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我有脂肪肝,但說我沒ABC肝炎,
但是查不出到底是什麼原因.GPT.GOT指數高出一般人二倍.
我也沒抽煙喝酒.睡眠也還好.
難道有什麼別的原因嗎?
Lisa_Hsu wrote:
現在醫院還為了賺錢,把指數標準範圍愈弄愈窄,以便騙健康人去長期服藥)
你有真憑實據嗎?
那一家醫院或是那幾家醫院這樣操弄數據?
雖然不同的測定方法或是儀器所得的數據可能會有一點差異,但也不會差太多。檢驗項目的reference range到處都可查得到(wikipedia就有了),可以拿來參考驗證,那家醫院敢隨便亂改?
目前醫院除了接受衛生署評鑑制度的監督之外,大型醫院為了確保品質有些醫院會花錢請其他國家的認證機構評鑑。
臨床病理最有名的評鑑機構就是CAP,台灣有不少醫院參加CAP的品管與認證。
參加這些認證都需要有標準的操作準則,醫院必需要遵循這些準則制定標準操作程序(SOP),其中也包含制定檢驗項目的參考範圍(reference range)。這些操作準則可參考CLSI的網站,因為相關的資料都需花錢購買,你如果有興趣可以自己訂購來看看。偶而也要看一下文件,不要每次都只看沒有人審核的電視節目。
CLSI 網站
C28-A3 Defining, Establishing, and Verifying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line
這是預覽版本,要看整份資料得花錢買。
實驗室只能依照標準程序執行,找一群人來制定reference range,這不是醫院可以隨便更改的。
Reference range只是給醫師一個參考依據,大部分的正常人測定結果應該在這個範圍。但仍有少數正常人可能會超過這個範圍,請參考統計相關書籍或是底下的聯結。
你如果有學過統計學應該就會明白,沒學過的話建議去買本生物統計的書來看不要只看電視節目。
Reference range
這份資料最下面有血液和尿液檢驗的reference range。
那家醫院敢亂搞,請檢舉這家醫院讓他們下次評鑑可受到監督。
===========================
附註:
以前使用 normal range(正常範圍)會讓人誤解檢驗結果落在範圍之內為「正常」,範圍之外為「不正常」。為了避免發生這種誤解,目前正式的說法是 Reference range(參考範圍)。
當檢驗數據落在參考範圍之外時,還需要更多的資訊才能夠判斷你的身體是否正常或不正常。
多讀書、讀好書、讀懂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