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大家習慣了用一次就丟掉的一次性塑膠吸管,有時候一天就用掉了兩三根,據統計國內一年的塑膠吸管使用量為 30 億根,串起來的長度可以繞地球十圈以上,而且塑膠吸管無法被自然分解,對於環境和海洋有相當大的危害,為了減少這些一次性使用塑膠造成的垃圾,可以重複清洗使用的環保吸管成為一個主流的解決方案(有點類似多年前的環保筷),這次小編準備了鈦吸管、玻璃吸管、矽膠吸管、竹吸管等多種材質的環保吸管,透過實際使用及測試告訴大家買吸管要注意些什麼。

小編準備的八種吸管由左至右包含鈦吸管、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矽膠吸管、木吸管、竹吸管、甘蔗吸管、紙吸管,其中最右邊的甘蔗吸管(聚乳酸吸管)與紙吸管屬於一次性吸管,在限塑政策推動之後這兩種吸管將是取代塑膠吸管的主要產品。
優點:重量輕、硬度高、抗腐蝕、無毒、不易過敏、耐高溫、壽命長
缺點:價格偏高
- 鈦吸管-1
- 鈦吸管-2
- 鈦吸管-3
- 顏色
- 圓滑設計
- 底部斜口
優點:便宜、堅固、方便攜帶、耐高溫、普及率高
缺點:不適合用於酸性飲料、清洗時應避免刮傷
- 不鏽鋼吸管
- 彎曲設計
- 粗細款式
- 管口圓角-1
- 管口圓角-2
- 底部斜口-1
- 底部斜口-2
優點:便宜、耐酸鹼、耐高溫、透明、易清洗
缺點:不耐摔、不耐重壓
- 玻璃吸管
- 彎曲設計
- 粗細款式
- 管口圓角
- 透明好清洗
- 底部斜角
優點:便宜、耐摔、可折疊收納、易攜帶、易清洗
缺點:透明矽膠吸管外觀與熱熔膠相似
- 矽膠吸管
- 半透明易清潔
- 粗細款式
- 可以折彎
- 款口造型
- 與熱熔膠太相似...
優點:原木製作、可自然分解、天然紋路、摔落不易變形
缺點:清洗或保存的要求較高、價格較高
- 木吸管
- 管壁厚度
- 木頭紋路
- 底部斜口
- 其它細節
優點:竹子製作、可自然分解、天然紋路、摔落不易變形
缺點:清洗或保存的要求較高、較容易吸附味道
- 竹吸管
- 竹子紋路
- 粗細款式
- 管口圓角
- 底部斜口
- 竹子毛細孔
- 其它細節
優點:來自植物、性質與塑膠相近、泡水不易軟化、理想狀態下可被分解
缺點:一次性使用、不適合熱飲、所需分解條件目前難以達成
- 甘蔗吸管
- 外觀差異
- 甘蔗纖維
- 底部斜口
- PLA吸管
- 近看細節
優點:可以自然分解、無須石油、汙染較低
缺點:一次性使用、不適合熱飲、久用容易軟化
- 紙吸管
- 紙捲紋路
- 粗細差異
- 管口細節
市面上的紙吸管大多為白色或淺褐色,只有極少數會印上彩色的線條或圖案,紙吸管的主要原料就是「紙」,並在內層使用食品級材料來達到防水效果,就算泡在水裡超過 10 個小時也只會稍微軟化,幾乎不會影響吸管本身的功能,目前多數紙吸管的生產過程都不會用到塑膠,是取代一次性塑膠吸管相當重要的產品。
註:因為攝氏 70℃ 的熱水幾乎不會對鈦吸管、不鏽鋼、玻璃等材質造成影響,所以這個階段僅針對紙吸管、甘蔗吸管、矽膠吸管進行測試。
- 泡70度熱水
- 水溫測量
- 測試吸管
- 計時兩小時
- 紙吸管軟化
- 水溫降至32度
- 測試完的吸管
