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傳言何者為真--藥品一開封,裡面的乾燥劑及棉花要馬上丟掉

前一陣子看百萬小學堂
出現一題是藥品一開封時,乾燥劑及棉花要怎麼處理?
我直覺是乾燥劑要留著吸水氣
但正確答案是要立即丟掉
(電視上出現一位藥劑師來解答)


事後查一下google
絕大部份答案都是一樣
"根據美國國家藥典(UPS)規定....
藥品一旦開罐,罐內所附的棉花和乾燥劑,
就必須立刻丟棄,否則它們會因吸附水氣,
成為藥罐內的一項污染源!"


很多都是大醫院的藥劑師提出來的




然而....我卻又找到以下說法

網路追追追/美國國家藥典新規定? 棉花要馬上丟棄?
2003/01/21 13:54

有沒有收過這封信?
「你注意到了嗎?根據美國國家藥典(USP)規定,藥品一旦開罐,罐內所附的棉花和乾燥劑,就必須立刻丟棄…」日前網友來信問真假,
答案是:假的。(2004年11月16日修正答案)

根據衛生署藥政處在網站上的回答,
美國藥典USP並無信上所稱之規定。
藥政處並指出,藥品的成分,可能因溼度及空氣接觸而產生分解作用,
因此藥廠會在包裝內放置乾燥劑及棉花來保持藥品的安定性。
只要確保乾燥劑不破損及棉花不要污染,應不影響健康。.....


http://www.nownews.com/2003/01/21/517-1375201.htm


有人知道何者為真嗎??


=================================================

For hl805hsp大大:

我的看法和你相同

棉花丟掉,但乾燥劑留者。




For sly-1大大:

大大對這方面很了解
有個疑問要請教一下
有時買藥回家,打開一看
裡面乾燥劑會與我常用的不同
我常用與相機放在一起的
是類似藍白色棉紙袋包裝
一顆一顆的
吸水就會膨脹變成粉狀。

但有時裡面會是透明塑膠袋小包裝
裡面有透明小顆粒
我都很疑惑這有什麼吸濕功能
因為水氣根本無法透過塑膠袋
2010-03-05 21:57 發佈

根據美國國家藥典(UPS)規定....
藥品一旦開罐,罐內所附的棉花和乾燥劑,
就必須立刻丟棄,否則它們會因吸附水氣,
成為藥罐內的一項污染源!"

這說法,個人覺得不太合理,難道裝藥時,是在無水空氣下,包裝嗎?
不然乾燥劑在置入瞬間還是吸附了部份水氣了,整瓶已經是所謂的被污染藥品了


網路某醫院藥師回答:
藥罐未開封前,放置棉花的用意有二,一是避免運送過程的碰撞,讓藥品粉化,二是阻止水氣進入;乾燥劑則是防止若有少量水氣進入藥罐時,可將其吸附。但藥罐一旦開封,這兩個「幫手」反而會變成吸附水氣的「凶手」,最好把它們丟掉,別繼續放在藥罐裡。

藥品怕光照、潮濕、高溫,一旦開封後,最好能夠放在乾燥箱內,是最理想的保存方式。最忌諱放在浴室、廚房等地方,這些潮濕的場所容易使藥品壞得快。有些民眾喜歡把藥品冰在冰箱內,不過,除非是強調需要冷藏的特殊藥品,一般藥品並不建議放冰箱;因一旦拿出來服用,忘了放回去,更容易潮濕。

還要提醒的是,藥品開封後最好盡速服用,不要長期存放。要注意的是,藥罐上標示的保存期限是「未開封」狀態下的期限,一旦開封後,保存期限就會縮短;因此,吃不完的藥別因為怕浪費而留下來,因為吃了變質藥品不但不會治病,還可能傷身。

上面的某藥師回答實在有點"趨炎附勢",個人看法:
(1)填塞的棉花(或海綿)事實上是防碰撞,和阻止水氣進入,實在一點關係也沒有(想也知道,棉花怎能阻水氣?)
如果說是瓶蓋內側的軟塞,和一開封時瓶口的膜或軟墊,才有阻止空氣進入的作用
(2)乾燥劑吸附水氣,事實上是化學變化,一般乾燥劑會變比較黃(本來透明或白色),轉變成另一物
不是真的把水吸在表面,而造成污染,藥品發黴,藥品質變的水源
(3)不加乾燥劑的藥品,盡速服用? 那請問是多盡速? 那善存100錠,請問是要幾天內吃完才算盡速?
那請問一般醫院和診所的藥品,開封後,都在多久後調劑完呢?

個人覺得,開封後,棄乾燥劑,藥品只會壞的更快
這種寫法,有圖利藥商藥廠之嫌
hl805hsp wrote:
上面的某藥師回答實在有點"趨炎附勢",個人看法:
(1)填塞的棉花(或海綿)事實上是防碰撞,和阻止水氣進入,實在一點關係也沒有(想也知道,棉花怎能阻水氣?)
如果說是瓶蓋內側的軟塞,和一開封時瓶口的膜或軟墊,才有阻止空氣進入的作用
(2)乾燥劑吸附水氣,事實上是化學變化,一般乾燥劑會變比較黃(本來透明或白色),轉變成另一物
不是真的把水吸在表面,而造成污染,藥品發黴,藥品質變的水源
(3)不加乾燥劑的藥品,盡速服用? 那請問是多盡速? 那善存100錠,請問是要幾天內吃完才算盡速?
那請問一般醫院和診所的藥品,開封後,都在多久後調劑完呢?

個人覺得,開封後,棄乾燥劑,藥品只會壞的更快
這種寫法,有圖利藥商藥廠之嫌

...(恕刪)


阻止水氣進入和吸附水氣是不同的

棉花屬於植物性纖維(纖維素、多OH基)所以容易吸附水氣

運輸時用來防止碰撞的棉花在開瓶之後已無需要

如果還留在瓶中,則每次取用藥片(錠、膠囊...)都會被手的油脂、汗水等污染

所以容易被微生物附著生長

至於乾燥劑則是因為你不知什麼時候會失效,失效後更容易讓藥品變質

目前常用於藥品(或食品)的乾燥劑:
(1)氧化鈣(堅硬固體)吸水後變為膨鬆粉狀(也就是乾燥劑包變鬆變飽就失效了)
(2)矽膠(可能有加入指示劑,變色失效)這種可加熱把水趕出,重複使用

一般家用少會遇到大計量包裝,如果有需要使用大計量包裝,可以預先分裝使用,盡量減少開瓶次數,

譬如樓上所提維他命,如每日一粒,可以一次取出7或是一個月的量,其他待下次再取用

這種方式一方面是可以減少開瓶次數,降低吸潮、和氧接觸及微生物孢子進入時間

另一方面,因為取藥時,通常不會很準確的一次就取用到所要的量,也不會利用瓶蓋等減少藥品和手接觸的機會

常常和手接觸過的藥,又被放回瓶中

總之減少開瓶次數就是,也可避免大包裝中一粒藥(被污染)壞掉,整瓶都不能用

開瓶後將內裝棉花、乾燥劑拋棄,應該是各藥局固定SOP了!
sly-1 wrote:
開瓶後將內裝棉花、乾燥劑拋棄,應該是各藥局固定SOP了!..(恕刪)

那是為了倒藥方便吧
棉花應棄
但棄乾燥劑應和防止藥品不被污染
應無關
如果沒有短期內用完,沒有乾燥劑的藥品,理論上更容易壞 (如果扣除使用者油漬留在乾燥劑外包上)
試想,哪有藥廠出廠可以用乾燥劑,使用者端就應速棄之,這是什麼道理呢?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