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查了查資料 發現現在在做十字韌帶重建手術有分以下這幾種
1.髕骨肌腱
2.腿後肌肌腱
3.股四頭肌肌腱
4.人工韌帶
還有分什麼單束 和雙束
就目前來看好像 強度最高的是 腿後肌肌腱 而且傷口也比較小
比較沒有術後前膝部疼痛的問題 而且在肌腱外面包裹著一層骨皮質組織,運用骨膜與骨頭癒合的潛在能
力,以促進在骨隧道內移植肌腱與骨頭的癒合
而且在兔子的臨床實驗上得知 在第四週有骨膜組即可見有骨頭長入間隔在肌腱 及 骨頭隧道之間的纖維層
組織,此纖維層組織即包覆在肌腱外面的骨膜。此骨膜與肌腱之間已交互長入而分不出界限。在第8週,可
見長入的骨頭與骨皮質形成層之間已更趨成熟而組織化且已更進一步長入融合。在第12週則可見在骨皮質
纖維層已出現纖維軟骨的形成,肌腱與骨頭已完全癒合而形成堅固的組織。生物力學測試結果:在介面強度
方面,隨著時間越來越大。8週比4週,12週比8週皆呈有意義增加。在第4週之介面強度,有骨膜組,
皆比無骨膜組大。在第8週及12週,有骨膜組,皆比無骨膜組達有意義增加。臨床運用: 因為骨膜包含
有多種潛在的中胚層基細胞,它具有形成各種結締組織的能力。
那目前台南有哪位醫師是使用此種方式手術的呢
因為就目前打聽到的 奇美的吳醫師好像是採用髕骨的方式 成大的蘇醫師是採用脛骨那邊的
有誰有做過腿後肌的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