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有關營養學的書, 其中有一段寫到:肝醣可以再度分解為糖, 在劇烈運動時, 糖很快消耗完畢, 細胞即燃燒脂肪以供應能量, 如果沒有糖, 脂肪無法完全燃燒,會產生有害人體的........
如果沒有糖, 脂肪無法完全燃燒=> 對於這兩句話, 我有很深的疑問, 不太明白為什麼, 希望有網友可以為我解惑, 謝謝~
裡面提到肝醣燃燒完畢以後,開始燃燒脂肪
燃燒脂肪除了產生熱量之外,還有副產物叫做酮體
而酮體對於代謝不好的人來說(肝腎代謝有問題)
會造成負擔
健康的人會正常代謝掉
人體的脂肪合成是這樣的
吃下去的澱粉經過消化後
>變成血糖(葡萄糖),在血液流動提供細胞養分
>多的先放在肝臟存起來,叫肝醣(但只能存250g,約1000卡)
>再多的就變成脂肪(無限儲存)
[而脂肪無法轉成葡萄糖]
能量消耗順序為1.血糖2.肝醣3.脂肪+蛋白質
所以當身體的糖份用完後,才會開始燃燒脂肪
這裡要注意的是
有些器官還是只能要求葡萄糖來提供養份
身體會把蛋白質分解,產生葡萄糖(這叫醣質新生作用)
所以很多人節食
會瘦,但是把身體的肌肉(蛋白質)給分解了,復胖更快
LPYV wrote:
肝醣可以再度分解為糖, 在劇烈運動時, 糖很快消耗完畢, 細胞即燃燒脂肪以供應能量, 如果沒有糖, 脂肪無法完全燃燒,會產生有害人體的........
如果沒有糖, 脂肪無法完全燃燒=>
1.體內醣類不足時,脂肪被降解為乙醯輔酶A以提供能量。
2.但乙醯輔酶A無法進入克氏循環被氧化(就是你說的脂肪無法完全燃燒),
因為此時克氏循環的中間產物(草醯乙酸)被用於糖質新生作用,
於是乙醯輔酶A只能變成酮體。
3.酮體可作為能量來源,但身體能利用的酮體有限,過多的酮體會經由尿液排泄。
4.胰島素可調節酮體量,胰島素缺乏者,會因酮體過多,造成血中酮酸過多中毒。
5.雖然正常人無第4項問題,但長期缺醣,會因為第3項,身體養分不足,腎臟負擔過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