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看完本文,以後不要再隨便去打針吃藥了!下列過程都有身體的深層意義!
1, 打噴嚏:
當病原菌、灰塵、花粉等進入鼻腔後,身體的防禦系統開始啟動,通過打噴嚏把它們打出來。
2, 咳嗽:
如果病原菌沒有被打出去,就會進入上呼吸道與支氣管,於是身體啟動第二道防線「咳嗽」將病原菌咳出。但是大家們以為咳嗽是病,馬上吃止咳化痰的藥,將本來要排出體外的病原菌又壓回身體裡,於是身體的防禦系統進入了第三步。
3, 乏力沒有食慾:
身體告訴我們要好好休息,以便集中體力對抗進入身體裡的病原菌,此時身體不想吃飯,就不要吃,立即去休息,並且增加喝水量,同時多喝蔬果汁。如果這一步沒做好,身體將進入第四步。
4, 發燒:
這表示病原菌進入了血液系統,身體就啟動免疫力,表現為發燒,要將病原菌燒死,當溫度升高到38 .5度時,免疫力會增加一倍,溫度升到40度,大部份病毒將被燒死,此時只要喝足夠的水,人體永遠不會燒出問題。如果 此時打退燒針吃退燒藥,卻反而幫了病毒的忙。於是身體進入第五個階段。
5, 過敏:
防禦系統要將血液裡的毒素排出體外,因此皮膚會過敏,然而我們現在大多數人使用抗過敏藥、塗藥膏,將本來要通過皮膚排出來的毒素,再度壓進身體裡。
6, 發炎:
身體為了保全大局,將血液中的病毒和細菌集中在一個地方,因此會出現紅腫熱痛的反應,於是我們為了消炎又吃大量的抗生素,又幫了病毒的忙。身體沒有辦法只好進入第七個階段。
7, 潰瘍:
人體本身具備很高的智慧,為了保護身體,因此便讓發炎的地方爛掉,不會讓病原菌到處跑。如果這時營養不足的話,身體會將潰瘍部位纖維化,以便進入第八步。
8, 纖維化:
身體為了保護自己,便將潰瘍處包裹起來,產生硬化疤痕,讓病原菌不能活動,功能也不好。然而人們為了舒服,又吃大量的抗生素,結果50%的死亡跟硬化有關,進入第九步。
9, 腫瘤化:
細胞為了適應新的環境,只有突變,於是累積成腫瘤。腫瘤細胞是在嚴重缺水、缺氧、缺營養的情況下才會形成。從一個腫瘤細胞發展到綠豆大小需要10 -15年,而從綠豆大小發展成雞蛋大小只需要1年,因此癌症的潛伏期最少需要10-15年的時間。
瞭解了吧!從「打噴嚏」到「腫瘤化」的九步驟中,每一步過程,我們只要多喝水、多休息、給足細胞所需的營養,身體就會自己去修復。如果任何一個步驟吃藥,反而幫了病毒。
beenphon wrote:
各位朋友,看完本文...(恕刪)
似是而非的理論,如果所有的疾病全然如此,
只靠身體免疫力就能痊癒的話,
那怎麼現在人的平均壽命會比古代來的高。
當然很多文明病是因為環境汙染,濫用藥物以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但一昧諱疾忌醫反而容易小病變大病。
隨便舉一些
- 適度地咳嗽當然會幫助細菌排出體外,止咳要適度給可以減緩不適,但是不宜給太強的確會影響排出。但是如果痰太濃咳不出來加點化痰的當然會更好排出體外,化痰藥會把細菌壓回體內?原文狗屁不通。
- 溫度升到40度,大部份病毒將被燒死 -> 40度可以殺菌?笑死人,牛奶的『低溫殺菌』好歹要65度
- 此時只要喝足夠的水,人體永遠不會燒出問題 -> 如果腦膜炎肺癌心肌炎你可以相信你小孩免疫力超強可以過關,100個可能會有99個痊癒,1個掰掰,要不要賭,反正99%機會不會死?
退燒針吃退燒藥主要是減緩發燒的不適,如果沒明顯不適,就算體溫38.5不給退燒也沒關係啊,都燒到病懨懨畏寒發抖頭痛血壓高,還要硬不吃退燒也是沒問題,就是不舒服而以,何苦,體溫高免疫力的確會好一點點,但是差異其實真的不大。
- 身體為了保全大局,將血液中的病毒和細菌集中在一個地方,因此會出現紅腫熱痛的反應,於是我們為了消炎又吃大量的抗生素,又幫了病毒的忙 -> 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病毒本來就不是用抗生素去殺,還是一句老話,你可以相信你的免疫力,反正身體是你自己的,蜂窩性組織炎化膿,用抗生素絕對的利多於弊,反正不信者恆不信。古代沒有抗生素的年代,人類的壽命跟罹病死亡率跟現代比一比。
7,8,9已經陷入作者個人的幻想了,不知如何評論。
過猶不及都不是好事,有些西醫診所的確為了效果把藥開很強,應該要檢討,但是絕對不是這篇亂七八糟不知所云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