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紛頻傳 婦產科籲生育救濟


產科糾紛頻傳,醫師人力荒,陸續有醫院限制接生名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今天呼籲,政府儘快實施生育救濟制度,否則惡劣醫療環境嚇跑醫師,以後沒人敢接生。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謝卿宏、秘書長黃閔照說,總統馬英九2008年提出陽光婦女政策,具體主張編列生育風險處理預算,由社會共同承擔婦女生產風險,如今4年過去了,政策沒有向前走,婦產科醫師卻要走掉了。

「錢少事多離監近」,黃閔照指出,生產難免有風險,婦女承受傷害,引發醫療糾紛,產科醫師動輒被告,嚇得醫界新血不願投入,現在不僅婦產科住院醫師負成長,主治醫師也缺人,少數還願意接生的醫師會活活累死。

婦產科醫學會和衛生署合力推動生育救濟計畫,擬以政府預算,對於分娩過程不可預期的傷害,給予產婦或嬰兒適度的補償,以減少不必要的醫病緊張及醫療訴訟,衛生署多次發布預計實施期程,但是因故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

據婦產科醫學會調查,新竹國泰醫院因接生人手不足,採取預約接生限制名額,引發向隅孕婦的不安;另,花蓮玉里醫院產科醫師不堪負荷而請假離職,造成方圓百里內沒有產科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女泌尿科醫師林姿吟指出,院內的婦產科住院醫師7成是女性,絕大多數以後只走婦科,避免接生,今年完成一般訓練的2個年輕醫師棄醫轉行,現在接生集中於某位男醫師,這位「產公」日夜看診接生,不知還能撐幾年。

婦產科醫學會今天在台北國賓飯店辦研討會的空檔,舉行記者會催促政府拿出作為,在場醫師幾乎人人頭髮半白。醫學會估計現役婦產科醫師平均年齡約53歲,認為醫療環境再不改善,以後台灣人可能要找「菲醫」接生。
2012-06-17 21:13 發佈
這個國人愛告官有關吧!醫師也是人,難免都有疏失,病人又不像機械修不好再修一次而已,我是不相信有醫生故意把病人醫死的,但國人的觀念,醫生就是要完美的,不能出錯,死的也要救活,不然什麼理由都卡上醫生,之前還有一個更好笑的例子,跟醫生要求替長者拔管要準備回家辦喪事了,那知老人家反而迴光反照多活了十幾天,這樣也被指責,真的好笑也

大小王子 wrote:
這個國人愛告官有關吧...(恕刪)


加上告了還可以順便撈一筆錢又不用負擔什麼成本.

現在有的孕婦家屬, 連生產完小朋友都ok還可以跟護理人員抱怨為什麼小朋友手指看起
來比其他小朋友短, 這也可以當作理由, 就跑來醫院吵. 所以基本上無言....

其實看起來也不要談什麼醫療除罪化, 就只要修改醫師法, 讓醫師有拒絕治療的權利,
反正有人講不爽不要做, 那當然也可以不爽不要看病人. 另外刑事併民事部份, 標的金
額超過一定數目(例如100萬), 就按比例收裁判費好了, 讓喜愛提告的人負擔較高成本,
才不會無限上綱的亂喊價格.
我看過更離譜的父母
自己的小孩沒考上第一志願的高中
竟然回來找婦產科醫師的麻煩
質疑是否當年接生過程沒做好
害得他們的小孩高中沒考好

silent guest wrote:
我看過更離譜的父母自...(恕刪)


婦醫嗆馬:你不走 我們走

去年底衛生署針對產婦生產過程因無可歸責事故不幸死亡,提出最高兩百萬元的「生育救濟計畫」,至今只聞樓梯響。婦產科醫學會昨天舉行記者會嗆馬:「總統你再不向前走,產科醫師就要走光了!」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謝卿宏表示,孕婦若因生產併發症不幸死亡,家屬悲傷無處宣洩,常把所有責任歸咎醫師。「生育救濟計畫」可給予家屬最起碼的慰藉。生育救濟計畫在去年底提出三年試辦計畫報行政院,但至今遲遲未見核定。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閔照說,像他這樣還在接生的醫師一面苦撐、一面心裡吶喊:「馬總統,我們在生命轉彎的地方等你,你再不向前走,我們就要走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