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 ... =1&theater
台灣醫療體系怎會不走向崩潰?
鄭 逸 哲
看病分擔,愈少愈好,採「社會主義」
損害賠償,愈多愈好,採「資本主義」
醫護要求,愈苛愈好,採「血汗主義」
核刪給付,愈嚴愈好.採「尅扣主義」
醫療糾紛,愈大愈好,採「醫鬧主義」
醫院評鑑,表面就好,採「虛無主義」
面對醫怨,道德就好,採「嘴炮主義」
醫事鑑定,快結就好,採「秘密主義」
醫事判決,交差就好,採「形式主義」
醫療改革,自愚就好,採「鋸箭主義」
以上是小弟長期接觸台灣醫療體系問題後,
對整個大環境的整個大走向的感觸!
這些根本問題都不去檢討改善,只想要再砸幾百億搞「敗家主義」,到底在想什麼?在搞什麼?只會製造更大的問題,根本沒解決問題的雞腦!
病家好像也沒意識到,除了少付點錢外,整個權益,在無聲無息中,其實是被大幅削減的!
在此同時,必須強調:
在醫界,在法界,個別還是有不少人默默的在搶救,
絕不能抺煞他們的努力!
然而,在此醫療困境中,卻還是有不少人利用或等著發「醫難財」,
使問題雪上加霜!
天佑台灣!
健保每年刪減數百億的健保給付,還洋洋得意,殊不知這數百億都是醫療人員的血汗錢
醫院根據健保給付的金額,去精算醫療人員產值,然後決定了員工薪水、各單位編制的人數
健保給得少,醫院就覺得醫療人員不值錢,縮減編制、降低薪水
最終大家可以看到的結果就是,缺護士、缺醫師,還在線上的醫療人員工作負擔也越來越大
這樣的情況能維持多久,值得你我深思
醫療糾紛也急需除罪化,就聽過一些基層的護理人員跟醫師吃上官司
最後賠償金額都是幾百萬的,本來賺得也沒其他行業多,又要面對負債一輩子的風險
也難怪一堆人跑去做醫學美容,救醜不救命,高薪低風險
台灣現在的醫療制度,早就出問題了,只是問題還沒嚴重到被社會大眾所查覺
=================================
健保經費不足,源自於經濟不景氣,情有可原
但該給的錢還是必須給,才不會讓醫療體系進一步崩壞
亂刪醫療體系的健保給付,等於是殺掉了很多中小型醫院
從軍事或退休基金裡面分一些錢出來給健保,或學美國QE印鈔票補健保,說真的不過份
QE會通膨又如何,政府擺明沒錢的時後,直接印鈔票才是正確的
不斷用政府名義貸款,然後永遠無法償還,利息滾利息,最後仍是後代子孫還債
比起一個負債累累的政府,我反而希望政府快印些鈔票出來填滿這些黑洞
台灣的M2(貨幣發行總量)在2012年有329兆,多印個15兆出來,政府就無負債了
對民眾的影響有多少? 油價貴1元? 涼麵貴1塊錢?
感覺沒什麼差別,也難怪各國都在QE,無中生有的金錢才是解決負債的最佳辦法
(可以去看看『錢就是債』系列影片,雖然影片結論與我不同,不斷QE是我個人看法)
除此之外,健保的部分負擔也可以再高一點,甚至交給醫院自行制定部分負擔
健保該給多少就給多少,剩下的醫院要收多少就收多少,醫院主管自然會精算剛剛好的金額
如此醫療體系可以生存,民眾才能有健全的醫療資源可以使用
看病貴一點,反正一年也沒看幾次病,使用者付費是合情合理的
以上,個人淺見... XD
=================================
回應樓下
健保抽審,放大推回100倍的制度根本不公平,隨便一刪都幾十萬幾百萬的
只覺得很誇張,據說還有正確、必須做的檢查治療項目被刪
讓人感覺健保局有很大的業績壓力,經費有限,為刪而刪
今天只要一碗麵不好吃,或看麵攤不爽,我大爺就不付這碗麵的錢
而且還要強迫之後的100碗麵都免費供應,這樣麵攤怎麼可能經營的下去?
賣麵不用成本? 攤位不用租金? 員工不用薪水?
台灣的醫院還能撐下去
除了基層人員夠血汗、老闆資本夠厚經得起考驗之外,真的找不到其他理由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