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插管延續生命 或 尊嚴告別世界

最近不知道怎麼了 手機總看見瓊瑤的新聞
個人雖然沒有照顧失智症的經驗
卻深深感受 照顧一位老人家 尤其是老人照顧老人 想必格外辛苦 ~

插管是一種延續生命的方法
但是若在我身上發生 我會希望孩子們 讓我快點告別這個世界 !
2017-05-03 19:20 發佈
+1

沒有自主的生活品質

人間即煉獄

我也選擇拔管!

我聽過數個故事發生在鄰居 媽媽約50來歲中風行動癱瘓

大女兒放棄自己的人生照顧她接近10年了


我親戚約也是中風一坐輪椅就是20年 賣掉魚塭土地

也花了1000萬以上了 他自己是誰兒子是誰老婆是誰也都記不住了....

長照成本一個月4萬元為低消,如果計算進去原本有工作無法工作的病患本人
實際成本高於6.2萬

近來50多歲中風的人士越來越....年齡層下降跟飲食息息相關....

順便一問樓主

有看過滿身肌肉但是中風或老人癡呆症的人士嗎?

如果沒有或找不到就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吧!

我未滿30歲

只要生活中遇到這話題〈街邊巷尾親朋好友、報章雜誌新聞媒體〉

我就會跟父母說如果我遇到類似情形千萬不要救我

只是他們好像不太開心就是了
2019年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賦予當事人自己可以「預立醫療決定」的權利,包括:
。拒絕 維持生命治療(例如:氣管內管...)
。拒絕 人工營養及流體餵養(例如:鼻胃管...)

Mirage-Ulysses wrote:
滿身肌肉跟失智症有什(恕刪)


對啊!

長照機構裡的老人都深蹲各個都100KG呢!

新聞傳遞的新聞叫作有價值報導的新聞
有價值報導的事

不會報導 我中餐吃了一個雞腿便當!

沒運動者中風不是新聞了!

我身邊有20多歲三高的也有朋友活不過40歲的

多思考吧!

人類100%必須面對死亡

當然如果你能蒐集七龍珠
學會禁術穢土轉生
或者撿到一個能許3個願望的神燈
還有80年後22世紀你將會遇見一隻藍色的貓 名曰:多拉A夢

我的情咨顯示藍貓法寶聽說可多了

恩恩!那就太好了!以下都是廢話!
肌肉量太少失智機率大幅提升2.57倍

醫師:50歲後有這3特徵,失智症風險高2.57倍!

隨著年紀漸長,身體肌肉衰弱、行動開始受限,若導致肌少症,常讓長者活動量減少,更少出門。而家中的生活環境容易一成不變,又缺乏社交活動,對於刺激大腦活化、促進成長是一大阻礙。

此外,也有研究發現,肌少症與失智有關連。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主任王培寧,蒐集近兩千名 50 歲以上民眾體重減輕、手部握力降低、容易感到疲倦、走路速度變慢、活動力下降等老化衰弱指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若符合其中 3 項以上老化衰弱症狀,將顯著增加 2.57 倍罹患非阿茲海默型失智症之風險。

龍合骨科診所院長游敬倫表示,減少肌肉活動,就會連帶減少刺激大腦功能、調節各種荷爾蒙的機會。石井直方教授也說,活動肌肉時會產生像是乳酸、腺苷及一氧化氮等化學物質,肌肉中有感應這些化學物質的受體,接收到之後就會傳送訊號給大腦,使大腦對腦下垂體發號施令,分泌生長激素,而生長激素具有強化肌肉與骨骼的功能。

健走維持肌肉防失智!

