 也說可以動一動
有跟醫生說腳麻 但推斷是 沒動一動
所以 就努力地動一動
這時Dr.蔣有明確的指出如何動 如:側躺
也跟醫生說 右大拇指還是麻
醫生說神經損壞沒那麼快復原 需要時間
也有可能就這樣麻下去 只是不會惡化造成肌肉萎縮無力
(雖然這段話 住院當天聽兩遍了..還是...........又得聽到一次令人不太開心的答案....
因自己的預期是手術完立刻不麻...想說去年做拉脖子都還能有一小段時間不麻
是今年2月又麻 但因為感冒咳嗽不能拉脖子 直到3月才開始拉 然後就一直沒好過
2-7 也只有6個月持續麻 應該是輕症才是阿....怎 術後還是 麻

8點多 雙腳越麻且緊 連左手也麻
這時 加護醫生+住院醫生+麻醉醫生 全來了 問症狀
有建議醫生是不是可以給我下床 或是 肌肉鬆弛 或是鎮定劑
Call家屬回來 查健保卡看之前用藥資料
人被送去拍片子 MRI+X光
慢慢的 連右手也麻了
等於四肢全麻 超害怕的
此時人生跑馬燈是沒有出來
倒是留了密碼給公司
員工7月份薪資得準時發放啊
9點多還是10點多 神經外科Dr.鄒 探房
猜測 可能Dr.蔣下班了 剛好Dr.鄒還在院內可以協助
說我的片子沒問題 看起來手術成功
問有無氣喘 過度換氣的經驗...
這位醫生是覺得我太緊張了 但他終於有聽到我的建議 ((可不可以讓我下床))
是沒讓我下床 因若是如此 有人可能要寫報告了 醫院的規定就是加護不能下床
醫生是協助我 沿著床邊坐起來.....
這一坐 更接地氣 人真的比較舒坦了 慢慢慢慢慢的 只剩雙手掌/腳底板麻了
(p.s.術前有自備軟護頸 坐起來的時候 護士就衝過來了 要求戴上..很認真的護士)
因自身也有睡覺問題 睡不著會吃鎮定劑
約12點多 鎮定劑吃了 就睡了
ps 睡覺問題2019/4開始的
又是另一個故事 工作壓力
D3-術後第一天
被痛醒 那一小時一次的血壓機
但雙手雙腳正常了 (除原大拇指麻)
約2:30轉普通病房
轉普病前 拔尿管+手上一根針
到了普通病房 立馬就去廁所了
得自己練習排尿 但也順便嗯嗯了
順便洗澡…….整個人都舒爽起來
護士也來拔掉剩下的手上三根針管
約3:00 住院醫生+Dr.蔣探房
說明天應可出院
D4-術後第二天
住院醫生探房+X光=出院
D5+D6 家裡休息
D5還收到麻醉科的關懷電話
D7後 正常上班
但老實說 D6應該就可以上班了
只是想說 病假都請了 懶得銷假
也發現當初留給同事的密碼是錯的
真的不要考驗病人的記憶力
++++++++++
術後:
很神奇的脖子傷口 不痛 (不知是什麼道理?)
且頭可以轉來轉去 左轉右轉前轉後轉
但 肩膀痠還是持續有 有漸漸不那麼酸
頭偶爾會暈
之前開腹腔鏡後 也是有一陣子頭偶爾會暈暈
但..
前期只能喝冷的東西 所以還無法吃一些滴雞精的補品
另外7天傷口不能碰水
食物則是........
第一天流質
第二天豆花類
第三天後稀飯類
但都只能是 冷的 冰的+軟的
小確幸=這時候買Haagen-Dazs眉頭都不會皺一下
其他....
覺得可能要加掛身心科
總覺得在加護被嚇到了
那種緊張感-擔心自己還要擔心別人病況 不知道他們是否安好
第一次四肢麻..那感覺一直都在 尤其在晚上 只好夏天穿長褲睡覺
研究一下 緊張+麻=自律神經失調
真希望日子是良藥
過陣子 手指麻消失 自律神經自己修好
++++++++
其他建議:
1)保險 在自己能力範圍實支實付盡量
有點覺得小時候保太少
好加在遇到貴人的贊助下少點負擔早點治療
2)術前自我補一下
術前不能感冒生病 若可以多吃營養點
術後只能吃冰的涼的軟的 短時間無法增進體力
3)帶耳塞或耳機
不清楚是不是每個醫院或醫生這類病人要去加護
但 一旦知道了 而自己又是膽小或憂國憂民型的
建議耳塞戴上 少聽旁邊緊急的聲音 若護士同意的話
或記得帶上耳機聽音樂 放鬆
4)曾有問為何針灸或徒手治療會有效
是回他們是放鬆肌肉
椎間盤凸出是事實且無法修復
若此時肌肉鬆一點 讓神經有地方躲 不一直被椎間盤刺
徒手治療我是失敗
但 若是針灸那時候沒遇到的厲害的Dr.董 也失敗的話
是不是早點接受手術治療
I)以價錢來說 同個費用 早使用 攤提下來cp值高
II)年輕幾年 身心靈也許比較好手術
++++++
其他資訊....
1)關於自費人工椎間盤 衛福部在2020/5有公告要減少病患負擔 統一價18萬一顆 其他健保負擔
但不知道是疫情還是公務有蝸牛體系
2021/4寫信去問何時正式成案
回的很文謅謅....大意是 請靜候佳音
也許再某天 n年後 你我都白髮了 有佳音聽吧
2)台灣醫療 算厲害的
這項手術對醫生而言感覺是一塊小蛋糕
找到有經驗的 跟自己有緣分的醫生 並且相信他
其他就按照自己信仰 交給祂 順其自然
Ps 以上為個人經驗
Ps 感謝醫護人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