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做完相關檢查,為何卻無法發現有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

    7/16(二)早上我老公因胸痛去新竹某大醫院看門診,醫生安排了抽血、胸部X光及心電圖的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說暫時可排除有緊急的心臟問題;又安排7/17(三)早上做運動心電圖,做完後護理師拿著測量結果去問醫生,我老公這時胸口就悶悶不舒服,就想可能不太OK,但護理師隨後拿著測量結果回來卻說沒事;安排下午做心臟超音波,但就在做完離開醫院約10分鐘,我老公就在車上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才趕快繞回來看急診,馬上做心導管手術,好在手術還算順利
    想請問有醫療專業知識的網友,在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之前,已做了五項檢查,難道都沒辦法發現冠狀動脈已有嚴重阻塞的現象嗎?
2019-07-18 3:47 發佈
yoyoyueh wrote:
  &nb...(恕刪)


醫師幫你們做的是健保給付的,也是一般在做的檢查項目, 當然看不到血管阻塞程度

目前能看到冠狀動脈阻塞程度的只有多切面電腦斷層, 基本上影像能做得很清晰的都要到640切以上,完全自費 ,而且檢查時心跳必須能夠控制到70跳左右,影像才會接近心導管攝影品質, 目前很多醫院都號稱有多切面電腦斷層檢查, 其實影像慘不忍睹, 無法正確判讀的一堆,做了也是浪費錢
家人上次這樣,去看身心科有改善,本來要裝支架也沒裝,給你參考
yoyoyueh wrote:
  &nb...(恕刪)


沒有辦法,不能怪醫生。

只有心導管才能夠有9*%確診率。
運動心電圖要會看波形, 也許非典型不好判斷?
侵入式檢查:
心導管,準確率最高
非侵入式:
鉈-201心肌灌注掃描,準確率次高
再來應該是斷層、運動心電圖
=========================
我做完運動心電圖也是正常,還好醫師再安排我鉈-201心肌灌注掃描(核子醫學檢查),
果真發現有問題,我跳過自費兩萬多的電腦斷層,直接做心導管檢查,
才發現血管100%塞住,直接就裝支架了。
祝您先生早日康復,之後抗血小板等相關藥物請規律服用。
=========================
修正:次高是256切以上的斷層。現在技術進步,取樣平率越高一定越精準。
也謝謝被wllee9918笑死的核子醫學攝影救我一命,算運氣好吧。
不過覺得榮總應該認同wllee9918網友觀點,撤掉這項檢查才是,以免更多誤診。
yoyoyueh wrote:
7/16(二)早上我老公因胸痛去新竹某大醫院看門診,醫生安排了抽血、胸部X光及心電圖的檢查,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說暫時可排除有緊急的心臟問題;又安排7/17(三)早上做運動心電圖,做完後護理師拿著測量結果去問醫生,我老公這時胸口就悶悶不舒服,就想可能不太OK,但護理師隨後拿著測量結果回來卻說沒事;安排下午做心臟超音波,但就在做完離開醫院約10分鐘,我老公就在車上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才趕快繞回來看急診,馬上做心導管手術,好在手術還算順利
想請問有醫療專業知識的網友,在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之前,已做了五項檢查,難道都沒辦法發現冠狀動脈已有嚴重阻塞的現象嗎?


急性心肌梗塞是因為血管裡的Plaque裂開而引起血小板凝固而造成堵塞
通常發生前阻塞都只有40-50%左右,不會有症狀,做運動心電圖也不會有異常,劇烈運動也沒問題
但是一旦plaque rupture造成血小板在阻塞的地方凝固把血管形成嚴重阻塞只需要幾個小時到一兩天(0-40%這段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所以可能妳老公有症狀時是有個血塊形成但是還沒有完全堵起來(或者禮拜二發生時血塊及時被身體消下去,如果平常有吃阿斯匹林的話,這個機率比較大,這也是為什麼高風險要吃阿斯匹林的原因),做運動心電圖時也還沒有完全阻塞,但是下午就塞了

抽血及心電圖只能在阻塞發生後才診斷得出來,所以如果換個順序下午做運動心電圖的話可能結果就不一樣了 (時間點的問題)
急性心肌梗塞是個"程序",開始發生到完全組塞到的中間會有一點拉鋸 運氣好一點或者是有吃阿斯匹林有時還可以化掉血塊 (這時如果去照斷層或者做心導管就會看到plaque上凹一塊)

另外,如果運動心電圖沒有同時做超音波的話,準確度不會太高,但是運動心電圖這裡通常不是用來診斷而是用來判斷需不需要趕快做心導管還使可以改天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像運動超音波或血管斷層掃描)

