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討論取代言語批評,請大家一起來想點子。
個人覺得,
要多收錢,要解釋錢用到哪裡去。
如果政府不要一直 [辯解] 從哪裡多收錢,
把時間拿去狠狠盯住醫院,怎樣才能把健保使用的資源提升,
請大家一起來正面的提出建議,不要只批評。
比方說,被人詬病的現存醫院問題:
1. 健保病床占總病床數比例太低,醫院都說沒病床收,其實根本就都是留起來給自費差價病床大撈錢。
2. 自費項目太多,醫院總在家屬與病人最無助時,問病人要不要選擇另外的自費項目,要使用自費項目沒有充分事先討論,開刀開一半,或人在加護病房才問,這種不人道的事情可否減少?
3. 服務品質部分,可否強迫醫院加強正式醫生與護士的人數,而不要都用約聘兼任的方式,保障病患權力。
4. 晚間與假日的病患權力問題,醫療事業並非單純的營利,然現在門診與醫師工作輪調,都在周休二日,假日都不能生病,要不然就等著被丟在急診室或觀察室沒有人理你。健保局應該大幅提升假日醫護人員鐘點費用,才能符合大眾需求,我們多收的健保費,感覺才有價值。醫護人員應該要大幅加薪,要有一定的標準,不能放任醫院管理層衛所欲為,醫護人員的工作權也應該被保障,而不能使用約聘方式,這樣才可能真心服務病患。
5. 綜合檢查可否可以多科目共同一次掛號就檢查完畢,而不是排個心肺功能檢查就叫你兩星期後來,再來賺一次掛號費用。
6. 轉診制度需要健全,病患有權力免費拿到自己的病歷資料,自己的身體資料不能被醫院占用當作私有資產,要病歷還要病人自費,百般刁難。
7. 擁有第二國籍者,以及長期居住國外而未繳稅者,不可享用健保資源,或者要付出幾倍以上的代價才可。
(楊署長講的那的,甚麼癌症的人無法等四個月的冷笑話,一點也不好笑,可不可以有點講話的腦筋,要不然就請行政院發言人來說好嗎?)
8. 逛醫院的病人,根本就不應讓他們掛號成功,同一種病,藥沒有吃完,就需要請醫生換藥(不能夠限制一定要原有醫生的診,醫療不是單純的商業行為),舊藥拿回去換新藥,或者加開新藥調整。這個簡單的系統可以連線做的事情,早就該做了。
歡迎大家接龍。
ruby6436 wrote:
你來當老闆, 醫護人員肯定擁護你
不會罷?我來當醫院管理者,
醫生與護士要乖乖夜間與假日輪班優,
雖然薪水算高很多就是了,您願意來輪班嗎?
前一陣子我家長輩恐慌症星期五晚上第一次發作,
送急診室,結果醫院基本檢察排了半天,沒有醫生值班,
就算有醫生值班,觀察床號是4xx號,南部第一大私人醫學中心,
值班醫生只有1-2人。
現階段求的病床要靠關係,您親屬碰到事情,覺得合理嗎?
人最好不要倒楣,星期五晚上到星期一早上前這段期間發病,
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照樣的,病況不明,照顧家屬在醫院[坐]兩個晚上。
舊藥換新藥,只是一種管理手段,
讓某些病人自我節制,不要因為藥錢健保有給付,就一直拿藥去賣。
至於回收的藥,很多是沒有開封的,只要不是保存問題(如冷藏),為什麼不可以重用?
就算是銷毀藥物好了,就是讓那些逛醫院的病人拿不到剩餘的藥物,慢慢它們這種壞習慣就會減少。
kateshy wrote:
不會罷?我來當醫院管...(恕刪)
說實話,看完您的發文我大概理解是您的親友恐慌症發作,到急診卻沒有值班醫師處理,要病床也要不到是這樣的意思嗎?
如果是,前段我會認為有問題,但是問題究竟是沒有精神科醫師值班,還是急診醫師聯絡過精神科醫師,但是對方表示不需急診,簡單處理完之後即可回去,隨後門診追蹤,只是急診醫師不願放各位走,還是另有隱情不得而之。
只是後段因為恐慌症發作就要住院,說實話除非影響到病人生理狀況,目前健保並沒一定要住院的適應症吧
至少就我的認知中,您講的醫學中心,一般內外婦兒的急症,都會有專科醫師來看,只要符合適應症的都會收住院,沒有哪一個專科醫師會把病人丟在急診出事的。常常會遇到的是我們家人都很急,為什麼不可以住院?當然某些小科,原本就少急症住院的病人,會不會有其他值班方式我並不清楚。另外急診室值班醫師已經是專科醫師,他們原本就是負擔第一線的診治及分類。更不會有哪間醫院會把所有專科醫師都丟在急診室等病患來,所以他們不是『小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