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有做豆漿給小朋友喝,都用非基改的,最近考慮用有機黃豆,朋友就說~國外的有機黃豆並不一定是非基改哦!
我上網查詢不到切確的資料~(英文網站就沒查了~看不懂= =")
請問大大們~
問題一:在國外~有機不等於非基改,基改的東西也有可能是有機?
問題二:國外的有機是對生產過程的認證,並沒有對產品來檢查=>真的嗎?
------分隔線-----
謝謝各位大大的回覆~
在此解釋一下~基因改造~
就是把原物種的某個基因拿掉~再填入另一個物種的基因!
這沒什麼好解釋的!
我的問題~應該換個方法問!
國外~基改作物也可以用有機方式栽培!
所以此產品就可以冠上有機是嗎?
我黃豆是偶而買台灣的偶而買進口的輪替,說真的...台灣產的豆子還真不便宜...
但是紅豆我都買台灣的~現在是是買老鷹紅豆!
基改(非基改) 這比較好說明. 這是指作物本身的變化. 基改就是在作物的細胞質內用DNA/嫁接原不出自這物種的基因/嫁接培養親代改變其外表或獲得某種抵抗力.
用例子來說. 電影侏儸記第一集. 樂園科學家取自琥珀內的恐龍的血,但是還是無法培養出生殖細胞,所以他們在恐龍的基因內插入現代青蛙的基因後成功培養出生殖細胞進而成胚體.
那劇中樂園CEO說.樂園的恐龍都是母的,沒有公的,所以不怕有繁殖的數量問題,可是劇中主角確發現到處都是蛋(且又是受精過). 最後才知原來加上那段青蛙的DNA引起的本質變化,母恐龍一出生就帶有"受精的卵".
再真實的地球上有些青蛙在蝌蚪時期會依環境變化會變男變女變變變,或是一開始就帶用受精卵---因"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基改常會有"道德爭議". 就如同有上面的情結發生. 因作物是給動物食用. 最終進入消化系統做細部分解時,不好的分子(通常其基因活性都很高),進而影響所食用動物的DNA聯結進而有產生"突變的橋段",如癌症.
那有機.
這是指作物生長的環境. 有機就是說作物的耕作期到收獲期都不用人工合成的各式各樣的肥/農藥. 只靠自然提供的東西.
如有機稻米. 從育苗開始,不加成長劑,發芽劑.靠水和陰暗處及約30-45天的發芽期. 插秧後不能用除草劑/農藥除蟲只能人工或利用其他獸力(如養魚/鴨/雞). 不能用人工肥料. 要用自然界中的肥料(常見人類的水肥/豬寮的豬水肥/雞鴨鵝的水肥)直到收割. 這一循環就是有機耕作.
有機耕作是避免外來的物質改變食用者的DNA有突變的機率. 如鎘米/綠蚵.....都是外再因素改變原本的變化.
所以有機耕作不等於非基改. 這2個是不同層次的問題.
其實現在的農產品大都是基改. 像台灣農改研究所的稻米幾號,台梗幾號,番茄幾號,蕃薯幾號. 只是用較不爭議的基改方式-用親代培養,另一種是用DNA插入法. 如默沙東被人罵的原因. 網路上有很多跟他有關的基改農作(如玉米).
nana930421 wrote:
其實現在的農產品大都是基改. 像台灣農改研究所的稻米幾號,台梗幾號,番茄幾號,蕃薯幾號. 只是用較不爭議的基改方式-用親代培養
這部分錯很大,這叫育種,不是基改,更不是什麼較不爭議的基改方式,育種歸育種,基改歸基改,
用很淺顯簡單的舉例方式說,育種就如交配繁殖方式,將好的優生學留下來,
所以育種很花時間,要經過好多代的育種,才能做到想要的品質,
當然育種還有其他技術,但都是使用符合自然的方式達成。
育種是受大家接受,有機是接受育種的作物,因為是使用自然的方式來達成品種改良,
畢竟從幾千年前人類開始農作與家畜養殖,就一直在對農作物育種,家畜更是如此,
現在的物種,農作物種、家畜等,早已與幾百年前想比都有明顯差異,這就是物種育種與環境變遷造成,
更不用說與幾千年前物種想比,所以育種在有機裡是沒問題的,重點就是這是透過自然的方式去達到效果,
舉個例子,你可以想像成混血兒,或是你像要小孩天生鼻子高挺,那就要找有這特徵且沒經隆鼻的另一伴結婚生育。
而基改可以簡單想像成是用人為在微生技技術下,直接對基因做手術,
將我們要的特性在基因上做修改出來,之後再植胚等一堆過程,
形成我們現在說的基改作物。
以上很明顯育種與基改是不一樣,不要說錯"什麼較不爭議的基改方式",你這錯很大!
loveliff wrote:
其實現在的農產品大都是基改. 只是用較不爭議的基改方式-用親代培養
我認同bkjl58p,他已經指出這個問題所在了。
育種、配種,產生更好的下一代,雖然這是人工的,至少「他們能交配」。
在自然演化狀態下,若經過千百代後,也可能產出這種下一代。
育種在於交配的品種必需是相同的或相近的。
基改,使甲生物具有乙生物的基因特性。
例如「蘇力菌」能殺蟲,玉米不能殺蟲,
就把玉米基改成具有蘇力菌的殺蟲能力,
但自然演化下,玉米不可能跟蘇力菌交配,產生這種後代。
這樣的基改好不好,見仁見智,我只解釋育種跟基改的差異。
回歸主題,
1.台灣法規:不能種植基改作物,所以買台灣蔬果就是愛自己也愛台灣啦。
2.台灣的產品法規:有機必是「非基改+友善耕作」,非基改就是只有「非基改」。
但基改成份佔總重5%以上,才要標示基改。
如果水餃中含個3%基改大豆油,沒超標,那就是非基改。
3.進口食品,歐盟規定較嚴,基改成分佔產品0.9%以上就要標示基改。
4.進口食品,美國採「自願標識體系」,也就是隨你高興要不要標示...
(食品公司可自願性標示產品不含基改成分,但必須經過非基改食品驗證。)
當然啦,基改食品幾乎都是美國來的,
此法律會通過也不奇怪,非基改產品可以加價賣,
同時也不打擊基改產品,你仍可以裝傻默默賣。
我們還是盡量愛台灣的農作物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