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前年底不知怎麼發生的肛門膿瘍開刀之後,膿瘍就變成了廔管,這兩年間至少開了4次刀,台北馬偕2次、台北榮總1次、彰化秀傳1次,到目前為止,廔管依舊在,傷口依舊愈合不了,每天都要面對膿狀物,中間吃了抗生素,由於吃的時間長達2個月,也導致了肝指數的飆升,現在只好停藥,但廔管就是沒好阿......
我也知道一直開,隨著開刀後的疤痕組織增生,勢必讓傷口的癒合更加困難,馬偕跟北榮都是用傳統切開術,秀傳是用內視鏡,但還是解決不了,秀傳的醫師有說,如果用微創手術把整條廔管直接拿出來,傷口應該會比較小,但是,廔管整條取出,也伴隨著失禁的風險,到底該如何是好呢?
難道是很複雜樹枝狀的那種?
還是盤了很長,曲折的廔管?
為何會開了4次醫生都沒有把廔管整個拿掉 ?
我當初開完刀還在休息室時醫師就已經把拿掉的廔管給我的家人看了
還有廔管傳統開刀本來就沒有逢合
我的廔管比較特殊,總共有2條,1條向下的已經癒合,但另一條向上延伸到骨盆腔,是只有內口沒有外口的廔管,診斷為高位複雜性廔管,內口距離肛門口至少有1個手指的深度,導致只要排便,就會感染。
一般的廔管處理的確是不需要縫合,讓肉芽從裡到外長出來,但問題時,肉芽生長的過程中,傷口不斷的感染,原因就是上面說的,所以肉芽長到一半就不長了,廔管也就因此無法癒合。
術後的保養,已經熟到不能再熟,除了每天數次的溫水泡屁股,每次上完廁所的泡屁股,也盡量不久坐久站,所以每次開完都會請1個月以上的假。
想請問大大,一般醫師都會以切開術來解決廔管問題,因為比較不會傷及括約肌,以免造成失禁,那大大的醫師為何會選用廔管切除術,是有甚麼特別原因嗎?
fuadam wrote:
是不是可以請問一下您...(恕刪)
去年我也是深受廔管所苦,我的廔管也是無外口而往直腸方向延伸,後來是進手術房後才找到外口而解決,
這中間也是手術了兩次,主要是因為傷口太深要等她復原才可以移除廔管,
不然的話一次性的移除會造成屁股下半部傷口太大復原很麻煩,
第一次手術是清創並在廔管出口裝置引流管,等傷口復原後(因傷口接近直腸所以等長肉花了4個月時間)才進行移除廔管的手術.
以上我的手術過程.
因為當初第一次看核磁共震時以為廔管傷口是在直腸附近的高位廔管,當時也是遇到括約肌失禁的問題,
當時我有問過醫生關於生物支架問題,醫生回答說生物支架對高位廔管效果不好且不便宜,
後來醫生說明手術方式是在移除廔管的同時製作暫時性人工肛門,讓大便在大腸的位置排出,這樣大便的髒汙就不會影響到傷口,
待傷口復原後再把人工肛門復原,而人工肛門製作到移除最少需間隔6個月的時間,
希望這方式可以幫到你,若是要我的醫生聯絡方式亦可私訊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