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8歲,
3年前存夠了錢,
開始做齒列矯正,
問我為何不早點做?
簡單說就是「沒錢」,
在大台北生活,
微薄的薪資扣除食衣住行,
能存下的真的沒多少,
等到存夠了,
我已35歲了。
(後來才知道診所有分期付款,甘寧老師咧

由於我的牙齒「嚴重」的咬合不正,
加上自己拍的照片不是很清楚,
請大家湊和著看,
原則就是3年的濃縮影像,
此篇也僅限於心得分享,
相關價格、診所等資料,
一律不與回應,
原則上地點就是大台北,
價格就是全新頂級的150C.C機車含在嘴裡。
3年前的牙齒,嚴重的咬合不正,牙醫說即使矯正也沒辦法「完全」,除非動正顎手術(30萬),寧老師,那我不就存到50歲再來做!

牙醫評估齒弓太小(牙齒太大),要拔小臼齒,上下左右共4顆(右下已拔除,那4顆牙都是好的


4顆牙分2次拔完後,就先綁上列。

下列,現在鋼線呈「W」,要等鋼線變成「一」。

這裡穿插一張下齒列的圖,就知道我的牙有多糟糕。

這張離上一張僅5個月,牙齒移動的速度真得很快,原本右下疊在一起的牙齒都開了。

人老骨頭硬,牙醫說牙齒動得不夠,所以上列左右臼齒上,各打1隻骨釘,要拉彈簧的。

人老骨頭硬PART2,牙醫說牙齒動得不夠,所以門牙上打1隻骨釘,打這隻骨釘時真的是痛到靠背


隨著牙齒漸漸移到正確位置,彈簧張力也逐漸變小,再來就是進入漫漫的穩定咬和。

以上就是第1年的情形,
血腥又殘忍的大遷徙,
第2年(沒照片),
就是進入漫漫的穩定咬和,
如果第1年是單純的搬移,
那第2年就是微調期。
第3年(沒照片),
感覺幾乎沒太大進展,
但牙醫說樹木搬遷後,
要等他生根,
才會穩定,
不然沒幾年又會歪掉。
所以第3年是等待生根期。
最後,很抱歉不太清楚(自己拍的),醫生說只能做到90分,沒辦法到100分。

再來一張3年前做比較。

其實,
沒辦法100分也沒關係,
至少今天起,
再也不用吝嗇張嘴大笑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