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上說, 某些小吃都用很舊、很舊的米, 這種米有的已經有泛黃的顏色,
居然還是很美味...可是為什麼大家還是喜歡吃呢?
cheris168 wrote:
一個偶然的機會, 讓我發現台灣大部份的味噌、廣東粥、碗糕都是用很舊、很舊的米做的,
所謂「很舊、很舊」就是有臭霉味+變黃的顏色, 而這種顏色是黃麴毒素的顏色,
這些黃麴毒素做出來的東西, 居然還是很美味...可是為什麼大家還是喜歡吃呢?
...(恕刪)
台灣生產的米早已不夠那裡還能放到很舊、很舊,
除了吃飯要用米,米粉,仙貝米果...這樣米製品一堆,
台灣米那有剩.
味噌顏色是加上黃豆製的,扯上黃麴毒素。
查Google說黃麴菌有霉臭味,但我玩醬油菌種發酵,發酵時講究通風,聞起來還挺好聞的,一點都不臭。
廣東粥的話,原本食材簡單燙一下就吃,品質不好馬上吃得出來,很安全的食物。如果米變質了,那鍋粥應該沒有米香吧!像樓主說的那樣變黃有黴臭味的就不能吃了。台灣有些廣東粥,海鮮也沒味道,感覺有被藥水泡過,我也不敢吃。
調味太重的加工食品也要少吃。在傳統市場買到小販自行發酵活味噌,美味的不得了。霉變米味道不好,經過脫色脫臭加香精重糖重鹽,加工後再賣給消費者,這種吃不到原味的東西最可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