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我公公
年齡:82
大致過程:
2/7(五)傍晚在家中發生中風漸漸陷入昏迷,救護車送至台北馬偕急診。斷層顯示腦幹出血,昏迷指數7,能自主呼吸,住進加護病房
2/8(六)醫生建議爲了預防感染導致病情複雜,所以同意插管,昏迷指數持平
2/10(一)發燒38.2度,昏迷指數持平
2/11(二)發燒37.5度,施予抗生素,抽痰化驗+抽血做細菌培養,昏迷指數持平
2/12(三)燒退,血壓要從40調降至10,昏迷指數持平
2/13(四)醫生有詢問氣切及提醒住房天數的相關事宜,昏迷指數持平,生命跡象穩定
當然每天早晚兩次去看時,親人跟他講話或是握著他手時會感到被緊握,婆婆也某人跟她說話時有看到過一次頭部晃動
可是聽到的消息還是說昏迷指數沒任何進展,會用"聽到"是因為我們在美國,只能被動的聽每天探病完後的轉述
其實我們心裡也有底,公公年紀這麼大,要恢復機會應該不大,甚至連恢復意識都不敢抱希望,因為6天昏迷指數都沒些許上升
而當醫生跟我大姑提氣切跟住房天數時,其實大姑是想"是不是其實醫生也覺得狀況就是這樣了,不會好也不會馬上急轉直下,用比較間接的方式讓我們計劃下一步要轉到哪邊繼續安護?",但是醫生又不能把話說死,因為腦傷沒人有把握會怎麼樣,所以都不提他們認為之後的狀況大概多少機率是為何。那麼身為家屬的我們可以開門見山的問主治“是不是非常大機會就是這樣躺著不會醒?請醫生跟我們老實說沒關係,我們自己已經有心理準備了”?
問題可能寫得不是很流暢,也亂亂的,因為想得也很亂,還請多包涵
不論哪方面的建議都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