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210.59.230.73/living/cna/20110329/index-13014053408682818009.html
60多歲的陳老太太跌倒致脊椎骨折,傷勢無法癒合且疼痛不堪,最後在接受類似「骨頭灌漿」的微創經皮脊椎整形術,以「骨水泥」填充物注入並固定骨折處,讓老婦重拾往日活力。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召開記者會說明微創經皮脊椎整形術新療法,市立聯合醫院脊椎外科醫師陳信彰指出,陳老太太是因為嚴重的骨質疏鬆,跌倒時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大多數的人在經過臥床休息後,骨折處多會自行癒合,但若骨質疏鬆,可能遲遲無法復原。
他說,經X光檢查,陳老太太的骨折一直沒有癒合,稍微活動就會引起劇烈疼痛。若採傳統手術鋼釘固定加骨融合術來治療,手術時間長、傷口大且恢復慢。她在醫師的建議下,改採微創經皮脊椎整形術。
他表示,新療法是利用一根細針將俗稱「骨水泥」的硬質塑膠注入骨折處,過去運用此一填充物於牙齒及人工關節手術,類似「骨頭灌漿」般固定骨折處,手術僅需約30分鐘,就能有效減除背痛及恢復活力。
他強調,手術健保有給付,但施術前應經醫師評估,市立醫院雖成功完成40多例,患者也恢復正常生活,但因部分患者有骨質疏鬆情形,術後仍應多吃高鈣食品並接受治療,以避免其他節的脊椎骨折。
=======================
母親年紀大,有骨質疏鬆的問題
不知道有沒有人了解骨頭灌漿這樣的事嗎?
過幾天會帶母親去看看。
後來才懂 骨鬆的人 做過骨水泥後 就像鬆軟泥地插進一根棍子 所以要一直穿鐵衣
我的天
還好 去年一月開始改吃 "補骨挺疏" 很有效 主要是靠"鍶"
今年一月回去做骨鬆檢測 正常
不過要自費 真不便宜
媽咪今年也80了 這樣年紀大的人 能再把骨密度回復到正常 我真太佩服了
還有 做骨水泥的醫生 不是一般的骨科醫生
以高雄長庚的規模 只有一位
骨水泥若沒做好 聽說可能會壓迫到神經 類似骨刺 詳細還是去問醫生吧
對年輕人而言,適當的運動可以儲存骨本,延緩日後骨質疏鬆的產生,但是並非所有的運動都可以有此好處。研究顯示,有氧運動可以減少骨質的吸收進而增加骨的形成,而無氧運動則對骨質增加沒有幫助。一般建議的運動包括:跑步、球類運動、田徑運動、划船等等。年輕人可從事較劇烈的運動,但不宜過量:如女性運動員運動量太大,易使月經停止,可能同時發生內分泌異常,反而使骨質流失,骨密度下降。而運動量不適當增高,也可能造成疲乏性骨折。以上這些是年輕人在運動時要特別注意的。
對於年紀較長的人,特別是屬於骨質疏鬆高危險群者,在設定其復健計劃時要特別小心,需先做骨質密度的測定,並詢問有關骨質疏鬆的病史做為參考。大抵上可以將他們分成三組:
第一組:為骨質密度較參考值小於一個標準差者。給予的復健訓練計劃可以包括: 1.伸展運動:主要做胸肌的伸展運動,可以配合深呼吸的動作,另外對身體其他軟組織有較緊現象的部份,可以徒手牽拉的方式做伸展。 2.肌力訓練:骨骼質量與肌肉增厚度成正比,與肌力大小亦呈正相關,且有部位的特異性。跌倒時,較厚的肌肉也具較好的緩衝作用,使骨骼受力較小較不會發生骨折,故可針對某部位做加強訓練。一般常做背肌、腹肌、上肢、下肢的個別肌力訓練。原則上,均從較簡單、較低的運動強度做起,依據每個人的狀況逐漸增強,給予不同的程度阻抗,以達加強肌力的訓練目的。通常一開始需有專家的指導為宜。 3.平衡及移位訓練:沒有外來支撐的雙腳站立平衡訓練,可在眼睛張開及閉眼等不同情況下做訓練,還可做單腳站立訓練。移位訓練重點在跌倒的預防。 4.教導正確的搬、提重物技巧:例如要拿的東西要儘量靠近身體,使用下肢非背部的力,避免脊椎彎曲等等。工作或家裡環境的設計,儘量符合人體工學,減少不必要的用力。 5.姿勢矯正訓練,利用一些運動做自我姿勢的矯正。
第二組:若骨質密度測量結果為低於參考值12.5個標準差之間,或有一處因骨質疏鬆造成的骨折,則其復健計劃與第一組會有一些差異,主要是在強度上要特別小心。舉例來說,一樣是做背肌伸展的肌力訓練,一開始需從坐在椅子上做此運動,若情況允許方可進展至在俯臥的姿勢下做,若為第一組的病人則不需強調此過程的進展。在上肢肌力訓練方面,第一組病人可用上肢將身體撐起,這個動作在本組即不適宜。同時在執行這些訓練項目,最好均有專業復健人員在旁督導。 此外,在平衡、移位訓練方面,則需考量是否應給予適當的助行器,以協助步態訓練。在提物訓練方面,對於拿起超過5公斤的東西,要非常小心,宜儘量避免。 這組病人可能會因骨折,特別是脊椎骨折,而有疼痛情形發生,除了一般的藥物治療,復健治療還可提供冷、熱、電療等物理治療儀器,來緩解其症狀,而給予適當的背架或束腹對有壓迫性骨折的患者,也可達到減輕症狀的效果。
第三組:當骨骼密度低於參考值2.5個標準差以上,或有兩個以上因骨質疏鬆導致的骨折,在復健計劃的執行時就更需小心謹慎。剛開始要由復健專業人員做示範,若要逐漸給予阻力時,其進展需緩慢且阻力不宜太大,例如在提物上就絕對禁止提起超過5公斤的東西。在移位訓練上除了行走訓練(可能需要助行器的幫助)外,還需評量其在床上、椅子上、或浴缸裡的移位情況,而其背架的選擇可能會需要有較多支撐力的背架(body jaket)。病人脊椎若有較多節的骨折,其疼痛情況會更嚴重,除了前面所提到物理治療項目外,甚至會需要做脊椎小平面關節或肋骨神經的阻斷注射。 骨質疏鬆的防治是全方位的,包括飲食、藥物、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適當的復健訓練計劃。這是一輩子的事,要從年輕做起,隨時開始都不嫌遲,只是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階段該做或可以做的事,特別是復健計劃的擬定上,更是需量身訂做,尤其是當已有骨質疏鬆產生時,若不當的運動及訓練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不可不小心謹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