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甚愉快的看診經驗(粉瘤)

小妹我背上長年有顆粉瘤
但因為有蟹足腫體質(很嚴重,一有傷口就過度增生)
所以遲遲不不去處理粉瘤
這樣也相安無是了幾年~

兩個禮拜前,我的粉瘤突然很不配合的發炎了!
腫得像一顆鵪鶉蛋的大小....
在板橋看了皮膚科診所,醫生先給我口服藥
並說消炎了他會幫我「處理掉」
我說:可是我有蟹足腫體質...
醫生:喔~這樣阿!那可能等消炎我們再觀察看看
就這樣連吃了六天的藥,每次去醫生都說比較好了
(非常樂觀的一個醫生)

雖然發炎症狀緩解,但畢竟背後有一顆鵪鶉蛋是令人難以入睡的
而且鵪鶉蛋的外觀漸漸呈現紅色...

於是我上網孤狗了一下
發現網友頗推薦公司附近的某皮膚科診所
說醫生來自台x醫學院,曾任校長
而且該診所除了健保看診之外,也做醫美相關
我想,做醫美的醫生對於術後傷疤應該比較有辦法吧?

踏入診間之後,醫生看了我的鵪鶉蛋
馬上表示說要幫我「處理一下」
接著又去隔壁間看診
(醫生一次看三診...)
我趁機問護士,怎麼個處理法?
護士說流程如下:打麻醉->把粉瘤切開->擠出膿與分泌物->塞棉花引流->下次回診拿掉棉花
她說不用縫合,讓身體自行癒合

此時,醫生回來了。
他畫圖跟我解釋粉瘤的形成原因,也告訴我他要怎麼處理。
聽完之後,我跟醫生說:醫生,我有蟹足腫體質...(話還沒說完)
醫生:(馬上變臉)那你去找別的醫生做,我就跟你說要這樣治療了,如果你擔心,那請你去找別的醫生做!
我:(翻臉翻得真快!)
醫生隨即起真離開,又跑去看別間診。

護士問我擔心什麼?會痛還是會留疤?
我說,當然擔心會留疤,蟹足腫長了是一輩子的,長在背上很不舒服耶!
護士說了很多安撫我的話,也留時間讓我考慮。
此時,醫生又從別的診間回來了。
醫生:你考慮得如何?
我:醫生,我很想弄掉,但我真的很怕蟹足腫....(話又沒說完)
醫生:那你去找別的醫生弄,你現在根本在浪費我的時間!
說完又去另一個診間看診。

相信我,此時我心裡只有OOXX............

後來我決定不爽給這個醫生看,隨口瞎掰了一個理由給護士,就決定離開。
最後,醫生還是開給我七天份的抗生素。

我只不過是擔心開創性傷口會引發蟹足腫,感覺好像很難找一個可以感同身受的醫生幫我治療....?

好醫生很難找阿~



ps這個醫生網路上很多人推,但也不能因為這樣而跟病人說這種話吧?
2011-08-10 7: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粉瘤 看診經驗
我是覺得這應該可以跟醫生討論
像用婉轉點的方法跟醫生確定要請他幫你處理然在問如果產生蟹足腫狀況他有沒有有效的方改善
因為還沒做處理前也不能確定會不會發生病變
主要是你自己為了美觀而不想做吧??

Kehan wrote:
小妹我背上長年有顆粉...(恕刪)


看醫生時,我也很怕遇到很忙的醫生,醫生一忙起來,病人都要跟著他的SOP..(我自己忙起來,也是很不耐煩~)...
我還是喜歡比較可以有時間了解病人的醫生。
Kehan wrote:
小妹我背上長年有顆粉...(恕刪)

治療粉瘤是治療粉瘤, 關於手術後可能有蟹足腫的問題, 請另外掛整形外科
妳的體質是這樣, 我想沒有醫生能夠跟你掛保證, 你自己的身體會不會術後產生蟹足腫吧

至於他沒有讓你感覺"醫者父母心"的這個問題...
也只能PO上網給大家參考
樹大必有枯枝,人多必有白癡
醫德醫品跟醫術絕對是平等的,我也看過所謂人人口中的名醫,但只不過是垃圾一個,非常忙,中間還會有別的醫師來穿插幫忙看診,傻眼,掛號一個月裡都掛不進,看診->摔車的骨折可以說成天生的骨頭畸形,當下其實我應該發飆的,有受辱的感覺,再也沒去過.人家說看病醫生緣,這還真有點道理,不要一昧相信名醫,只能參考用,切記
不是為了美觀
我沒有穿露背裝的需求~

因為我身上有許多蟹足腫
實在不想背上再多一個.....
蟹足腫是很令人自卑而且痛苦的一種增生性疤痕
我想沒有相關體質的人很難想像吧
妳提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粉瘤處理 vs 術後蟹足腫)要醫師替妳決定
我想是沒有醫師可以幫妳的
現代的社會 好心不會有好報

這兩難的問題妳不自己決定 徒然只是浪費別人的時間

charlestu wrote:
妳提出了一個兩難的問題(粉瘤處理 vs 術後蟹足腫)要醫師替妳決定
我想是沒有醫師可以幫妳的
現代的社會 好心不會有好報

這兩難的問題妳不自己決定 徒然只是浪費別人的時間 ...(恕刪)


正解!

charlestu wrote:
妳提出了一個兩難的問...(恕刪)


的確,您說的沒錯。
但當病人因為缺乏相關知識而感到緊張的時候
醫生不是扮演一個在旁邊說「你不要浪費我的時間」的這種角色吧?

我的體質這樣我也無法選擇,當病人陷入兩難時
醫生所扮演的角色不是要去負什麼責任,而是提供幫助病人抉擇的意見。

這是我的看法啦~。
Kehan wrote:
的確,您說的沒錯。
...(恕刪)

以現在的醫病關係,你很難找到一個醫生會願意"提供幫助病人抉擇的意見"。
因為雖然你說不需要他負責任,難保出了什麼問題後,又PO了一篇不甚愉快的看診經驗甚或是要他為手術的後遺症負責任。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