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水2000cc」只是源自一個老頭的說法



「每天要喝2000c.c.的水」是假的
事實上,這個說法都沒經過確切的科學證實,然而你會說:人體有70%是水啊,那多補充水分不是正確的嗎?

其實這句話也是要你多喝水而延伸出來的,那每天要多喝水這件事是從何開始的呢?這個說法最早是1826年時,一個普魯士醫生所出版的「教大家如何延年益壽」一書中,收錄了一位80歲的老人描述,自從他40歲之後,每天都喝2000c.c.的水,身體才會這麼健康。

後來又被德國醫生引用到自己一本「水療法」的著作中,所以每天要喝2000c.c.開水的觀念才會開始流傳,但這並沒有經過什麼衛生機構或研究證實哦。


「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這句話也不對
很多人應該也聽過:「等你口渴了才去喝水,代表你身體已經處在缺水狀態了!」這句話也不是正確的。

根據人體醫學來說,血液滲透壓上升到2%時,我們就會覺得口渴了,但要到5%人體才會開始脫水,所以不是口渴的時候就已經是缺水狀態哦。

一名美國達特茅斯蓋瑟醫學院的教授Dr. Heinz Valtin研究人體水平衡長達45年,他就曾在2002年時提出反對說法,他認為喝這麼多水只是會增加我們跑廁所的次數。

一般人在飲食中就已經攝取身體足夠的水分了,其他的只要口渴的時候再喝就好。


但也不是再提倡大家不要喝水,而是不用強迫自己每天喝到2000c.c.的水量,那我們要怎麼確定自己喝的水量夠不夠呢?專家表示,其實我們一天的喝水量讓尿液顏色越淡越好。

而有腎結石、糖尿病、高血壓、感冒等患者也應該視情況多攝取水份;但像心臟病、腎臟病、肝硬化的人,因為腎臟功能比較差,無法排除多餘的水份和鹽份,反而要少喝水哦。





柯市長,你怎麼看
2018-09-30 9:11 發佈
我每天在辦公室喝接近2000cc,加上回家後喝的可能有3000cc了。
估狗一下,果然有此新聞。
估狗了原文(關鍵字 Dr. Heinz Valtin water),
發現新聞內容(也就是樓主的內容)有疏漏。

Dr. Heinz Valtin提到:
1.結論僅限於溫帶氣候中的健康成年人,
因大部分久坐,符合是8杯8盎司水的人口和條件。
2.為了避免本評論的信息被誤解,根據已發表的證據,
大量攝入的液體,等於和大於8杯8盎司水,可治療或預防某些疾病,
有其特殊條件,如劇烈的工作和鍛煉、炎熱的氣候。
3.由於缺乏科學文獻,很難證明甚至無法證明喝水8杯8盎司是否定的,
Dr. Heinz Valtin邀請了解相關出版物的讀者進行交流,特別是炎熱的氣候。

我自己的閱讀心得是,
1.台灣很熱,烈日下的勞工、冷氣房的上班族、還有運動族群,
都容易額外流失水分,還是多喝點水吧。
2.Dr. Heinz Valtin並不確定各種條件下(如劇烈運動、炎熱),多喝水有錯,
所以希望找讀者「交流」。
我猜大概是希望利用統計的方式,找出運動、炎熱、喝水量與健康的關係吧。
3.之前看過的文章,排尿量才是重要的依據。但不方便測量,所以用喝水量代替。
隔壁同事字條提醒自己每天多喝水,旁邊放一瓶1000cc水瓶,我問她,妳每天都喝完1000cc的水瓶嗎?
她說常常沒喝到,這是再上班八小時的時候。

其實之前看劉乂銘醫師說人不管喝多少水,一天都會排1500~2000的尿。
因為你會從其他食物或湯去獲得水分,當然你多喝進去,就會多排出來,造成上廁所次數增加。

而我覺得夏天跟冬天的水量也不一樣,夏天時常可以喝到2000cc
冬天沒流汗可能一天連1000cc都喝不到。
我覺得人體是有很大的忍受range
多一些,少一些都不會影響身體運作
受不了一堆養生主義的
說只能喝水,飲料、湯都不算,要純水2000cc
我笑了,先喝水再吃糖和喝糖水是不一樣的?

gn00448694 wrote:
「每天要喝2000c...(恕刪)


什麼事情我認為都是適時適量最好。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