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廁所別忘了配戴防毒面罩

我老婆也很注重家裡清潔,幾乎每週就會刷一次廁所,
而且每次洗完廁所都會有很重的清潔劑味道,雖然不至於噁心,
但總覺得化學味很濃...沒想到竟然會致癌,我想未來防毒面罩將會是商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文如下

在密閉的浴廁空間使用化學浴廁清潔劑1小時,等於在加油站吸油氣24小時?

經常加油的民眾一定發現,每每到了加油站後打開窗戶,除了親切和善的招呼外,更伴隨一股刺鼻的油氣味,像我的鼻子很敏感,加油時就會覺得很不舒服。一般人對這樣的氣味只能用「油氣」來解釋,但是你真的知道油氣內含了什麼樣的化學物質嗎?這些揮發性的氣體中,其實含有許多致癌物質,油品中的成分複雜,為了增加油品辛烷值,常會添加微量的化合物。雖然目前台灣在加油站的廢氣處理上有明確的規定,但在加油時所聞到的油氣還是不爭的事實,這些刺鼻的味道中其實含了許多致癌物質,其中包含了烷烴、芳香烴還有會引發神經毒性的正己烷。
這讓我聯想到上周在家中應老婆要求,清洗家中的浴廁,除了刷洗很累外,我的鼻子還覺得呼吸很困難!因為浴廁清潔的化學清潔劑,所揮發出來的化學藥劑也同樣讓我感到不舒服,拿出了家中的浴廁清潔劑閱讀其中的成分,我發現其中含有氯,好奇心作祟,我連上了google查了一下氯對人體的影響。哇!除了一些揮發性的化學物質外,氯對身體的影響還真是超乎我想象,而且通常浴廁都屬於密閉式的空間,沒有大型的窗戶可通風,所以在浴廁中清洗,等於大量地吸入了化學物質,除了刺激口鼻外,還嚴重的影響身體的健康。氯會與有機物起反應,在環境裡創造其它危害和致癌物質的毒素,包括trihalomethanes (THMs),三鹵甲烷和有機氯,是種導致再生、內分泌和免疫系統混亂化合物的極端危險合成物。最知名的有機氯是戴奧辛。產品中含有氯(或任何它的衍生物或前體,包括鈉次氯酸鹽) 都是不太好的成分。但含氯的產品卻常見於:合成化工衣物漂白水、洗碗精、去污粉、浴廁清潔劑。這些我們常用的含氯產品,其實容易導致許多致癌性或致突變性的消毒副產物。
根據工研院的物質安全資料卡對漂白水(次氯酸納)的描述,『在短期暴露的情況下,吸入會刺激鼻、喉,加熱到40度以上會放出氯氣』,這讓我想到,浴廁清潔劑通常由於需要溶解髒污,所以需要用強酸強鹼的化學合成物,但在清洗過程中,密閉的空間內常常讓清洗的人大量的吸入化學物質,更驚人的是在消毒過後存在的餘氯會演變成多樣的致癌物「三鹵甲烷」(THMs),除了食入、吸入的方式,對人體健康日積月累 有害外,還可能從皮膚進入,洗澡、游泳、洗手、洗衣物、 洗刷物品等,尤其在密閉或不通風的環境時, 更會大量吸入致癌物「三鹵甲烷」(THMs)及其他含氯化合物。科學研究證明氯不僅可經由食物的攝取也可經皮膚吸收 而對人體產生影響,包括膀胱癌、肝癌、直腸癌、心臟疾病、 動脈硬化、貧血症、高血壓和過敏等症狀也都和氯相關。
同樣的在加油站一開窗就聞到的刺鼻味道,油氣的成分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其中苯已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定為人類致癌物,而甲苯更會因吸入而造成急性中毒,間接對環境造成臭氧之二次污染問題。現在工業社會中,沒想到讓人致癌的機會這麼多,好多陷阱。
但兩相比較之下,加油站的油氣雖然刺鼻難聞,但比較起來毒性還沒有化學浴廁劑來的強。而且以毒性的強度來說,我想在密閉的浴廁空間使用化學浴廁清潔劑1小時,大概等於在加油站吸油氣24小時吧。
2012-05-16 10:0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防毒面罩
我洗廁所都很少用化學清潔用品, 用一點小蘇打粉, 還有刷子, 清水, 就夠了. 或者是不愛用的洗髮精, 沐浴乳, 拿來洗廁所...也不錯用啊!
能的話就使用小蘇打水還有檸檬酸水

建康無毒
實在是有點懷疑那個功能性哩...
如果真的用天然的就洗的很乾淨
為什麼總是要一戳再戳...
我都懷疑我用小蘇打用錯了...
10分鐘前跟10分鐘後都一樣..水垢還是在那呀
因為小蘇打不是用來對付水垢的呀
你用錯方法了啦

如果浴廁是週週刷洗的話,應該很難有水垢,也不太可能花上一小時,了不起十幾分鐘就KO了
此外,使用清潔劑清潔浴廁時應該要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很多浴廁清潔劑包裝上有提到),樓主在使用前務必要看仔細說明,可以的話也儘量戴手套進行
化學清潔劑雖然有缺點但也不全然有多恐怖,使用上多注意一下就好了

兩三 wrote:
因為小蘇打不是用來對...(恕刪)


有一次因為沒戴手套就被清潔劑"咬手",痛到一個不行...

洗廁所果然是高危險工作...

火鍋公主 wrote:
有一次因為沒戴手套就...(恕刪)


(四處張望)長工咧? 這種事怎麼叫公主親自出馬?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