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糟糕的父母vs慈濟醫師(100/10/13更新)

不知道不斷擴散的網路轉寄信跟轉貼饒過了那位無辜的醫生了嗎?
唉...
原來反省道歉,對於某些人還真是難事呢...

fisheries wrote:
...唉...
原來反省道歉,對於某些人還真是難事呢...(恕刪)


我是覺得

反省道歉,對於很多人來說 還真是難事呢...



至於廖醫師和父母 既然和慈濟關聯上了 有宗教的助力

希望能比較容易 也比較快 從這劫難中再生 恰如 浴火鳳凰



老人家我的感覺是 若把生命中的大小考驗 視為人生學校的大小考試 而

這樣 所有的關卡 就只會是一個又一個的challenge 是一個又一個 和自心的爭戰

應該就可以比較能用 平常心 坦然面對後果 於是能知進退 明白當言之言 而

個人從而獲得的成長 成績或成果 的高下 從中所得到的教訓 和個人的自省能力息息相關

真正的懺悔是 不二過 (不再重複同樣的錯誤)

每見晚輩犯錯 個人難免殷殷期待他們道歉 因為最大的獲益人會是他們自己

個人從這事件中心得: 1.慎言 (尤其未求證前 絶對不逞一時之快 否則痛哉) 2.若有過錯 要勇於認錯 起碼息事寧人 Peace prevails!!!!








這個案子的關鍵點應該在於
到底是削掉多少部分?

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歷吧

我在約莫9年前左手拇指曾經發生意外
拆禮物包裝的時候
不慎被美工刀整個削掉
第一指截的1/3沒了
也就是沒有把骨頭削斷
卻可以從傷口前端直接看到白白骨頭的狀態
出血量不少
當下我爸比較冷靜(我媽當場人都暈了)
我活到20多歲也是頭一次受傷變成這樣
我爸拿了很大一坨凡士林往我傷口一糊
然後往我頭上扣了頂安全帽
兩個人就用機車趕緊赴醫院急診了

當時是新光醫院
我還一路從後門跑進去(家離後門近些)
護士小姐只看到傷口上面一坨凡士林
看不清傷口
還以為是小傷
一開始分在最輕傷等級
我只能坐在旁邊等
後來...外科的急診醫師有再來確認
發現情況不妙
就立刻叫進去診治了

把凡士林洗掉花了點工夫
但是當時...這是最好的停止出血方案
斷掉的部分(那塊肉跟指甲)
當時沒找到也沒帶
最後決定直接縫合
因為我是大人
所以只作部分麻醉
慎重起見...
還是麻醉整隻手臂
因為指甲也少一半
手指前端整個就是開的
當晚沒有整形科的醫師在
商量之後
採取像是夾式錢包的法子
把前端肉拉高
直接夾扁縫上
為了好縫
剩餘的指甲上還鑽了三個孔
縫的針數不多
但是...以後要拆線(這才是折磨)
最後大概一個多小時吧
我以及我那用黑線縫得很詭異的傷指回家了
回家才看到地上那乾掉的肉以及指甲
也來不及啦
因為美工刀清潔度有點...
破傷風針跟消炎藥沒少
當場就有打
還開了三天份
果然到半夜就開始發高燒嚕
麻藥一退手指頭真的給它很痛!!
因為急診醫師覺得他自己縫得有夠醜
還好心幫我掛隔天的整形科
但是...整形科醫師說
縫都縫了
也回天乏術了
要嘛就等以後傷口癒合再整(那還整喔?)

後續每天...
都要換掉紗布再用優碘塗抹傷口
(有點像是換藥啦)
主要是避免感染
醫師說那個線沒照顧好的話
很容易延著線感染
幸好...我爸比較勇敢
每天都可以看著那傷口幫我處理好(我自己都不太敢看)
後來拆線...倒真的快痛死了
因為...肉長出來啦
線在...肉裡面
要扯出來
就知道有多痛喔!!!
短短一兩公分長
拉出來的時候
我很想請醫師再來針麻醉
全診間
就聽到我一個一直在大叫(啊~~~~~~~~~~~~)

以上就是本人的經歷
謝謝觀賞
不過就只是頭牛~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切~~~~
orerer wrote:
我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歷吧



那家醫院哪位醫生?

