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不想再吃降血糖的藥
自行停藥並改吃活血的中藥
發現 只要吃飽飯 第一小時的血糖約250-298
第二小時約170-238
這時候運動半小時 交互蹲跳50下 可回到138
如果只要第一小時後運動半小時 交互蹲跳50下 仰臥起坐30下 都可回到140
但是早上起來的數值約120-131 因為睡覺前沒法運動
現在變成 每天吃三餐 要運動三次 才能讓血糖值正常 約150次交互蹲跳 仰臥起坐30下
變成每天都很累 晚上12點一躺在床上 很快睡著 但是到早上8點還睡不醒 一醒來
肚子就很餓 量血糖都120幾
覺得 睡覺起來 今天跟昨天
感覺只過10分的樣子每天跟每天的時間都很連續很累
覺得時間過很快 因為一睡著就沒意識
馬上又是今天的感覺
不知道這樣要如何改善
問醫生 醫生 只會要我吃降血糖的藥
從一顆 一年後變四顆 三餐各一顆 早餐一顆
siva01 wrote:
由於不想再吃降血糖的.......
問醫生 醫生 只會要我吃降血糖的藥
從一顆 一年後變四顆 三餐各一顆 早餐一顆
.....(恕刪)
如果你有依照醫生指示,應該藥會越吃越少;
給你藥是因為你身體需要藥的幫助,才不會升到250......
基本上吃的食物控制好,血糖才不會一下爆升;
白米飯、麵條、饅頭....等澱粉主食不要吃,改吃五穀米、糙米飯、義大利麵...等全穀類食物
不可以吃飽,大約只吃5~7飽,可以少量多餐;不要喝含糖飲料...這些都是基本觀念。
你可以試試看,就吃一小碗糙米飯,蔬菜多吃點,肉類、蛋白質少一點,然後進行血糖檢測,相信你會得到不同結果。有吃藥、沒吃藥也會得到不同結果。
給你一個忠告,當你飯後血糖這麼高,對身體已經是一種傷害,這種慢性傷害是很恐怖的;
你看見電視在講,那些因為糖尿病而截肢、洗腎、肝壞掉...等併發症;
絕對不會是因為長期吃西藥引起的,都是因為沒吃藥和控制飲食導致病情惡化。
希望你維持健康身體,有些病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
補充----------------------------------------------
疲倦感也是糖尿病症之一,如果血糖控制好,有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比較不會有疲倦感!
sihsiao wrote:
就吃一小碗糙米飯,蔬菜多吃點,肉類、蛋白質少一點,然後進行血糖檢測,相信你會得到不同結果。有吃藥、沒吃藥也會得到不同結果。(恕刪)
sihsiao 大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不謀而合
版主,我很誠心的建議您,一定要積極用藥
然後在飲食和運動習慣上大翻修
這樣相信您的藥只會越吃越少
在下自身的經驗就是這樣
我是96年9月才真的開始積極治療,當時體重約96,用藥為 metformin 兩顆
98年12月開始接觸自行車運動
99年元旦戒煙
100年8月才停用血糖藥,停藥前用藥量為 metformin 一顆
100年9月份開始在家做重訓
100年10月份參考尼爾.柏納德醫生的書調整飲食
目前繼續停藥中,體重79-80
在下目前的檢驗數據,版大應該在「羊奶與血糖」那棟樓看過了
所以千萬別再抱著「吃藥傷身」的觀念了
不吃藥,身體泡在糖份中的傷害更大
而且,我想版大應該是第二型糖友吧?
積極治療還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停藥的
因為糖份對身體的傷害,是與日遽增的
多拖一天,傷害就更深更廣
心、腎、眼、四肢都會發生病變
您現在開始有運動的習慣培養,如果在搭配飲食方面的選擇、積極用藥的話
相信血糖一定能控制得很妥當
假以時日,一定也能停止用藥的
版大,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截肢原因,並不是因為吃藥造成截肢的喔
而是血糖控制不良,導致末稍傷口難以癒合,以致於壞死必須截肢
也就是說,現在開始積極控制血糖,縮小血糖波動的幅度
避免高血糖的傷害和低血糖的危險性
這樣才能免於洗腎、截肢的命運
您現在雖然在飯後運動後,血糖可以回穩,但是上升的幅度太大
身體仍就是受到高血糖的傷害
而且血糖上上下下,不能保持平緩的波動,對身體也是不好的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使用藥物的原因
這是我自己的一點體驗和心得
希望版大也能享受健康的人生
我的氣色 比吃藥前還好
之前吃西藥 都很累很想睡 膀胱都會痛 去泌尿科檢查都說 有一點發炎 都醫不好
現在吃中藥 反而精神比較好 膀胱也不會痛
但是 只要有幾餐 偷吃白飯 白麵 還是麥當勞 又會開始痛
我有用血壓計量 血壓都正常 但是心跳都跳到92-88 比平常人快
因為家族 有遺傳 心臟病 心臟大都無力 老爸之前是心臟纖維化 >>心臟擴大
我之前也愛抽菸 當兵後 就無運動習慣 現在已戒菸
到底是我的胰島素分泌不好
還是我的心臟無力 將血液送回來
造成養分無法被其他器官吸收
因為 不可能20分鐘前的手指血糖258
才交互蹲跳50下 有留點汗 在量血糖 變178 再加幾個仰臥起坐 變133
那時候 心跳便很快 有流些汗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