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福利聯盟表示,從二○一○年至二○一四年,五年來共接到近三千筆出養諮詢,但收養登記人數卻少了一半。「以前都是收養人等孩子,現在是孩子等收養家庭」。推測原因可能是傳宗接代觀念鬆綁、經濟環境不好,也可能因治療不孕症的方法愈來愈發達,願意收養的人因而變少。
兒盟表示,一般等著收養的寶寶約需七點八個月,病寶寶、生父母有藥、酒癮等特殊際遇的孩子,則要兩個月以上的等待時間。豪豪因罹患先天性凹胸,出生時就被遺棄,苦等八年都尋不到國內領養家庭,是兒盟等待最久的出養孩子;豪豪最後是被一對瑞典籍夫婦領養。
兒盟資源發展處主任陳雅惠說,台灣收養觀念保守,覺得是不得不的決定,希望找個孩子讓家庭更圓滿,國外則是從孩子立場出發,要給孩子更好的未來。
台灣養父母還會把寶寶的身世視為「不能說的秘密」。
兒盟社工員黃慈音分析,國內有半數以上的養父母不願主動告知孩子身世,擔心孩子知道後,會想要回去原生家庭。「收養不是秘密,而是一件值得被祝福的事。」黃慈音建議,孩子愈小,告知身世愈好,告訴孩子不論收養家庭或原生家庭,都是孩子生命中的家。
########%%%#######
我喜歡小孩
小孩可以讓我工作更有重心
但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他長大後
可以孝順
躺在病床上時有人可以相伴照顧⋯
我可以教育小孩
但誰來教育原生家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