註:因為可樂幾乎不會對玻璃、矽膠材質造成影響,市面上的玻璃可樂罐與瓶蓋用於密封的矽膠材質就是一個例子,所以這個階段玻璃吸管與矽膠吸管並無列入測試。
- 浸泡可樂
- 溫度測量
- 受測吸管
經過三個小時浸泡之後可樂溫度上升至 20℃ 左右,鈦吸管與甘蔗吸管看起來沒有任何影響,不鏽鋼吸管看起來也沒有變化,不過當下用不鏽鋼吸管喝可樂似乎有一點金屬味,建議不鏽鋼吸管還是盡量避免酸性飲料,木吸管與竹吸管有吸收到一點可樂,所以顏色稍微有點變深,但清洗之後就感覺不太出來,最後的紙吸管則是稍稍變軟,但變軟的情形很輕微,仍然可以繼續拿來使用。
註:本階段是要測試一次性吸管是否經得起泡水,所以僅測試紙吸管和甘蔗吸管。

紙吸管一般被認為無法長時間使用,所以這個階段小編把紙吸管與甘蔗吸管浸泡在室溫的水中 24 小時,看長達一整天浸泡在水裡會不會對吸管造成影響。
- 略為軟化
- 沒有化掉-1
- 沒有化掉-2
- 受測後的吸管
註:本階段是要測試吸管是否容易吸附味道,一次性吸管不需要顧慮吸附味道的問題,金屬與玻璃吸管吸附味道的狀況也非常輕微,所以僅針對竹吸管、木吸管與矽膠吸管進行測試。
- 浸泡濃縮咖啡
- 咖啡溫度
- 受測吸管
- 竹吸管-1
- 竹吸管-2
- 竹吸管-3
- 木吸管-1
- 木吸管-2
- 木吸管-3
- 矽膠吸管
- 測試後吸管
註:本照片僅代表小編 7/8 於內湖各餐廳實際考察的結果,不表示全台各店實際的情況
- 吸管樣式
- 吸管包裝
- 唯一斜口
- PLA 聚乳酸吸管
- 吸管外包裝
- 半透明外觀
為了更了解七月份開始施行的限塑政策,小編也特別與環境保護署人員請教了相關問題,感謝耐心回答小編的環保署廢棄物管立處簡任技正李宜樺先生,希望這些問與答內容可以讓大家對這項限塑政策有更多的認識,詳細訪問內容如下。
Q1.福勝亭、三商巧福、燒烤店這類內用餐廳有在這波的限塑範圍嗎?
A1.現階段的限塑政策未包含上述這些餐廳,7/1 起禁止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的場所包含公部門、學校、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及連鎖速食餐廳的內用飲品,所以如果這些餐廳是設立在百貨公司及大賣場內的話,就會包含在這波限塑政策的範圍內。
Q2.電影院有在這波的限制範圍嗎?
A2.因為電影院非屬於提供用餐的內用餐廳,主要是以提供電影娛樂的營業空間,除非電影院內有一個專門提供內用的用餐區(非指影廳),否則現階段百貨公司內的電影院並不在限用一次性塑膠吸管的規範當中。
Q3.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政策未來是否會擴及至更多餐廳或更多品項?
A3.目前環保署的目標是在 2030 年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包含吸管、碗盤刀叉、塑膠袋等等,甚至外帶飲料商家是否要限塑環保署也在評估當中,不過 7/1 禁用塑膠吸管的的政策才剛推行,現階段會先讓這個政策實施一段時間,看民眾與產業界的反應如何,在廣納各方意見之後才會決定未來限塑政策的推行。
Q4.PLA 聚乳酸生質塑膠目前國內有無回收或生物分解管道?
