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固定B肝回診,醫生告訴我,健保局已經決定明年一月開始,針對目前治療中,E抗原陽性、病毒量測不到、Got/Gpt正常還在治療中的人,健保開始給付藥費,直到 E抗原轉陰(終身),終於可以跟自費說再見了!
自2009年11月1日起,健保擴大慢性B肝治療試辦計畫,將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給付期限由18個月延長至36個月,若患者在36個月內治療達到e抗原轉陰,可再額外給付12個月,作為預防復發的鞏固療法,讓有效治療的患者比例,由原來的四分之一大幅提升到二分之一。
為何e抗原轉陰如此重要?e抗原是一種分泌型蛋白質,當B肝病毒大量複製時,會被釋放至血液中,若e抗原消失由陽性轉陰性,e抗體出現,表示病毒被有效控制。此外,亞太肝病醫學會也將e抗原轉陰、血清檢測不到病毒,和肝功能恢復,列為三大停藥參考指標。因此,新上路的B肝健保制度特別跟進國際治療準則,將「e抗原轉陰」列為治療重點。
B型肝炎需要長期治療,患者若在三年給付期滿後未達停藥標準,仍需面對長期的藥費負擔,因此,早日停藥已成為目前治療B肝的首要議題。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楊培銘指出,昨天健保共擬會通過放寬B肝藥物的使用時程和次數,分為兩部分:其中e抗原陽性帶原可以一直治療到e抗原消失,不限年數,在e抗原消失後可再鞏固治療1年,如此停藥後復發的機會就會減少。另外,e抗原陰性者每2-3年要測3次血液中病毒,每次間隔半年,如果3次都測不到就要停藥,但若停藥後萬一復發就可以再用。
如今放寬B肝藥物的使用時程和次數,取消每位病人一生只能接受2次治療的規定,值得鼓勵。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