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廣大的女性朋友,我還真的自已註冊一個帳號來分享
(以往都是先生在看01,之前也都用先生的帳號)
大約高中時因課業壓力大,就感覺自已有時會便祕
有時會大便出血,上大學時知道這是痔瘡,但因為偶爾課業壓力大時才會大便出血,並不是很在意。
直到懷孕後期,有天突然發現肛門奇怪怎麼有一顆像綠豆的肉芽
回婦產科時詢問醫生,醫生告知很多產婦都會這樣,也開藥膏給我
不過這時大便不會出血,也沒有異常痛,醫生告知生完就會回去了
真正到了生產後,坐完月子,呀....沒回去呀,還給我變大顆成黃豆
經過了四、五年,有時只有黃豆、紅豆、有時是花豆的越來越大
今年我工作壓力很大,常常覺得股溝尾椎痛,本來還以為是坐太久神經痛
到了今年的五月,真正痛的來了,工作壓力大到不行,直到有一天我....
除了痔瘡又犯了,還加上長了「膿胞」真的痛到不行
雖然有看醫生,但一直沒好,五月、六月二個月,真是痛苦
六月中旬工作較不忙錄了,再次就醫,醫生告知是「廔管」一定要手術清除
沒有其他根治的方法,雖然心裡已有打算手術,但一直沒有找到理想的醫生
網路上很多人說這算是小手術,但沒處理好之後容易復發,傷口也好的慢。
ps:醫生說我的廔管型成是:肛潰陽引起的細菌感染,此時廔管已約2cm。
我自已認為可能因四五月份當時工作壓力大,感冒又沒好,所以抵抗力又差,引起細菌感染造成膿胞,膿胞傷口不會好時,就會引起廔管。
初經詢問友人及距離考量,決定在住家附近的醫院就診
七月初第一次就診時,醫生仔細的跟我討論病情及手術的過程
大醫院呢~~我第一次就看了快30分鐘,當下就決定手術時間。
本次手術為:混合痔根除、廔管、潰陽清除手術
手術時間為:一個半小時(含大腸鏡檢查)
手術採全身麻醉
手術過程我不在重覆大家可參考01上 狗子2008 -「開刀文」抗痔瘡大全文
我要分享的是術後最重要的二週,因我大都是一個人處理傷口
所以用只能用簡單的方式,當然傷口會有疼痛,但至少好好修護傷口,一天會比一天好。
一、飲食篇
二、傷口照護篇
三、日常生活篇
一、飲食篇:
從看醫生開始,醫生不斷強調,營養是是傷口復原最重要的,一定要吃,而且要大便
但要正常飲食為主,不要吃補,現代人正常的飲食就營養就夠了,吃補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所謂的吃補,我自已定義為:雞精、靈芝、中藥補品、高蛋白奶粉.....等我自已覺得會上火的物品,一切不吃。
醫院有給一張禁食的食物及住院需知,我是都有遵照指示盡量配合。
而我自已住院期間是吃醫院的餐(os:好難吃,但沒辦法不吃不行)
回家後因先生上班、小孩上學,我獨自一人在家休養,也不可能吃太好
畢竟躺著是我休養的最高原則呀
出院後請先生買一堆時令水果、蔬菜、豆漿,我自已一個人要奮鬥接下來的10天。
每天三餐飲食大致如下:
早上:三明治(或麵包)+豆漿+水果,之後在吃醫生開的藥
中午:稀飯(稀飯裡面四、五種菜,反正就把菜通通下去煮就對了)+水果
晚上:有時水餃,有時麵,看家人吃什麼跟著吃
前一星期還是以軟性為主,我吃的東西再普通不過了
但我每天吃的分量及營養都有足夠,我有上網查詢「國民健康飲食標準」每日攝取的份量
只是我將水果及蔬菜的份量提高
因為沒吃什麼肉類(我平常就不愛吃肉),所以我有多補充豆腐、豆漿、豆花類的蛋白質
ps:不知為何護士叫我不要喝牛奶,說現在不適合喝,所以我真的沒喝啦~
反正蛋白質攝取也不是只有牛奶一種
我真的吃的非常一般,吃的東西也很容易取得。
每天喝2000cc的水份,在加上醫生開的纖維素(早上吃一包要配300cc的水)
每天晚上睡前吃一顆軟便(如果早上大便超過三次,就只吃半顆)
大便真的沒這麼痛苦,確定有不適的感覺,但沖水5分鐘在加上休息大約30分鐘就可以舒緩了。
一定要吃~~不然傷口沒有營養來源不會好喔
二、傷口照護篇:
從住院的第一天至現在第14天了,前天回診醫生說我傷口復元的狀況很好
表皮的傷口已經差不多了,就連廔管的開放性傷口都已長出肉了。
真的皇天不負苦心人,我每天細心的休養,就是為了早日康復
手術後的隔天,早上住院醫生來,就請先生去藥局幫我買「適透膜粉」
請先生每天幫忙我噴在廔管的傷口處
適透膜粉的功能是可以幫忙傷口復元
使用後的感覺是會在型成一層保護膜,但醫生指示,每天一至二次要用棉棒清潔廔管開放性的傷口。
所以我買了大量的棉棒、紗布(都是滅菌的)
棉棒一包10隻,最便宜的在汐止阿富山藥局買到一包4元,不然在我家附近一包是8元,真是差很大呀。
紗布是買10*10的一包10片,是15元。
從住院期間至休養期間傷口照護:
