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頸部椎間盤突出,惠請親友有相關經驗者討論賜教,感謝!

各位站友們 好:

家父因職業傷害的關係,這兩年頸部、右胸跟右手都會有酸痛麻的狀況出現,有時整天都沒事,
有時是一天抽痛了好幾次。最近由於病發頻繁,在接受過醫院的MRI核磁造影後,經醫生判斷
在頸椎部份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並建議手術。雖然這對神經外科來說是小手術,但由於仍有
極小機率會導致癱瘓或其它後遺症。加上人工椎間盤(健保未給付,是較新的手術,目前尚無
後遺症的報導)的報價(26萬)遠高於健保可能有給付的椎間盤融合術(2萬7~5萬4不等。後遺症
是有位移風險、較會影響到活動力等)。身為兒子的我不敢大意,上網找了中部其它醫院較有名
或有人討論推薦的醫生以便作評估並已去看過幾位:

1.第一次看的醫生:彰化某醫院。
在此做的MRI。結論是頸椎第3第4節的墊肉(X光片上看到是黑色的)已有破裂,軟骨已跑出來
壓到神經,建議我們動手術,報價如上。

2.第二次看的醫生:員林某醫院。
看完MRI X光片後說是小問題,如果這樣也要開刀的話未免賺太多。建議我們戴頸圈復建避免
二次傷害即可,並說理論上當人逐漸老化後,會使得神經與軟骨有更大的間隙,病情有可能
更加好轉。目前是已購買頸圈讓家父戴著。

3.第三次看的醫生:台中市某醫院。
此醫生很有名,候診病人真多。但可惜的是期待越大失望也越大。因為他看X光片時只看並排的
小圖而沒有耐心地將有問題的部位大圖點出來看(也許是因為病人太多加上已經中午了吧。),
一開始還看錯有問題的位置並打進電腦的病史紀錄檔,後來才發現自己看錯位置,就病患跟病患
家屬的現場感覺是不太用心..。
問完我父親的酸痛狀況跟看了一下X光小圖後就說要這情況要開刀,說要動刀的位置也較前面兩位
醫生要多,共3處。就我自己跟看了3位醫生跟回想上網得到的資訊後,感覺上有點顧著賺錢...
(純屬個人感覺)。

疑問:
就網路上搜尋的心得是這手術對神經外科來說是小手術,一般即使找上名醫,由徒弟或菜鳥醫生
動刀的機率是相當大。就病患家屬如我只是希望有醫生能用心為我們評估是不是真的有必要
動手術?!
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換到昂貴的人工椎間盤?!椎間盤融合術對活動力的影響有多大?而不是看一下
就說要動手術,還越講越多地方要動刀..。


感謝您看完上述的看診過程,敝人的重點是看站上有沒有人的親友有過相關經驗可以提供建議
或討論,以供擔心父親持續酸痛的在下能多點評估的機會,畢竟配件是原廠的好,能不動刀的話
又何必將身上的骨肉切下來換人工或金屬的呢..

也許上述言論對勞苦功高的業界醫師們有所偏頗,但是是小弟跟診下來伴隨著擔憂的心得,
在此先說聲抱歉,謝謝你們對大眾的奉獻。

悠游海洋的魚 http://album.blog.yam.com/oceanjoe
2011-02-24 15:25 發佈

悠游海洋的魚 wrote:
各位站友們 好:家...(恕刪)


這還是要依您父親的決定比較好!

如果已到不能忍受的狀況再動刀比較好,因為第二家醫院說得沒錯年紀越大椎間盤內水分流失會萎縮。

如果動手術用到人工椎間盤還得考慮到術後感染與排斥問題。

-------------------------------------------------------------------------------

題外話(應該沒猜錯),第三間我有去看過,感覺只想去醫比較能上新聞的嚴重病例,

當初去看還是叫他旗下醫師開4診間幫忙看,診號都飆到500多號去了!

何來醫療品質!
我們戴帽子這邊由"3747"負責,如果記不住的話,就記"三妻四妾"就好了!
能不動刀最好,建議做些瑜珈中"頸部伸展"的運動,平時的"睡姿"也要注意;值得一提的是:您說"職業傷害"一事,若只影響右上半身,一般是臂叢神經的部份,應注意"腰及骨盆"是否亦受牽連,因為往往是"基座"先失穩後,"代償作用"影響致胸甚致頸椎.
如果能接受,可以嘗試"脊椎矯正"看看,但要"找對醫生".

sun98dick wrote:
能不動刀最好


關於脊椎方面的動刀還是謹慎一點。我的鄰居因為脖子問題動刀,結果手術不是很順利,得坐輪椅了。
去復健科物理治療做一陣子頸椎牽引吧,一般來說三個月後如果上肢酸麻、無力、感覺異常沒有

