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DIY將會持續更新~~大家一起討論 就不怕被商人騙了~~
@橄欖油 WIKI
@橄欖油內含物 :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多酚、角鯊烯、類黃酮、維生素 E 及 C
------------------------------------------------------
CHENTCJj網友提供的影片資訊 很不錯 很多觀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Av-2F1O1hQ
大家自己看吧 裡面教導了很多基礎辨識油的 方法 跟知識!!
------------------美國UC,Davis的研究報告-------------------------
來自研究橄欖油最權威的大學,美國UC,Davis的研究報告,只有以下這幾家通過
California Olive Ranch,
Cobram Estate,
Kirkland Organic,
Corto Olive,
McEvoy Ranch Organic and Lucero.
更多資訊
網站內說明,市面上流傳的方法像acidity,香味,發煙點都可以造假
---------FISHER網友提供的寶貴資料---------------------
1.消費者一般會認為綠色的橄欖油比(純)黃色橄欖油更富營養.
(在此已表示本來就是有綠色調(當然是以黃色為底)的橄欖油!)
2.但事實淺色調(純黃色的)橄欖油也能有高品質.
3.因為消費者有這樣的迷思(綠色的橄欖油比(純)黃色橄欖油更富營養.)所以會有生產者添加橄欖葉與油橄欖果實一同壓榨, 讓油體中的葉綠素得以增加, 讓油體顏色達到加深綠色的目的.
(因為正常橄欖油的綠色色澤應是來自油橄欖果本身, 但若以非新鮮綠色油橄欖果(油橄欖果隨熟成度與品種不同除了有綠色, 還有黃色,紅色,紫色, 黑色等其它深淺不一的各種顏色)來壓榨, 榨出來的油體自然很難帶有如新鮮綠色油橄欖果般含豐富天然葉綠素的綠色調色澤)
天然橄欖油尤其是高品質的由新鮮綠色油橄欖果初榨的會是有帶有綠色色澤的.
----------- 密技 : -----------
1 高階橄欖油 油酸值:最好低於 0.8%,
能耐高溫193度以上, 油酸值小於2%才是食用級~
2 打開來 ,只有很濃很新鮮的蔬果香~~~ 沒有油味 或 油臭味~~
3 高階橄欖油 [黃色]頂多會帶點綠色,不應該是全綠色~~
![*優良橄欖油 辨識DIY ! [眾網友協助更新於 1F]](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311/mobile01-fee727e58250a0db12d32a5c7acce2e9.jpg)
國外 138瓶特級初榨橄欖油 測試報告網址
https://thecoastnews.com/2012/08/some-extra-virgin-olive-oils-dont-make-the-grade/
國外選購橄蘭油的訣竅
許多人認為綠色橄欖油必須比黃色的橄欖油的味道更豐富。
事實上,一些生產商已經利用這個神話,加入橄欖壓榨,增加葉綠素 達到綠色 。
所以台灣爛廠商 才要加 銅葉綠素..因為可以穩定著色看起來很像橄欖油 下流!!
4 高階橄欖油 味道有苦辣味 這才代表 養分價值還在 被 精製過 味道都沒了 ~
5 高階橄欖油 橄欖品種單一,不混充
常見品種: Picual Hojiblanca Arbequina Empeltre Cornicabra等等
6 義大利的產量極少,全球最大產量來自於 西班牙佔全球36%,
西班牙最大出口國是 義大利 = =' 義大利人混充再出口 ..哀 搞屁!!
有陷阱的油常見手法
1 包裝上寫 純橄欖油 Pure Olive字樣的不要買 那是爛貨,根本就是化學處理過 養分都沒了
2 包裝上寫 調和油 是混充油
3 包裝上寫 橄欖多酚油 就是調和油 有混充
4 包裝上寫 精製 的也不要買 養分都沒了,而且根本不適合食用
5 包裝上寫 只能低溫 也不要買 那是爛油,
高階的橄欖油 能耐193度
台灣人炒菜約 150度 油炸約180度
所以不要被騙了,高階的橄欖油 反而能耐高溫~~
不過網友補充說 : 有些造假的油 也能用別的方式 耐高溫
6 包裝上寫 Pomace Olive 或是 橄欖粕油 那更慘那是超低階的油
製造過程~~~~採收 > 榨 > 分離油、水 > 橄欖原油
依照品質分為5種 (以下為WIKI資料)
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這是最上等的橄欖油。它是從上等橄欖榨取而成的,無需用溶媒提取。一般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因為它是在室溫下榨取出來的 (稱冷壓Cold Press)。它含游離脂肪酸極低,在歐盟的標準中,酸價低於0.8才可稱為冷壓初榨橄欖油。這種脂肪酸能破壞橄欖油的味道。初搾橄欖油味道芳香,種類繁多。
純淨橄欖油(Pure Olive Oil):
跟初搾橄欖油的製法一樣,但它含有較多游離脂肪酸。
橄欖油(Olive Oil):
某些「低溫榨油」因含酸量高,加上本身的味道、色澤或香味不足,以致不宜食用。製造商於是加上溶媒,以精煉這類橄欖油。隨後再加熱而將溶媒清除。以這個方法所製的油大致上已無色無味。這種精煉再與優質的純淨橄欖油混合。製造商以往把這類混合油標明為「純橄欖油」出售,但自1991年起已停止使用這個名稱。現在一律簡稱為「橄欖油」。
橄欖渣油(Olive Pomace Oil):
橄欖經過機械和人工處理後,其中的油分和水分均已提取出來,最後只剩下果渣。使用溶媒能夠從果渣中抽出額外的油分。這類油再經精煉後,便會與較優質的純淨橄欖油混合。
淡橄欖油(Extra Light):
它不屬於橄欖油等級的一種。它其實是由精煉橄欖油與少量純淨橄欖油混合而成的。它之所謂「淡」與油中的脂肪含量沒有多大關係,因為橄欖油全部都是脂肪。淡橄欖油在色澤、香味和味道方面都略遜一籌。
後面三種最邪惡
他們的酸度高 無法直接食用,但可經精製,再混入少量 的高階橄欖油
標籤打著 [純橄欖油 Pure Olive]
多數買到的都是這種
要學會辨識,要辨識 ,他必須是
1 黃色帶點綠
2 舔起來有苦辣味
3 聞起來 是很濃很新鮮的蔬果香~~ 不是油味 不是臭味
-----------------------
GOOGLE 翻譯 比較快~
2012年8月29日177次 1條留言
許多“初榨”橄欖油 - 包括大牌如Bertolli,克里斯科,菲利波貝里奧和Mazola的的 -
沒有味道不夠好,值得這樣的描述,根據“消費者報告”。
購買了138瓶特級初榨橄欖油。來自不同國家,包括美國,阿根廷,希臘,智利和意大利的橄欖油。
高級油是新鮮和芬芳,成熟和未成熟的水果,草,香草,堅果或牛油複雜的口味
,對於初學者。如果你使用的特定產品,你可能不知道你錯過了什麼,
直到你做你自己並排比較。這就像學習欣賞和享受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