日本腦科學專家澤口俊之指出,一般中高齡者只要維持腿部肌肉量,就能夠有效刺激又稱為「抗老化荷爾蒙」的肌肉激素(Myokine)分泌,同時達到預防失智、控制三高,並改善骨質疏鬆的效果。

澤口俊之也建議,民眾在 70 歲時仍維持健走至少 20~30 分鐘,且每周運動三到四次的習慣,輕度的運動量就能夠有效刺激肌肉激素分泌。如果是在綠意盎然的公園裡走動還能進一步從視神經刺激腦部,讓腦部機能更活化。



來源:《早安健康》 2019 年 3 月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早安健康》

重訓提升癌症病患33%生存率


這篇出自美國知名的梅奧診所2014年10月的研究,此研究是對2863名18~81歲癌症後倖存者經過了超過7年的追蹤研究後發現,在這其中參與阻力訓練的癌後病患死亡風險降低了33%。



而且,是調整過了一些干擾變量結果(如:整體活動量、合併症、父母的癌症病史、已知的心血管危險因素),這項研究是第一次發現阻力訓練這樣的特定運動方式可以提高總體的存活率。

這項發現,提供了對於癌後病人進行阻力訓練提高存活率的初步證據,而後續研究將可能會朝向癌後病人的瘦肌肉量、肌力與死亡率方面進行更多研究。



研究學者也提供三點給大家思考:

1.骨骼肌功能障礙問題在癌症病人身上是非常普遍的,但往往被忽略。

2.骨骼肌功能障礙與一些重要的臨床指標有關,包括:存活、腫瘤進展時間、一些治療惡性疾病的用藥毒性劑量限制。

3.本研究有力的證據表明,阻力訓練具有幫助癌症患者誘導肌肉功能顯著改善的能力。



而在引用的文獻中也有提到癌症患者的存活率與肌肉量的多寡有關,也就是有肌少症(sarcopenia)的癌症患者存活率較低。(等等會來聊肌少症)



然而,對於運動引起肌肉功能的改善能不能達到降低癌症死亡率這件事,目前還有待更多的研究進行了解。



並且,運動處方也可能會有特定適合的癌症類型、疾病階段或治療毒性。因為運動也像藥物介入一樣,不可能一種藥治百種病。因此這部分相同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進行了解。





那這樣對癌症治療中的人到底該不該進行運動呢?



一般不少人都認為罹癌後因為化療放療開刀等等辛苦治療下,整個身體變得非常弱,所以應該要多多休息,停止運動才是對的方式...



不過,這個觀念可能需要改變了。



雖然目前運動與癌症之間相關研究大多是在預防癌症及癌後的倖存者兩大族群討論較多,但對於正在癌症治療的族群以運動介入的改善研究也不少!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對於癌友的體能活動方面有提到,規律的運動可幫助癌症治療中的人有四大好處:1.防止肌肉萎縮、2.減少治療的副作用、3.改善你的健康、4提高生活品質。

更進一步詳細說明有以下好處:



增進罹癌者體能、保持肌肉量不流失、提升癌友的自尊尊嚴、改善生活品質、減少疲勞感、降低罹患憂鬱症或焦慮的風險、減少噁心感、控制體重、降低骨鬆風險、降低心臟病風險、降低凝血等等。



雖然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指出何運動可以抗癌這樣的說法,但至少現在的研究結果是鼓勵罹癌病人可以作運動!只要打算運動前先與自己的醫師討論,確認目前是可進行運動的狀態,並尋求專業的運動教練協助讓醫師與運動教練合作,以了解癌症診斷和限制,讓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士可以相互溝通找出適合的運動方式來進行。



而文章前面提到的肌少症其實不只癌症病人會發生,



現在不少年長者也很可能有肌少症。但是....





什麼是肌少症?



提醒您,只要年過30歲又無運動習慣又日常生活也不需要搬物出力的人(搬衛生紙、搬弄是非、搬酒,這些都不算),以及看似瘦但體脂肪超高肌肉量又低的「泡芙人」,這些人都一定要注意這件事!



