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板上的大大誰有過「踵息」(《莊子‧大宗師》)的體驗?

如題。
《莊子‧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查過資料後,知道踵息的後人註解是族繁不及備戴。

我感受到是太極版本,「行氣至踵」。最近練太極基本功時,雖然時間只有幾秒,但真得可感受到,呼吸時「腳底板有氣在跑」,很特殊的感覺。

後來怎麼練都練不到這個fu了。
2019-08-06 0:08 發佈
勿妄勿求,求得必是虚妄
去站椿吧
他這個說的是呼吸的氣一般人呼吸很淺很短,但是有修到的人氣很深很長
想像一下從鼻子吸入,一般人只能到咽喉,但是修道之人卻可以到深到腳底



beeg7687 wrote:
如題。
《莊子‧大宗師》「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查過資料後,知道踵息的後人註解是族繁不及備戴。

我感受到是太極版本,「行氣至踵」。最近練太極基本功時,雖然時間只有幾秒,但真得可感受到,呼吸時「腳底板有氣在跑」,很特殊的感覺。

後來怎麼練都練不到這個fu了。
讀書最忌高推聖境、想入非非。
什麼年代了,還有人把莊子當成武功秘籍⋯⋯呵呵⋯⋯⋯
我覺得古代人相對的聰明
他們知道保健之道
如果你有看過南懷瑾在講述中國古代的大德講怎樣修持修練
人…要修練…要活得健康 其實離不開呼吸
我自己有研究腹式呼吸
然後再對照 南懷瑾在講述這個呼吸法
我覺得古代的修道之人算是很強
只不過是表達方式不同而已

現代的人看不懂
但不代表他沒道理




buzzbee wrote:
讀書最忌高推聖境、想入非非。
什麼年代了,還有人把莊子當成武功秘籍⋯⋯呵呵⋯⋯⋯
茶醉癮 wrote:
他這個說的是呼吸的氣...(恕刪)


呵…就個人實踐而言,似乎不是「吸」到腳,而是「吐」到腳,精確的說是由「鼻尖」到「腳趾」。
當然,小弟的經驗淺短,半瓶醋才會說說嘴,各位見笑了!
吐納法 吐跟吸一樣重要,你有這樣的說法是一般的吐納法跟你說
用力吸 慢慢吐
而且重點不是在吐和吸
我以前練的時候有跑出一種症狀叫『過度換氣』
胸口 額頭 鼻子 會麻
你說你腳底會動…就怕那個現象也是過度換氣的現象

因為我發現 氧氣到100%的時候 排擠到身體裡頭的二氧化碳就會有過度換氣現象
這部分我查過資料 確實有這說法
根本和什麼氣功、氣的流動 無關

我查了資料之後練習呼吸其實應該像是『龜息大法』那樣
後來又查到只有南懷瑾在講這件事情
重點是呼吸中…吸和納之間還有一個『息』
那個『息』才是最重要的

《莊子‧大宗師》「真人之『』以踵,眾人之『』以喉」

呵呵…你有興趣我在繼續講
再跟你提醒一點 你可以觀察正常人睡覺時…吸完之後有一個停頓幾秒,
之後才吐,中間這個停幾秒是『息』的現象
我認為『踵息』應該是在講這個

beeg7687 wrote:
呵…就個人實踐而言,似乎不是「吸」到腳
茶醉癮 wrote:
吐納法 吐跟吸一樣重...(恕刪)


哈囉! 大大,我理解的「息」是種切換機制;切換機制,如果有捉到技巧,應該不用太久。
過度換氣呢?氣含量過?嗯,這不太可能發生哦…那是腹式比較有可能,成功的逆腹是相反。

趙哲暘醫師的《一根吸管有氧治百病:強化呼吸、恢復體態、抗老有活力》其實就是一種很棒的逆腹法門,這手法反而會增加血中的二氧化碳的。

若大大願意,可以在網上分享一下,造福01想研究的人。
beeg7687 wrote:
哈囉! 大大,我理解(恕刪)


趙哲暘的影片我看過
我以前就用他的方法練
可是時間一拉長 就出現過度換氣現象
吸入的100%氧氣 排擠到身體裡頭的二氧化碳了
我怕你腳的現象 根本不是什麼『氣』在跑的現象
是體內的空氣互相排擠現象而已

之後我又查詢 發現有人在談這件事情
說呼吸的吐納要像是『龜息大法』
實際上『吸』和『吐』之間應該會有停頓
這個停頓 才叫做『息』
所以佛教中 才有一個數息法門,這個數息法門是入定的前奏
但我目前也在研究階段 我發現這個『息』要讓他自然的出來…很難

你有意識在感覺呼吸時 這個『息』是沒辦法出來的
因為你有意識在控制肺部時 你吸完就馬上想吐了
但是在睡覺時 一般人無意識狀態之下這個『息』會跑出來

-----------
我自己很久以前就有發現我呼吸都很淺 很短
五年前我頸椎受傷才有在靜坐 才研究這個
但是我抓不到方向
我也是去年年底才知道呼吸淺短 跟橫隔膜這肌肉有關係
還有身體曲線弧度 還有核心肌群 身體柔軟度 都有很大關係
有點錯綜複雜

我現在每天都加強運動還有練核心,我脊椎弧度有點不太好,也加強練…
茶醉癮 wrote:
趙哲暘的影片我看過



大大說的,我全部「認同」。 您的文字大意,也說明就是「切換」機制了,由A點跳到B點。但怎麼跳是個關鍵,前後二個氣,成功切換的吐和不成功切換的吐,有明顯的差別。

有意識的切息,個人認為太極中的「虛領頂勁」是關鍵,這應是個「多個」動作的過程,「虛」、「頂」是主要動詞,關鍵的是「副詞」(how)。 但這個「副詞」真是各說各話,這也是氣功師傅拿了我十幾萬後,我學不會,還被當成沒悟性也不能說什麼原因。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