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昨天收到姊姊A的Email,內容提到姊姊B今年剛上小一的小朋友,也就是我侄子。
因為好動,無法專注於一件事,姊姊B被老師要求帶我侄子去醫院檢查。
據我和我侄子的相處和互動,他和一般小男孩一樣好動,精力旺盛。
這現象在目前小朋友界會被歸類在需要去醫院檢查?
而姊姊A因為此事在幼稚園和其他家長聊天,而這位家長在國小擔任教職工作,他說班上
大部分的學生都有服用過動兒藥物!姊姊A的小姑的小朋友也在服用中?!
我的老天爺啊,我只記得我小時候讀書無法專心,電視都會介紹要用鼻濾清啊。
所以想請問家中有國小孩童的家長們,讓孩子服用過動兒藥物是正常且普遍的現象嗎?
我無法想像這些長期服用藥物只是為了克制他們好動的小朋友
長大會是什麼模樣。
吃了藥也不會好,會變成矮子(妨礙發育),會影響情緒,拔頭髮變成禿頭;會影響食慾,一桌盛宴都不肯吃,這是我親戚小孩切身實例。後來看些利他能副作用的文章,才知道為何會變這樣,好端端的孩子就被藥物毀了。
利他能在美國是二級毒品,小孩長大後,被破壞的大腦就改服用憂鬱症的藥物控制,一輩子都是藥物的奴隸。
推薦薛醫師部落格,他是專業醫師,也反對用藥物治療過動兒。
hoijdonk wrote:
是這樣的,昨天收到姊...(恕刪)
老頭姐姐的小孩就是過動兒,而且是比較嚴重那種,
姐夫是黑手,不懂教育,以前常因此處罰小孩,當然是沒有任何改善,後來他們才知道是有這種疾病。
現在這孩子都已經當兵退伍了,
樓上說的那個藥我是不知道,因我不是小孩父母也沒這方面專長,
不過那小孩(我姪子)個子並沒有很矮,大約有1百7多一點,我個人的觀察是吃藥對小孩心理有些影響,因為從小吃藥到大,再加上家人無時無刻對他的刻意提醒、保護、容忍,他現在反而都會覺得自己跟「正常人」有點不同,也就是有點自卑。
若情況允許,能不吃藥最好,但不管吃不吃,個人是認為最該著重的是心理層面。
老頭在職場上也遇過一位年輕同事是過動兒,講起話來絕對都是比手劃腳,誇張到讓人覺得有點不能接受的程度,但是他擁有高學歷(ABC),重要的是感覺他是在擁有健康觀念的家庭中長大,所以給人的感覺是自信、樂觀,他也不否認自己過動,反而讓人覺得他非常熱情、有鬥志。
提供參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