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第二型糖尿病友,但血糖控制不算好,可能是長期服藥讓他深感疲憊,又擔心藥物傷身,最近看到網路上有人分享透過運動及節食,讓血糖降下來,讓他興起用運動及飲食來控制血糖,他最近有再回診但開始不吃藥了,我想了解在不服藥的情況下,血糖可以穩定控制嗎?也想了解除了藥物治療,不知有沒有其它的治療方法?
最後經過醫生評估才達到停藥的階段
貿然停藥,簡直是拿自己的眼睛、腎臟和手腳開玩笑
(失明、洗腎和截肢)我這可不是嚇唬人的
而且要用運動控制血糖可能要慎思
在下的運動量可能不算小,
目前是,每天自行車通勤上下班來回 16 公里
因為擔心運動量不夠,回家後,加上重量訓練
練肌肉修飾體態,每週六天,週日公休
假日從家中騎自行車上冷水坑是基本消費
有時間的話,就騎到二子坪
並且搭配飲食控制
忌油、忌糖、粗食、大量蔬菜水果和豆類
少油膩肉類
FYI
2013年4月15日
糖尿病高居100年全國十大死因第4位,同時也是引起失明、洗腎及截肢的主要原因。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會引起眼睛病變,若未予治療則引起失明的風險為一般人的25倍,每年接受1次的眼底檢查或眼底彩色攝影檢查,可提早預防並早期治療。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與糖尿病病齡及患者年紀有關,根據研究,糖尿病患在患病7年後50%有視網膜病變,而在17年到25年後則有90%出現病變,長期的高血糖環境會損傷視網膜血管的內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變,最後甚至視網膜脫離。
聯合醫院眼科江靜弘主治醫師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並無任何症狀,但當症狀出現時,視網膜病變已經到達某種程度,所以,糖尿病人每年都應該最少有一次眼睛的例行檢查,早期診斷、適當治療,可延緩疾病發生與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與治療。
臺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呼籲,糖尿病是一場長期抗戰,除了定期檢測眼底、尿液微量白蛋白與糖化血色素等項目外,要預防糖尿病併發症一定要謹記健康5個要訣,包括健康飲食、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與腰圍、按時服藥、定期就醫與檢測等項目,有效避免併發症的發生,讓自己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