每天沖水5-10次,每次5分鐘溫水,女性不要坐浴,容易感染
排便後,沖水清潔不擦屁股,彎腰沖水,讓水流過傷口清潔
第三天開始,我會利用這時侯收縮一下屁股,一方面讓肛門口大便較讓水沖走
一方面這時收縮的痛因沖水而舒緩。
我會在用乾淨的紗布,按壓肛門周圍,確定大便清除乾淨
如果還有會再去沖水一次,通常第二次就很乾淨了
切記不要擦肛門,用按壓的方式在加上棉棒就很乾淨了。
完成後自已使用紗布塗上藥膏(是自費的藥膏,是可以保持傷口乾燥)
如果家人照顧,可請家人幫忙塗在肛門週圍+噴藥,比較省藥
我是自已一個人,醫生教我塗在紗布上在噴上「適透膜粉」夾在肛門上即可。
我一天換藥次數不等,只要尿尿後、大便後、沖水後我就換新的紗布
所以紗布、棉棒用量很大,因為我覺得保持傷口乾燥是復元最高守則。
每天晚上,我會請先生幫忙,幫我做一次清潔,因為「適透膜粉」型成的保護膜會有點黏在傷口上,我自已用不到,雖然看鏡子可以清除,但還是請家人幫忙比較適合。
總之..傷口保持乾燥、勤換紗布、沖水 都是對傷口復元有幫助。
而我住院期間每天早上7點20分左右住院醫生來查房(大約5-6人),超準時
主治醫生大約10點多或下午來查房,下午偶爾也會有另一批住院醫生來查房
才住三天,每天至少會看到主治醫生一次以上,護士小姐更三班每班至少來二次以上,每天都會叮嚀傷口照護及飲食,真是足感心 ^^
三、日常生活篇:
除了正常飲食、傷口照護之外,我每天都在在床上,沙發上渡過
除了躺著還是躺著,能睡就睡,能吃就吃。
因工作需要,我從第五天開始,每天會站著15分鐘收mail工作
在加上傷口照護時間、吃飯時間,大約有20小時是在床上渡過的
從第10天開始,我才慢慢的開始行走、練習坐著,從10分鐘、20分鐘慢慢增加
第13天才開始上班。
以下是我一天的生活,時間因人而異,因喝水量不同下床的時間也不同,但只要完成該做的事,我一定馬上立刻回去躺著休息。
6點起床,吃早餐->刷牙->排便->沖水傷口照護->用藥
9點下床,尿尿->換紗布->吃水果喝水
12點下床,午餐->尿尿(有時會排便)傷回沖水照護->吃水果喝水
16點下床,尿尿->換紗布->吃水果喝水
19點下床,晚餐->洗澡(有時會排便)傷回沖水照護->吃水果喝水
22點下床,尿尿->換紗布,此時會請家人清潔傷口後沖水,用藥後睡覺
沖水一天至少4至5次,但因排便時間不定,有時會沖到6-7次
第6-8天生理期來,有點拉水便,還沖了10次水
生理期痛在加肛門收縮痛,在第6-8天時晚上只睡三、四個小時
怎麼躺都不對,這種痛只有女性了解。
而我也第一次使用了棉條產品,真是相見恨晚呀
雖然醫生說生理期不會影響傷口,但我還是覺得保持乾燥比較好
os:打到這裡我突然覺得自已好偉大,生個小孩得了外痔一顆,工作壓大造成廔管一顆,手術後還給我遇到生理期(明明就還不到來的時侯)。各位男性朋友,如果你家女王得到這「症頭」請你好好照顧她

還有女性最好可以站著尿尿、或是沖水時尿尿
因為....收縮的痛,真的給他...喔好痛~

尿尿時我會一手按著屁股的肉,尿完時先慢慢收縮肛門,會比較舒服
第10天前連大便我也站著,別擔心會對不準,有吃軟便劑,加上肛門不敢用力,所以大便不會像拉肚子一樣亂噴,他會順順的掉下來,如果大便需要很用力,那代表水份及纖維不夠喔
還好家裡成員只有我們一家三口,反正衣服洗衣機洗,吃的東西也不用特殊多準備,地板二星期不擦沒關係,先生上班送小孩去上學,下班接小孩順便買晚餐回來,日常生活大致還算順利。
以上是針對術後二週的飲食、傷口照護、日常生活的心得。
我想很多人都有痔瘡,但大家都希望可以和它平相處,但後來增加廔管,不得不清除,廔管我算是較初期的,發現三個月就醫清除,開放性傷口約黃豆大小
反正都要痛一次,醫生建議就連痔瘡一起處理吧。
希望女性朋友,如有此症狀,請盡速就醫。
而且費用真的健保都有給付,我出院共付了13xxx元(內含單人房10500元還有三餐吃醫院)也就是如果是住健保房應該2000-3000內就搞定了。
除了真的要請假二星期休息外,安排小孩有人幫忙照顧之外,其他的事情大都一個人就可以搞定了。
我的傷口持續復元中
前天看診後,接來下的工作是肛門按摩擴張及收縮工作
希望依照醫生的指示,慢慢的一天比一天好。
接下來的復元工作,希望一切順利。
再來分享給大家^^
我想我分享手術後二週內的照護,很多人一定會問在那手術的,台北很多醫生都是很好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在網上公告我的醫生姓名,但如果有人跟我一樣住內湖,也可以參考一下啦,有需要的人就請pm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