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睿纖╱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小兒外科主任許文明身體不適,仍堅持完成排定手術,責任感極重,不少醫師表示很欽佩,也有醫師呼籲衛生署重視醫師健康問題。對此,醫改會指出,醫護人員都不健康,病人健康誰來顧?衛生署應立即保障醫護人員工作權問題。
衛生署表示若醫師納入勞基法有工時保障,那人力缺口會變大
------------------------------------------------------------------------------------------------
說到底還是工作量大人力少的問題嘛
既然醫院出不了高薪找多一點醫師
那就從"人數"來著手吧!
我想了幾點,想必不夠周延
大家一起討論討論吧!看看笑笑吧!
1. 開放醫學生名額
醫師人數既然不多,就從根本的醫學生做起
不要限那麼嚴,大家都可以招生
就像大學聯考一樣,錄取率都可以從十幾二十%變到九十幾
不過,等這些人畢業還要好幾年,緩不濟急
但是可以先實施,將來一定派上用場
2. 降低醫師薪資
既然醫院沒那麼多錢,那就降薪吧
在這個大家都喊公平正義,人人起薪22K的年代
衛生署乾脆規定醫師就領30〜50K吧!哇,省了一大筆錢
同樣的錢可以請好幾個醫師,不然拿來請工讀生也不頼
反正去到哪都醫師只能領這些錢,跑不了
就怕有些醫師有其它可以賺錢的第二專長,改行了
得再有其它方案才行
3. 進口外國醫師
外國醫師來台灣行醫不要限那麼嚴啦!
只要肯領30〜50K,馬上可以上班,也不用考試了
這樣馬上可以解決人力缺口
我想若強力執行上述三點
不但醫師可以準時上下班,醫院也不用花更多薪水
健保費不用漲,官員笑開懷
人人可看病,隨時可看病,不用排隊搶掛號
您說是不是呢?
公醫制,
大家都變公務員不是更好!
時間到,準時下班!
開刀,盡力就好,意思到即可,
看病,一切都有SOP;SOP走完就收工!
至於病會不會好,反正大家都你推我,我推你
看最後推到誰,誰負責
這才是健保最後完成模型
心臟手術非同小可
雖然醫生敬業~身體不舒服也想撐下去
但是~如果有萬一
事情不是更大條???
好~也許我是外行人講外行話
但~我想說的是...
我們都知道醫療資源不足
我們也知道台灣醫護人員薪資待遇比國外低很多
但是~這對台灣各行各業不是都這樣嗎?
台灣的薪資水準本來就比不上外國~
連大陸的薪資都要追過台灣了
說真的~要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
不是我們這裡講講就可以做到的
醫院本身的制度也有很大的問題
連護士都不夠用~這不是很怪嗎?
每年畢業的護理人員絕對夠~但撐不下去的也很多
除了辛苦~累~薪水沒到一定水平也是一個原因吧
大家都聽過護士自己感冒了都還要吊點滴上班的故事
這是真的有~但是就我認為~
護士要補充是最簡單的~
只要醫院願意多聘一些人
但是...醫院當然不願意
因為成本考量
所以結論是~如果要你看個病多花五百一千~
你願不願意?
如果大家都願意~我想醫院就可以被要求多找幾個醫療人員
如果不願意~那就繼續爛下去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