肌少症,就是骨骼肌流失,肌力或肌耐力變差。那標準是:

男性:肌肉量小於7.09 kg∕m2 +手部握力小於26公斤或 每秒行走少於0.7公尺

女性:肌肉量小於5.70 kg∕m2 +手部握力小於16公斤或 每秒小於0.6公尺



就是有肌少症。



以上提到的族群未來若不進行改善的話,可能將來就是罹患肌少症的高風險族群。



肌肉是人體很重要也佔比很大的一個調節代謝器官。



肌少症可怕的地方不是在於肌肉量少看起來乾乾扁扁如此而已,而是失去了它對身體代謝的控制能力! 除了會引起肥胖之後產生的代謝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以外、也會造成骨質酥鬆、退化性關節炎、骨折風險提高,甚至萬一生病長期臥床更加速肌肉流失也會使治療較不易,因而提高死亡率。



在台灣,肌肉量較低的老人比一般肌肉量的老人,死亡風險多出1倍。



2010年《美國臨床營養期刊》的一篇研究也顯示,肌肉流失速度較快的人,比起流失最慢的人,3年間的死亡風險高出2.41倍。



因此,關心您的長輩就從關心他的肌肉開始,年長的朋友若希望真正的保持健康與長壽的話,您需要的可能不是跑跑步或散散步,而是循序漸進地阻力訓練。



而尚未成為年長者的趕快保住你的肌肉吧!循序漸進地把阻力訓練加入你的運動菜單對你的健康會有不同層面的幫助!更進一步完整說明的話,能促進心肺功能及增肌的運動都有在進行的話對您的健康、美好的生活品質、抗老化、壽命都有幫助。



希望看完這篇(落落長)文後的你,也可以開始換個角度看待「運動」這件事情,「運動」不只是減肥或美觀而已。



運動,是你掌握自己生命的寬度與長度,與生俱來該進行的事。





最後總結&提醒:


1.阻力訓練強度對於所有人都是要採相對強度來說而不是絕對強度!循序漸進,搭配正確的運動營養飲食規劃才能有好的成果。


2.一般來說癌症患者即使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或暫時消除了,這些「倖存者」也很可能幾年後復發或轉移再次出現,因此又死亡的情形發生,所以對於癌後倖存者延長存活時間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3.本研究尚不能解讀:正在癌症治療中的人可以用重訓來治療癌症。

而是正規治療完後還活著的人除了健康飲食生活型態外,加入重訓,對降低死亡率有幫助,但治療癌症期間若可進行運動會有不少益處改善。


4.肌少症的人,死亡率明顯高於一般肌肉量的人。


5.運動處方可能會有特定適合的癌症類型、疾病階段或治療毒性。因為運動也像藥物介入一樣,不可能一種藥治百種病。因此針對各種特定癌症用什麼運動介入幫助存活率多少?這部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luther0911 wrote:
我身邊有20多歲三高的也有朋友活不過40歲的

多思考吧!






我應該比你更重視健康。

理論上,我的命很貴。
luther0911 wrote:
對啊!

長照機構裡的老人都深蹲各個都100KG呢!

新聞傳遞的新聞叫作有價值報導的新聞
有價值報導的事

不會報導 我中餐吃了一個雞腿便當!

沒運動者中風不是新聞了!



1.究竟是每個先瘦的要死,才進入長照機構?

2.還是因為先有病,或老化,進入長照機構後,更沒運動量, 骨質與肌肉流失速度更兇猛?



你動不動會要人家多思考,

就這一點 你給我100%最正解?



講的不錯 我按你讚。


講的不完美,我只好洗臉你!



[我問你這題 也只是要你思考之後,講些理據出來!] <=== 你先思考思考,再作答。


[不要動不動 就要別人多思考!]



=


打個三百至六百字文來回應我的問題?
謝!
Mirage-Ulysses wrote:
我應該比你更重視健康(恕刪)


你怎們想都OK啦!隨意!

你認為多思考這句話是有傷害你的尊嚴嗎?

那我對你說聲抱歉了!

財富自由真的非常了不起!
個人觀點喜歡就拿去用!用就是你的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