讓我們再來鞭一下醫生沒有同理心.






大街上傷人,還不一定等得到暗巷中道歉.
fisheries wrote:
不知道不斷擴散的網路...(恕刪)


http://www.verycare.org/showthread.php?p=213#post213

沒錯,又來一個了,我看廖醫生這輩子很難翻身了。已請該版開版的刪文,大家有空也去說明一下吧。


F大抱歉,借用了你的文章,先向你打個招呼,如有問題,請再pm我。


為了怕這種事發生,我能做的就是盡力在網路上po文,不過註冊了這麼多我不常去的論壇,我好煩喔,流言要怎麼才能止於智者。我現在只能有治標的方法。

敢問其他鄉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zoommate wrote:

敢問其他鄉民,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在台灣喔,治本的方法應該沒有吧。

畢竟就民族性來講,我們本來就不屬於像日耳曼那樣理性的民族。



值得慶幸的是,醫師還是個專業性的職業,再怎麼糟糕,要說因為這樣就被封殺而失業又找不到雇主,倒還不至於。


1. 在台灣,只要病情不如預期順利,家屬常把對病人的內疚,投射成為對醫師的憤怒。
目前醫療環境愈來愈傾向仇醫,身為醫師一定要有此自覺。
醫術已經成為次要,但千萬不可「沒有醫德」、「態度惡劣」,否則就會上新聞。

2. 如果家屬有關北醫部份描述是正確的,我覺得北醫醫師要好好檢討一下,醫學倫理學分要重修。
「這傷口怎麼拖這麼久」之類的話(不論是事實與否),只是加深家屬對慈濟醫師的仇恨,往往成為醫療糾紛的導火線。
不過,這種話很好用,反正治療失敗就把責任推給前一家醫院就好了 :‐)





是整個手指頭斷掉

還是手指頭上的肉被削掉

這很明顯看得出來才是

骨頭在不在 還是斷了 是重點
zoommate wrote:
http://www...(恕刪)

最有效的辦法還是由廖醫師走法律途徑,控告那些搞不清楚狀況就胡亂轉貼文章的人,
這才是治本之道。不然即使他與家屬和解了,不利於他的文章還是繼續在網路上流竄。
他個人的名譽得靠他自己去捍衛!
somewhereonearth wrote:
目前醫療環境愈來愈傾向仇醫,身為醫師一定要有此自覺。
醫術已經成為次要,但千萬不可「沒有醫德」、「態度惡劣」,否則就會上新聞。...(恕刪)


由最早的發言來看,這對父母第一個訴求是他的問題得到最大重視,最後一個訴求也是他的問題得到最大重視

所以在家屬想像中:急診醫師必須以他和他的小朋友為問題重心

整型外科醫師不是在幫他小朋友手術中,不然就是在診治他的小朋友,不能轉檯,不然就是沒有醫德

醫學倫理中益發強調「病患的喜好、社會及生活模式以及選擇」,「視病猶親」反而被認為可能會妨礙判斷

然許多病患及家屬往往就是本事件中的父母親的心態,管其他病人死活,他的問題最重要 ...

somewhereonearth wrote:
如果家屬有關北醫部份描述是正確的,我覺得北醫醫師要好好檢討一下,醫學倫理學分要重修。
「這傷口怎麼拖這麼久」之類的話(不論是事實與否),只是加深家屬對慈濟醫師的仇恨,往往成為醫療糾紛的導火線。...(恕刪)


通常這類無風不起浪的家屬,只要轉院(不論任何原因),前一家醫療院所一律都是「拖太久、延遲病情」

看看這對父母的部落格,刪掉了原本互相矛盾的發言,只留下詞計的道歉函

這種選擇性的作風 ... 其發言的真實度如何,有待驗證
  • 18
內文搜尋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