明顯改善或明顯加劇,再考慮神經外科吧。


椎間盤突出不是要命的大事,成人到了中年之後,椎間盤會因種種原因逐漸脫水老化,從豆腐狀慢慢脫水成豆乾狀,失去原本緩衝、支撐椎體的效果或因長期外力姿勢不當造成包覆椎間盤髓核的後纖維環出現裂痕破損,髓核就會從這縫隙中溢出,通常是長期低頭姿勢下頸椎前傾後纖維環被長期拉張導致纖維變性破裂,溢出的髓核不是重點,重點是溢出的地點往往都是椎間孔延伸出來的神經根,髓核壓到頸神經根,才是痠麻、感覺異常、無力的原因。

椎間盤是密閉空間,溢出的髓核會造成椎間盤空間變小、壓力變大,所以你可以選擇直接侵入性的外科移除,也可以選擇非侵入性的頸椎牽引,藉由拉開整列頸椎,造成空間變大、壓力變小,往往形成負壓狀態,將溢出的髓核慢慢吸回追間盤內。


當我是神經外科,我開業就是要賺錢,我可以告訴你轉科到復建科讓你慢慢拉牽引,但是,錢我賺不到,至少,我只賺到你掛號、藥費,所以,我何必告訴你除了外科以外的方式?外科很賺,但自費外科移入物更賺,明明就可以只切除溢出壓迫到神經的髓核就可以,但這樣我賺的多嗎?不多,至少我認為還可以賺更大,所以,我當然只會跟你說用自費植入的會更好!!

但是,我沒告訴你的是頸椎有很多七節椎體八對相關神經根,每節各有兩個椎間孔,總共有14個椎間孔、16條神經根影響上肢感覺、動作,扣除掉其他意外撞擊造成的HIVD,退化造成的至少C5、C6、C7就有3組椎間孔、左右各一,總共有6條神經根可以壓迫,所以,當你開完其中一跟壓迫神經根的椎間盤突出問題時,你試問一下,終其一生,其他的椎間盤受壓迫的時間是否也一樣?左側第五節神經根壓迫,那第六節左側、第七節右側難道現在才用不是跟左側第五節神經根一樣用了幾十年?你確定今年開完這刀後過個兩年不會出現另一邊、另一節也退化?

我看過有人頸椎開了至少六次,沒有什麼比這更糟的了。


「一開始就不要選擇用核彈,因為只是打小鳥而已,用子彈甚至彈弓就好了」

況且,一個椎體就好比木棒一樣,當木棒被人用鑽子鑽過、鐵釘敲過、鋸成不規則狀,你覺得
這木棒穩定度會很好嗎?將來後悔了還能坐頸椎牽引嗎?我不這麼認為。



到了神經外科不告訴你要開刀、甚至要自費那是對不起自己的荷包,因為那是你找上門的。
只是你要開刀前先想想一些事:有麻到完全受不了、甚至明顯無力,越來越症狀加劇嗎?如果有,那或許可以認真考上述選項,如果沒有,除了開到難道就沒有其他辨法,還是你根本就掛錯號?

先去復健科掛號做作頸椎牽引兩三個月試試看吧?!先拿蒼蠅拍打蒼蠅如果不行再用核子彈用轟,不要急著一開始就花大錢把自己的脖子送給別人賺還自費給醫院、醫師繼續賺一手(明明就健保可以了為什麼那些傢伙老是要危言聳聽的說健保的爛自費的比較好?)

還有,不要亂橋頸椎,那是具有高度醫療風險的徒手技術,正科復健科治療師都不見得每個人都會了還給那些非醫事人員的國術館中醫診所推拿師?不要把問題越弄越大。


聽聽看、想想看、亦無礙

專治性生活失調的女人與蘿莉控

悠游海洋的魚 wrote:
3.第三次看的醫生:台中市某醫院。
...(恕刪)

大大請問第三間是哪間醫院(pm)
我的腳也會麻
已經看兩個月還沒好
我想換醫院

小迷糊大大,已PM。謝謝!

由衷感謝上面幾位站友的回覆,對敝人及家父的幫忙很大。
敬祝 平安康泰!
悠游海洋的魚 http://album.blog.yam.com/oceanjoe
先去復健科看看吧,椎間盤突出有2個地方,一是脖子,二是腰,腳麻可能是傷到神經了,去復健科你會發現,病人很多的。坐姿要正確、勿長期維持同一姿勢。做復健要耐心(醫生說不乖乖做,要開刀,聽到這個,我嚇死了,所以是個模範病人),經過大概一年的時間,頸部腰部皆拉開,但一星期至少要各做一次保養。

悠游海洋的魚 wrote:
各位站友們 好:家...(恕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B-Q7mNW3Is&feature=related
可以打去問看看
借錢要還!誰還敢借阿~~~~~
請問身體不特定部位(手腳指 肌肉 筋骨...等)會出現抽蓄或跳動甚至莫名刺痛的情形
右腳指頭常感麻木 有時走路屁股感覺裡面會痛
有時晚上睡覺甚至會因為小腿酸麻驚醒睡不著
要僑姿勢敲半天才能入睡
這樣算椎間盤突出還是坐骨神經痛阿??

若要就醫該看骨科還神經科呢?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