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寧可做白工 也要卡皮膚科缺-台灣醫療大崩盤
健保16年,全台病床增加四成,醫生數也增加五成,但是,為什麼大醫院仍然一號難求?急診擠得像難民營?病人找不到病床?
[影音]台灣醫療大崩盤,7月封面故事
因為台灣醫療生態已經大洗牌。
醫院關門近300家,其中192家是鄉鎮的社區醫院;但是,診所增加近5000家,其中許多是整形醫美診所;台北市街上診所開得比超商還要密集。大醫院、診所集中在都市,偏鄉民眾的求醫路更坎坷。
醫護人力更是乾坤大挪移。
內外婦兒急診五大科加上護理師六大皆空,高達兩成醫師執照卻掛在減肥與醫美中心。醫學畢業生寧可做兩年無薪白工,只為了卡位皮膚科住院醫師的缺。
如今,無婦、兒、無急診醫師的鄉鎮愈來愈多,生產要先搶號碼牌預約,車禍受傷無外科醫師,轉院轉到送命……,台灣正面臨最深沈的醫療危機。
* * *
「還好呂俊毅醫師沒有棄守小兒科去做醫美,」在疾病管制局的記者會上,前立委鄭運鵬感謝台大醫院兒科醫護團隊救了他5歲兒子德德。
德德5月時因感染腸病毒,短短3天變化快速,原本只有手腳長疹、活動力正常,深夜突然頭往後仰、雙眼圓睜失去意識。
鄭運鵬連119都來不及打,抱著德德狂奔到離家100多公尺的消防隊求救,送往新店耕莘醫院急診,診斷是腸病毒重症立即轉到台大加護病房,一度發出病危通知,但因搶救處置得快,住院4天痊癒出院。
德德很幸運,因為台北市、新北市是全台醫院診所最密集的地區,光是一條捷運新店淡水線就連結台大、馬偕、新光、北榮4家醫學中心。
1.延誤。救命的人每花一秒鐘做事就是延誤一秒鐘,自己或家屬把病情拖到快死掉才送來醫院都不算延誤,救護車沒用光速送到醫院、醫師沒有第一時間想到鑑別診斷、沒用光速送病人進開刀房、抽血和電腦斷層沒用光速發報告,都是在延誤,好像全院只要顧你這個病人就好了一樣。
2. 醫師沒講清楚。沒講清楚可以開刀,沒講清楚可以不用開刀,沒有講清楚有副作用和後遺症,儘管機率只有萬分之一。好像醫師應該要把病人和家屬當醫學生一樣教,也不知道要教多久,好像教清楚了講清楚了那病人就不會死了,開刀前跟醫師說「醫師講這麼多我們也不懂,請盡量救就對了」,開刀後說「醫師根本沒講清楚,沒有醫德,只想開刀賺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