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關係真糟糕,不把病人當客人

最近流感肆虐,小兒不幸也跟上流行,上週五高燒39.6,
前往台中市河南路與公益路附近的鄭x凱耳鼻喉科就診,
全家人一直都在該診所就醫十年以上了.

前晚去看第二趟,剛好遇上需要挪車,挪車時,剛好輪到小
孩診號,回來已經看好了,扁桃腺發炎,有白點,於是,禮貌
謝過醫師離去.

昨天,小孩下課提到,耳道附近有點不舒服,問小孩醫師並無
檢查耳道,於是,提前電話通知診所櫃台,希望能請醫師再幫
忙看一下耳道.

到了診所,櫃台執意要先收費才願意掛號,但是以前類似狀況
在其他診所都是醫師看完才視需要收費,而且多半情形是不
會額外收費的.

聽到櫃台這樣不帶情感的回覆,咱們還是面帶微笑請她是否
問過醫師再收費,櫃台馬上一口咬定小孩症狀不同,必須先繳費,
聽到這樣回答,實在讓人大吃一驚,櫃台人員真是超凡,三言兩語
就能診斷,專業不輸裏頭的醫師,當櫃台實在可惜了! 問題是,症狀
要是沒變,誰會無聊在小孩即將面臨考試,還跑去診所跟妳抬槓
受氣!

診所有仁心仁術之類標語,也有家庭醫師之類的自許,對照實際
服務實在不敢恭維,看病也該有售後服務,病人的也該是客人,何況
是忠誠消費十幾年的客人!

請教大家,一般消費有消保官可以諮詢與申訴,
那,醫療院所可以找哪個單位?
2014-01-15 9:01 發佈
服務覺得不好
只能跟該診所投訴
醫療有問題,找當地衛生局

不過
病人是客人實在不能認同

除非你是全自費
不然你用的健保是大家出的(醫師護士櫃檯小姐都有出)
用大家的錢,然後想當客人 ??

另外健保不能自行訂價
你見過哪種服務業不能自行訂價的??

以下引自 陳豐偉醫師 的文章

聯結
http://blog.eroach.net/?p=761

醫療不是服務業。現代醫療—不是全部,但大部分,尤其是「全民健保」這一部分—絕對不是「服務業」。

在現代國家,醫療是「公共財」。最簡單的例子:醫師開藥,必須告訴病人藥名和劑量,也就是,沒有「營業秘密」,不能靠秘方賺錢。診斷與開藥的依據,必須寫在病歷,病人有權複印帶走。如果沒寫清楚,萬一病人出什麼問題,醫師可是有責任的。

有服務業是這樣的嗎?去餐廳喝可樂,可以要求店家給你可樂的配方嗎?

說得更精確一點:現代國家的醫療,是由政府高度管控的專業技術。為什麼要高度管控,不要開放「自由競爭」,讓「消費者」「自由選擇」?

因為,政府要保障國民,都有基本的「接近、取得」醫療的權利。但醫療人力有限,政府預算也有限,政府必須「介入」,才能讓資源合理分配。

醫療不講「自由選擇」,不能「有錢就是大爺」,這是為了確保國民都能平等取得基本的醫療:

第一、生、老、病、死,人很難選擇不接受醫療,但病人或家屬對醫療專業所知有限,就算上網google很多資料,也不見得就能做出正確選擇。醫療的療效與預後,不是「吃了藥好舒服血氣都通了」這麼容易判斷。如果「自由競爭」,醫師每人一套理論與療法,病人有能力判斷嗎?

第二,面臨對生命、健康的威脅時,如果沒有全民健保介入醫療,然後突然有人跑出來說有個要價百萬的秘方或刀法,可以救你或你的家人,你如何判斷?如果你必須賣房子、借高利貸或賣兒子賣女兒才能付不知真的假的救命金,你付不付?

第三點,如果醫療是「有錢就能換取服務」,那有錢人要包下名醫產能,要名醫團隊隨時提供專屬服務,一點也不困難。小市民這時才真是有錢也看不到醫師,要動大刀先等有錢人身體安康。更何況,你怎麼跟有錢人去競標名醫的時間?

健保底下的醫療不是商業行為,不是服務業,是在代替國家執行照顧國民健康的任務。而另一個醫療不能是服務業的原因是:醫護人員必須站在第一線,決定醫療資源分配的優先性。健保費是有限的,人力是有限的,醫護—尤其是急診與急重症的醫護人員—隨時都得在心中盤算,誰先救,誰值得先救。


好想放假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4. 發表及回應文章,請不要文不對題,故意離題及語意不明,選字要正確並且請使用標點符號。

發表或回覆文章,請注意選字及正名,勿用其它惡意稱呼代替或影射,會依版規移文。

您好,站上倡導正名,也就是請您發文勿用X字代替,請發文者更改所有未正名的部分後回訊告知,將解除唯讀。

延伸閱讀:推廣正名運動和禁止不當影射的稱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1&t=19139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