另外就是阻塞的血管,有些小一點的血管或者是LCx在運動心電圖比較不容易診斷出來.

wllee9918 wrote:
醫師幫你們做的是健保給付的,也是一般在做的檢查項目, 當然看不到血管阻塞程度
目前能看到冠狀動脈阻塞程度的只有多切面電腦斷層, 基本上影像能做得很清晰的都要到640切以上,完全自費 ,而且檢查時心跳必須能夠控制到70跳左右,影像才會接近心導管攝影品質, 目前很多醫院都號稱有多切面電腦斷層檢查, 其實影像慘不忍睹, 無法正確判讀的一堆,做了也是浪費錢


640切的只有Toshiba Aquillian Prime,一般來說128切以上就可以了
重點是心律要夠慢夠穩
越多切不代表畫質會好,就像光圈大的鏡頭不一定畫質比較好一樣,要看sensor technology
舊型的Toshiba AquillionOne 320 攝影品質也不一定贏的了 Siemen新型的256切 (這些機器的片子我都看過)
影像慘不忍睹通常是因為心跳沒控制好或者太胖 (機器太老舊也是原因之一)
而且斷層最重要的功能是排除有阻塞而不是阻塞多嚴重
就算機器再好影像看起來很準,在斷層上看起來塞超過50%以上的準確度其實還不是那麼的好
所以常常還是要回來再做運動心電圖 (不然為什麼一堆人在想其他的辦法增加CT的準確度,像 CTCA + Perfusion, Transarterial gradient etc)

另外就是嚴重阻塞不代表一定有症狀,有阻塞沒有症狀或者沒有功能上的缺陷,裝支架未必比較好
(occlulded artery trial, FAME 1 - 3 trial)

不過用的好的話,心臟斷層掃描是可以省很多錢的 (不過問題也是很多的,也要看是誰在看片,在很多國家片子是心臟內科跟放射科一起看,台灣好像都是只有放射科在看... 還是有差的,因為放射科不看病人所以看片的角度也不一樣)
taiming0314 wrote:
..鉈-201心肌灌注掃描,準確率次高.(恕刪)


笑死人,這個檢查在台灣的準確率低的可憐, 很多醫院的準確率跟丟銅板差不多
Ah Yao17 wrote:
急性心肌梗塞是因為血...(恕刪)


沒錯,控制心跳最重要, 我也看過各種不同切面的機器影像, 我敢說切面越多的機器影像越清楚,128/256切的影像絕對比不上640切以上的影像, 好的影像可以做得接近心導管冠脈攝影,而且可以判斷狹窄有幾%,有多嚴重,而不是有無狹窄而已

很多醫院,很多報告,只敢打0-25,25-50,50-75,0,75-以上,四種報告,真的太低估好影像好報告的實力了
胸部X光及心電圖
心電圖只有躺在床上一分鍾,只代表那一分鍾是正常的
運動心電圖,只是要用較激烈看會不會誘發
抽血是要看心肌酶也就是心肌梗塞重要指標
有很少的例子是冠狀動脈已經塞住了,但驗心肌酶還是正常
原因是:主動脈是塞住了,但小的血管還有功能,只要沒有激烈運動,心臟供氧不會出現缺氧,也就驗不出來
所以以上只要沒發病都驗不出心肌酶
心導管是目前最有效方式,可以直接看到血管鈣化及阻塞且可以馬上處置放支架,但侵入性且有麻醉風險,不建議一般人做。
電腦斷層是相對安全,對於心臟血管鈣化及阻塞情形有預防性的診斷且相對安全,有疑慮的人,256切,可以自費做大約2萬,

我認為:在那當下醫生該做的處置真的都做了,而你們有疑慮卻沒想到可以自費去排除危險。醫生並不能沒事推“自費”,會被告的

我可以理解你的不悅

醫生不會棄人於不顧
只能說:在當下的檢查你們“運氣超好”,並沒有發病,所以都會是正常顯示
因為胸痛的成因有很多,有些跟本跟心臟無關,焦慮症,恐慌症都有可能會胸悶,胸痛來表現

不要怪醫生,若上述生化,超音波檢查都顯示正常
而醫生在沒有其他理由的狀況下,就病人推去切電腦斷層
若切出來,有病況最好
若沒有
這電腦斷層的費用一定會被健保局砍
結果這費用醫院跟醫生要自己吞下去

記住:冒冷汗是關鍵
胸痛,冒冷汗,就請直接去掛急診












yoyoyueh wrote:
7/16(二)早上...(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