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比水便宜的低價謎醬油!TVBS追蹤全台夜市

TVBS食安調查,為您揭密外食「真假醬油」,部份攤販沾醬滷汁的醬油來源,竟然比礦泉水還便宜,五公升只要100元上下,TVBS追查全台北高夜市、抽樣送驗發現,植物性蛋白總氮量很少,比國家釀造標準最低門檻還要再低四倍!只要2小時.就能以化合物調泡而成,根本沒什麼黃豆成份!其實真正無添加、純釀造醬油,呈現透光琥珀色,搖一搖泡沫綿密,根本顏色不深,而外面這些泡出來的低廉化合液,無形中我們吃下多少。

TVBS食安調查,為您揭密外食「真假醬油」,部份攤販沾醬滷汁的醬油來源,竟然比礦泉水還便宜,五公升只要100元上下,TVBS追查全台北高夜市、抽樣送驗發現,植物性蛋白總氮量很少,比國家釀造標準最低門檻還要再低四倍!只要2小時.就能以化合物調泡而成,根本沒什麼黃豆成份!其實真正無添加、純釀造醬油,呈現透光琥珀色,搖一搖泡沫綿密,根本顏色不深,而外面這些泡出來的低廉化合液,無形中我們吃下多少。

TVBS資深記者林上筠:「它真的是純釀造醬油嗎,還是調和或水解醬油呢,我們倒出200cc來檢測看看。」

貼上標籤TVBS徹查醬油成份,追蹤全台南北夜市小吃店實際採樣,再前往大桶裝醬料的業務超市,清楚註記完整五罐,密封送交台灣SGS公司檢驗。

根據CNS國家標準,釀造醬油最高等甲級,每一百毫升總氮量,得達1.4公克以上,乙級1.1最低丙級醬油至少要有0.8公克。

檢驗結果,北北基高雄夜市醬油,總氮量極為不足,比釀造最低門檻還要再低四倍,只有0.240.28公克。

食安專家文長安(食藥署退休):「0.8已經是我們國家最低的標準,換句話說他比丙級(最差釀造醬油),還是要低了很多,那意思告訴你,這個東西根本不是黃豆做出來,(那我們到底吃進去什麼東西啊天啊),就是泡出來的醬油啊。」

衛福部規定,醬油包裝標示不清最高可罰400萬,不過小吃散裝小瓶醬油避開法定標示。


目前醬油最好是釀造醬油,植物性蛋白質製麴發酵,製作少說四個月,速成醬油胺基酸液發酵只要兩周,水解醬油鹽酸強制分解,俗稱化學醬油三到七天搞定,調合醬油一天就能完工,釀造成本最貴,價差也大同樣500毫升120-450元不等,速成100塊水解調和醬油百元以下,最低壓到30元成本最多差10倍,攸關健康一分錢一分貨。

如何分辨真假釀造,最簡單的方式,把醬油瓶拿來搖一搖,非純釀搖半天醬液順著瓶身划落,有泡沫但不多,百分百釀造泡沫綿密滿滿,再打燈現形,純天然無添加醬油是透亮琥珀色的,一般非純釀加色素、黑抹抹。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當廠商漲一塊錢,消費者就不買單了,他怎麼敢使用一個貴12倍的醬油。」

記者vs.食安專家文長安:「(政府廠商他會說這些添加物都合法啊),當然但還要顧慮到兩個字,叫做道德。」

當你身處在一個,吃的醬油沒有黃豆成份,是調出來的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怎麼辦
2019-09-10 11:12 發佈
30公分 wrote:
TVBS食安調查,為...(恕刪)


很簡單, 儘量別外食就行...
至少幾十年前就是這樣,一大桶無標示的各式調味料放在地上再分裝
叫這種地下工廠做的才便宜,所以說外食只能慎選店家
有聽聞

現在外面買餃類的食品都不要醬料了
自己去優質特色的自製醬油(非連鎖品牌那種)

有時候跟店家多要店家還不想給呢
一小包醬油搞得好像幾十元一樣
江山輩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葬舊人
小的家裡以前經營餐廳,後來營利報酬不划算就沒有繼續做這行了。
因為長期跟廠商叫貨所以跟小老闆也蠻熟會聊天,聊多了真的覺得要賺錢不能太有良心。
我叫一桶5百多的金蘭醬油,其他承包的業者只用一兩百的醬油,坦白說味道沒單獨吃醬油大概吃不出分別吧。
客人吃了也不會發覺你用料比較好⋯⋯
請人每天早上5點去開門泡黃豆,早上好磨豆漿給客人喝(免費)。結果還是有人不知道豆漿會結皮去檢舉說懷疑是用豆漿粉泡的⋯⋯有些人沒常識到你會哭笑不得。
也難怪現在外面賣吃的大多只要能獲利就好,反正吃好吃壞不是短時間看得出來的
台灣的夜市是什麼結構?就是最差的衛生、最差的食材、最便宜的用料、最差的環境形成的市集就叫「台灣夜市」,你要去那品嘗〝俗又大碗〞的飼料,就請便!
擔心就自己烹煮就不會有這些問題,自己煮最健康。
30公分 wrote:
TVBS食安調查,為...(恕刪)

所以說台灣是美食王國怎麼都不會汗顏啊!
30公分 wrote:
TVBS食安調查,為...(恕刪)
30公分 wrote:
TVBS食安調查,為...(恕刪)

已經好多年不外食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