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開學第三天我就被老師請去談話,老師說我兒子可能有過動傾向,可不可以帶他去看個醫生,老師覺得教我兒子壓力很大。
後來我去了兒童心智科,寫了一張評量,問診中醫生偶爾有觀察我兒子,然後說:我兒子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伴隨情緒障礙。
請問有經驗的家長,過動兒的確診是靠評量就可以直接判斷的@@?
又做過評估診斷
使用藥物是幫助小孩 而不是害小孩
有什麼特別藥物反應再跟醫生溝通
不循正規治療 到處去嘗試偏方食療 預後不會好
轉貼一下治療的兩層面供參考
------------------------------------------------
ADHD個案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及【非藥物治療】。
1.【在藥物治療方面】許多家長對孩子要接受藥物治療,或有罪惡感,或有許多懷疑,經過各國多項大規模的長期追蹤研究發現,藥物治療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如果沒有使用藥物治療,患童的核心症狀無法獲得有效的控制,治療的成果相當有限且難以續。治療ADHD時最常用的藥物是中樞神經活化劑。
目前methylphenidate(Ritalin利他能)是醫師用藥的第一選擇,也是國內僅有的中樞神經活化劑。Methylphenidate已經被各國廣泛地研究使用超過30年以上,除了安全性已經過長時間的驗證外,且發現可以有效地減低過動及衝動並增加注意力、社交技巧、組織能力及情緒控制,進而對孩子學習上及人際互動上有正面的幫助。以前methylphenidate只有短效型,藥效約3~4小時,目前還有長效型製劑,一天一次可維持12小時,若個案同時伴有情緒困擾或不堪此藥的副作用如胃口不佳,睡眠困擾者可考慮Buproprion或中樞神經系統選擇性抑制突觸前腎上腺素傳導的Atmoxetine。
臨床上看到大約有25%~40%的ADHD兒童,特別是男生又併有品行問題,在長大成青少年或成人的會出現犯法行為或反社會性人格疾患,較易產生物質濫用問題。
使用中樞神經活化劑適當治療 ADHD,能降低55%病人濫用酒精或其他藥物毒物的風險。
2.【非藥物治療方式】包括有行為治療、父母就職訓練、兒童認知行為治療、個別支持性心理治療、家族治療、社交技巧訓練、學業學習技巧訓練,環境安排及治療性休閒活動。
家長必須認知ADHD為一種生理上的疾病,因此需要藥物的幫助來處理ADHD的核心症狀-過動、衝動及注意力不全。同時由於大部分的ADHD除了核心症狀以外可能還伴隨著行為規範的問題和負面的親子互動。因此,完整的治療計劃需要許多人的協調合作,包含兒童本身、家人、學校全體師生、臨床醫師及其他醫療相關專業人員,其內容應包括家長的親職教育及行為管理的訓練、接納性的學校環境及社會大眾對ADHD的認識和藥物治療的正確認知。
藥物治療合併行為治療已被證實是最有效治療ADHD的策略。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