A4.會讓聚乳酸產品不包含在這次的限塑政策主要的原因是,現階段用來代替塑膠吸管的材質並不是很多,聚乳酸材質的原料是從植物取得,屬於可分解塑膠,而且特性與塑膠較為類似,所以目前聚乳酸產品允許用來代替塑膠吸管,PLA 聚乳酸材質屬於環保署公告的廢塑膠容器第七類-其他類,回收後可以再製使用,而沒有回收的聚乳酸產品進入焚化爐燃燒所造成的汙染也比傳統塑膠吸管更低,不過國內目前仍沒有可以分解聚乳酸材質的大型商用生物分解場。(註:塑膠吸管多數也是進焚化爐燒)
Q5.紙吸管是可以自然分解的嗎? 在國內廢棄物系統是要回收還是一般垃圾?
A5.紙吸管比起塑膠吸管或聚乳酸吸管更容易分解,由於目前紙吸管的技術已經趨近成熟,大多數的紙吸管不需要塑膠膜就可以做到防水,所以紙吸管幾乎可以自然分解,若做為一般垃圾到焚化爐燃燒的汙染也比塑膠或生質塑膠更小。
如果是常待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朋友,玻璃吸管不怕酸、透明容易清洗的優點就很適合,而對常在外面跑的業務、交通運輸業工作者則可以選擇鈦吸管、不鏽鋼吸管,因為質地堅硬不易摔壞在外奔波比較可靠,喝完飲料就算無法馬上清洗也可以直接放公事包而不用擔心吸附味道或發霉的問題。學生族群或小朋友則建議矽膠吸管,柔軟具有韌性的材質不僅安全也方便攜帶,不小心掉落也不會摔壞,還可以裁切成適合自己的長度。設計人、文青或喜歡與眾不同的人應該會喜歡竹吸管或木吸管,這兩種吸管不怕摔,還擁有植物天然的紋路,但要注意這兩種材質較容易吸附味道,使用後需要馬上清洗晾乾,保存時也要保持乾燥避免發霉。
前段時間海龜鼻子卡了一根塑膠吸管的畫面相信大家還記憶猶新,環保一直是個不斷被討論的議題,大量無法分解的塑膠垃圾造成海洋巨大的汙染,導致信天翁因誤食塑膠垃圾而大量死亡,塑膠袋、塑膠吸管及其它塑膠製品都包含在內,一次性塑膠製品不只影響人類的居住環境,同時也影響到地球上其它生物的生存,也許人類無法把使用吸管的習慣馬上戒掉,但逐步限制一次性塑膠吸管對於減塑的確是有幫助的,保護地球需要你我共同努力。

鈦吸管:對於預算充足的人鈦吸管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純鈦吸管堅固、無毒、耐酸鹼腐蝕,長期使用也不有重金屬滲出的疑慮,主要缺點就是價格偏高。
不鏽鋼吸管:不鏽鋼吸管容易取得,價格通常不貴,款式選擇也很多,但不鏽鋼吸管不適合喝酸性飲料,若表面的富鉻氧化膜磨損應立即更換,否則可能有重金屬溶出的疑慮。
玻璃吸管:玻璃吸管的價格也相對便宜,無耐酸性、外觀透明容易清洗是優點,但容易摔破是攜帶時需要留意的重點,相對不太適合小朋友或神經比較大條的朋友。
矽膠吸管:矽膠吸管種類多樣,價格通常也不會太高,柔軟具有彈性讓它很好攜帶,小朋友使用也不用擔心摔壞,但矽膠較容易吸附味道,使用與清洗時需要留意。
竹吸管與木吸管:天然竹子或木頭紋路的外觀很討喜,同時也是汙染較低的製品,但外露的木質纖維(或維管束)容易吸附飲料的顏色與味道,所以較不適合用來喝味道較重的飲料,使用完畢也要儘速清洗乾淨並晾乾,而且木頭吸管清洗後若沒晾乾會有發霉疑慮,存放條件更需要保持通風與乾燥。
紙吸管、甘蔗吸管:這兩種屬於一次性使用的吸管,雖然比起塑膠吸管更為環保,但都應該盡量減少使用,以達到垃圾減量目的。
#封面圖協力:Ason、Vivi
#感謝企劃協助:愛曼達
#感謝部分吸管提供:Echo
註:英國麥當勞從 2018 年5 月開使改用紙吸管
參考資料: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