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著名心血管雜誌《Circulation》上刊登了又一項針對醫療輻射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經常重複進行複雜影像檢查的孩子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美國《消費者報告》曾報導一項研究發現,CT掃瞄釋放的輻射,每年可能導致2.9萬人罹患癌症。專家建議,一些不是必須的醫療檢查盡量別做,在診斷效果相同情況下,盡量避免選擇放射性診斷技術。電腦斷層掃瞄,簡稱CT,是一種利用人體組織對X光吸收的程度,來判斷組織結構是否正常的過程。它可將身體每個層面,影像顯現於電腦上,是無痛且快速的檢查。
相較於一般X光檢查,電腦斷層可進一步顯示各層面的內部結構,可為醫務人員提供更精確的診斷協助。有許多患心臟病的兒童,需要經常進行影像檢查,包括X光、CT掃瞄和使用視頻的X射線,稱為心導管插入檢查程序。這些成像檢查所造成的輻射劑量取決於他們疾病的複雜性。為了確定暴露於成像程序可能造成終生癌症的風險,研究人員在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對337名6歲以下孩子的輻射劑量進行了研究,這些孩子在2005年~2010年曾做過心臟病手術。他們每人手術前後接受影像檢查的中位數是17次。一般病患兒童累積輻射的中位數為2.7豪希,低於在美國一年接受環境中輻射的劑量(3.0豪希)。但接受複雜治療的患兒受到輻射水平要高得多。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醫學中心介入性心臟病專家、小兒科助理教授、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希爾在新聞稿中說:「我們知道,每一個單獨的掃瞄中會攜帶少量風險,但對於那些進行頻繁掃瞄的患者,我們希望能夠更好地瞭解反覆暴露於輻射中的風險。」根據研究他們發現,一般孩子使用X射線致癌的風險相對較低。然而,那些比較複雜的心臟病患者,因為需要多次重複使用CT掃瞄或心導管檢查,他們得癌症的風險顯著提高。
該研究顯示,CT掃瞄和心臟導管測試雖然只占輻射性檢查的10%,卻是主要的輻射來源,占81%。而占影像檢查的92%的腹部、胸部X光,其輻射占10%。此外,研究人員發現,女生比男生患癌症的風險更大,因為她們有增加患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的雙重風險。「臨床醫生需要權衡不同的成像研究的風險和好處,包括那些具有較高的輻射暴露的測試。」CT掃瞄每年致癌近三萬人人們生活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輻射,包括天然輻射和人為輻射,美國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人體接受的輻射80%來自天然輻射,20%源於人為的輻射,而在人為輻射中,醫療輻射幾乎占據了98%。
據《紐約時報》報導,醫療放射是把雙刃劍。它的優勢是可以幫助病人解決從骨折、肺部病變到腫瘤、心臟缺損等潛在問題,也可以治療、甚至治癒癌症。但它同時藏有嚴重的安全隱患,它會損傷病人的DNA,在10~20年後誘發癌症。單獨一項CT掃瞄,其放射性就是普通X射線的100~500倍。而CT已成為全美四分之三放射暴露(radiation exposure)的來源。據估計,美國有1.5%的癌症是因它而起的。
2010年8月17日 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問題科學委員會(UNSCEAR)在遞交的一份報告中表示,醫療輻射是人類接觸電離輻射的主要來源,在所有因人為導致的輻射中,醫療輻射所占的比例更高達98%。報告顯示,遭受高強度的輻射將對人體組織造成嚴重的破壞,甚至可能導致死亡,而長期遭受較低強度的輻射也會增加健康風險。
美國《消費者報告》報導一項研究發現,CT掃瞄釋放的輻射,每年可能導致2.9萬人罹患癌症,其中婦女佔三分之二,三分之一的人士是在35嵗到54嵗之間接受的CT掃描,15%是18嵗以下接受CT掃描。14,000例是腹部掃描和骨盆掃描,4,100例來自胸部掃描,4,000例是頭部掃描導致。專家稱,包括CT掃瞄冠狀動脈查找鈣積聚在內的一些最新放射顯影技術,還沒用科學設計的臨床試驗檢驗過。因此它們的真正優勢最多也就是個猜測。當前被廣泛使用的冠脈掃瞄,其放射量是普通 X光胸透的600倍。美國有30%的診斷性檢查及處理程序都可能沒價值。
美國內科醫師學會首席執行官史蒂文‧溫伯格博士稱:「肺部CT掃瞄、常規心電圖及心臟壓力測試等都有過度使用現象。」人們也逐漸意識到醫療放射的危害,專家表示,不必要的檢查盡量別做,拍過的片子下次就診時要帶上,請醫生判斷是否需要重拍。此外,選擇檢查方法時不要認為越貴的越好,每種檢查手段各有所長,對各種疾病有不同側重。如果沒有明顯症狀或者沒有肺炎等疾病的人,例行體檢中的胸透項目沒必要一年做一次。
再者,在診斷效果相同的情況下,儘量避免選擇放射性診斷技術,婦女、兒童要慎用射線檢查或治療,懷孕或可能懷孕的婦女、哺乳期婦女要儘量避免接觸X射線和放射性同位素。從放射生物學理論分析,一種組織的放射敏感性與細胞的分裂活動成正比,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高峰期,細胞分裂活躍,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齡越小越敏感。如果短時間內接受較多次數的X光照射,危害就會慢慢累積,造成身體細胞不可彌補的損害。放射性檢查的輻射較強,這些輻射會使人體細胞出現基因變異、變性。此外,人體內有些組織對放射線很敏感,如睪丸、卵巢等,很有可能導致不孕不育。因此準備懷孕的女性應在檢查後半年再懷孕,以最大限度避免因體檢不慎帶來胎兒畸形。 來源:大紀元電子報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