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這個消息~~
轉貼自網路新聞
多年來,癌症一直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根據日前公布的2009年台灣銷售藥物排行榜顯示,在前20名中,癌症用藥明顯上升,首次與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藥物相仿,各有六項擠入排行榜。
據腫瘤科醫生指出,最主要的原因是近年來罹癌的人數增多,在癌症藥物的治療效果良好下,大幅延長患者存活期,相對也增加藥物的使用量。例如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癌症用藥,也從前年的第四名,爬升至第二名;另外近幾年國內大腸癌人數上升,治療大腸癌的用藥也首度進榜。
儘管有藥物的控制,但接受化療的罹癌患者也是有增無減,而針對化療而研發的藥品,也隨之獲得普遍的認可。據指出,一般人對化療都存有恐懼,覺得那會有嚴重的副作用,但這其實會因為不同的疾病、使用藥物的類別、劑量使用多寡等等,還包括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不同,不見得每個人都會發生。
林口長庚醫院癌症中心營養師張麗玲就指出,化療的副作用包括掉髮、過敏、造血功能低落、急性噁心或嘔吐、腸胃道黏膜細胞遭破壞等等;這些除了需密切配合醫師的檢查和要求之外,也可借助許多藥物來加以預防或控制,尤其飲食需特別注意。
國外也有若干針對化療副作用的相關營養補充品問世,不過目前並沒有大型臨床驗證其效果,目前還是以左旋麩醯胺酸最為可信。含有這成份的商品不少,大部分屬一般食品管理,但台灣的一般食品屬業者自我管理,並沒有嚴謹的機制來驗證其含量及安全性,尤以大部分屬中國進口原料,經第三地包裝產品,除售價相差頗大,也並無檢驗過成份;患者如果想了解產品安全訊息,可以上衛生署食品資訊網。
專家特別強調,有經過人體實驗為衛生署核准病人用的特殊營養品,也就是需做過人體實驗之產品及國家檢驗驗證,才能確保產品的有效及成分的安全。
張麗玲營養師並建議,因化療副作用而受苦的人,每餐宜盡量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肉類、蛋或黃豆製品。每天至少食用5~8份以上的蛋白質食物。一兩肉、三塊小豆乾、一個蛋、一杯豆漿、一盒牛奶就是一份的蛋白質食物。
為了確保攝取均衡的飲食,首先要訂出每天的飲食計畫,如果是住院或接受治療的病患,更可以直接請營養師提供這項服務,一般醫院營養諮詢門診都會有營養師備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