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病毒怕熱?專家駁:星國、澳洲都病例破百

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全球,有人估計這種疾病與流感一樣是季節性,只會威脅特定脆弱族群,不必因此封城封關。然而專家認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春天回暖未必有助於防疫,因為全年濕熱的新加坡也有超過百例確診,時值夏天的澳洲、巴西和阿根廷也出現多起病例。


目前數據顯示,感染武漢肺炎最低死亡率約為1至2%,遠高於約0.1%的冬季流感死亡率。武漢肺炎與流感一樣有傳染性,而且傳染能力可能更強,也沒有特定的治療方式或季節性疫苗可用。流感在寒冷乾燥天氣活躍,因此北半球多數地方的冬天都是流感季。專家希望隨著政府和大眾積極採取行動來減少新病例,或者病毒能在天氣回暖後減少傳播,給予醫療系統空間應付之前送醫的病患,也讓科學界有時間研發疫苗。

不過疫情比較嚴重的地方,從中國武漢、伊朗、義大利到南韓,都差不多位於同一緯度上,氣溫和濕度都相近。馬里蘭大學的研究人員更利用數據試圖推測哪些地區可能即將爆發疫情,儘管研究仍在初步階段,數據顯示特定的氣候條件可能加速病毒傳播,也難以判斷病毒在這種條件下能否存活,「(疫情嚴重地區)除了有類似的氣溫、濕度和緯度,也有一個共通點,即爆發時間與年度溫度周期中最低溫的時間吻合,而且溫度在逾一個月內也相對穩定」。

美國紐約州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公共衛生專家庫穆舍(Brittany Kmush)表示:「流感與其他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通常有季節性,病例數量在北半球冬天踏入高峰,但我們不知道這種病毒會否跟隨類似的季節模式。」在羅格斯紐澤西醫學院(Rutgers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研究傳染病的西恩尼莫(David Cennimo)說,許多專家希望夏天會減少病例數量,但他指出熱帶國家的數據可能會澆熄這種希望。

專家提醒不應只憑地理數據下太多結論,因為病毒本身和它近月的傳播情況仍有太多未知數。庫穆舍說:「問題是熱帶案例是否與已知病例相關,還是未知來源?如果它是季節性,我們推測當天氣回暖時,相關病例及未知源頭病例會減少,但我認為現在判斷是否會看到武漢肺炎出現季節性模式,還為時尚早。」羅傑斯大學醫學系助理教授黛布拉周(Debra Chew)表示:「控制疫情或取決於影響病毒傳播的因素,例如傳播能力,或病毒在一人身上出現輕度甚至無症狀。我們對付的並非像流感那樣每年行為都可預測的病毒。」

雖然本周很多國家確診病例數量以驚人程度飆升,但之前疫情最嚴重的中國和南韓每周新增病例數量正在減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這歸功於衛生當局持續介入,結合封城、旅行限制、鼓勵人們在家工作、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並教育公眾嚴格消毒的必要。

隨疫情最前線地區開始放寬限制,病例數量會否再次攀升抑或病毒真正受控,仍然有待觀察。在世界其他地區加強行動應對疫情之際,許多人希望和暖天氣有助抗疫,但即使他們如願,也不代表病毒已經遠離,庫穆舍說:「如果病例在夏天減少,不妨為病毒在寒冷月份重現做好準備。」




疫情夏天不會結束!何時才是終點
2020-03-15 0:4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