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為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賣 茶 的知識~ Part. 1



我想大家在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的茶 一定很暈頭吧!!
在此分享一下一些 茶 知識 ~
希望大家可以放心的喝茶
對味 就是屬於您的好茶
----------------------------------------------------------

茶 依季節性可分為:

1. 春茶 : 一年之際始於春 正當山林經冬天之後沉寂休息後 春天百花盛開展現新的生命力 因此春天會有較滋味洋溢的口感!!!

2. 夏茶 : 夏天植物生長快速 茶也如此 但是茶如人性 人在溫度的高環境下就會展現比較不穩定的情緒 所以茶也一樣 口感上就會比較有燥熱 刺激之感 因此 茶的價錢相對之下 就會比較便宜許多 但是只要存放久一點 茶性就會溫和下來之後 其實cp值也高喔

3.秋茶 : 跟夏茶差不多 但是有雨季影響 怎麼說 如果雨下的少 那麼秋茶跟夏茶的品質大概也差不多 都比較刺激 但是如果雨下的多山頭吸收水分多 氣溫也會降低 那麼秋茶相對之下就會有比較好的品質產生 囉~

那麼是不是夏茶跟秋茶就不好了呢?其實茶性也會隨時間會有所變化 時間愈久 原本會比較刺激的茶 也會慢慢軟化下來 所以建議 買下茶或是秋茶可以存放半年或是一年之後來飲用會比當時溫和也比較好喝許多喔~

4.冬茶 : 冬天的嚴寒氣候也會造就出茶的堅忍耐性 因此冬茶性情就很內斂 口感也就很溫不刺激 所以冬茶味道就會韻沉比較有深度

5.冬片: 先說明一下冬片的由來
冬片其實是在冬茶約45天左右採收後,在每年產區下霜前採摘茶菁所製成的茶葉,茶湯 ~ 清 香 甘 甜 柔美~是一大特色,又因生長緩慢,造成葉肥芽短採收不易,揉成茶後易成一片一片的,故稱為「冬片茶」,特別稀
少而珍貴。(因為產量少 所以有實不敷成本 茶農也不願採收~)

6.雀舌: 相當難得的茶 是冬茶經過一各完整的生長期(約60天)生長 只有在暖冬的年才會有 口感並帶有 蜜 味 而且有冬片的冷冽 難得阿~~~

感恩大家~

------------------------------------------------------------------------------------------------------------------

以價格與口感來簡單分類:
1000以下 : 熱泡後 香氣或是花香味會有 但耐泡度不足 約四 五泡
1000~1600 : 熱泡後 會有香氣以及各地方的口感 飲後也會有回甘的感覺~ 耐泡茶可至5~7泡
1800~2500 :熱泡後 茶香四溢 茶葉泡後 顏色應該要有鮮微綠色 回甘明顯 喉韻佳
2800~ 3200: 熱泡後 就是各山頭氣明顯囉 口感青黃感十足! 除了回甘 愈泡愈會有甜水味就是由甘轉甜茶葉鮮綠
3200以上: 熱泡後 軟水 口感清晰 喉運佳 茶葉像現摘般綠
5000以上 : 熱泡後 軟水 茶性清楚 味薄質清


~ 品茶趣 爵有情 ~
2010-01-17 21: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知識 賣 茶
好期待如何分辨越南茶???

pianovagrant wrote:


小弟經營老爸的茶...(恕刪)
pianovagrant wrote:
以價格與口感來作簡單的分類:
1000以下 : 熱泡後 香氣或是花香味會有 但耐泡度不足 約四 五泡
1000~1600 : 熱泡後 會有香氣以及各地方的口感 飲後也會有回甘的感覺~ 耐泡茶可至5~7泡
1800~2500 :熱泡後 茶香四溢 茶葉泡後 顏色應該要有鮮微綠色 回甘明顯 喉韻佳
2800~ 3200: 熱泡後 就是各山頭氣明顯囉 口感青黃感十足! 除了回甘 愈泡愈會有甜水味就是由甘轉甜
茶葉鮮綠
3200以上: 熱泡後 軟水 口感清晰 喉運佳 茶葉像現摘般綠
5000以上 : 熱泡後 軟水 茶性清楚 味薄質清


小弟對這段很有興趣耶
一般剛入門的人要練到可以分辨開版文上半段的茶的境界
還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名師益友
繳多少學費

但如果真能藉由價格直接對茶種與沖泡方式歸類
也算是比較快速的入門方法
但這種分類法就怕遇到不肖商人亂哄抬價格
反而無從分辨

這種分類方法是否也有出售對象的限制?

pianovagrant wrote:
對味 就是屬於您的好茶

看到這一句
先推再說
chiang:我從來不知道01上那麼危險,我還是早早去睡比較安全.......嚇死我了
pianovagrant wrote:
小弟經營老爸的茶行也...(恕刪)


我去罰站,

跟我期待的不同........................
我爸也愛喝茶!!!
家住嘉義~大部分喝的都是杉林溪或是阿里山地區的茶!
從小喝到大~雖不專業~但也能品品茶!
樓主說的真的是受用~長知識!!!
爸前先天送我岳父一斤"冬片仔"
我還在想~不是冬茶嗎?為什麼叫冬片?~原來~
看來勢必要跟岳父A個四兩來喝喝看~

ps.我爸上次去阿里山"石桌"那跟茶商買茶聊天~
老闆說:大陸觀光團來買的阿里山茶~八九成是假的~另外的是劣等!
如果今天賣給觀光團也是可以~但是真正要喝到好茶的台灣人就買不太到!
所以囉~~~~~~我爸有時候都是整季先喊個五十斤 六十斤先放著!!
教父說:不要讓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沒錯~兒子麥口!堅強點別撒嬌!
linux5201314 wrote:
好期待如何分辨越南茶...(恕刪)




剛好之前小弟有寫過 先po給大家作依各參考 稍後再來補充哩~~

~ 台灣茶 vs. 越南茶 ~

上個禮拜 報章媒體又在披露大舉越南茶進口台灣 於是大夥兒又開始問你的是不是............ 給大家說各實例小故事 大約三年前小弟跟 許多茶行老闆在大賣商家那聊天 ! 剛好有朋友寄越南茶要給大賣試試 嘿嘿~ 終於有機會一試到底風行的越南茶長個什麼樣 一起來瞧瞧!

大賣剪開包裝紙盒 將茶緩緩倒出 賀!! 個個精神飽滿 喔!不是這樣形容 應該是粒粒結實飽滿 每一粒大小形狀都很完整大扮 嚴然是冠軍茶的製茶標準 大家看的是眼花撩亂 心裡暗中盤算 果然厲害!!

接著 等水燒滾開後 大賣拿出瓷碗 以及 湯匙 把茶撲滿碗底後 將熱水沖入 這時所有茶行老闆都將脖子伸的長長的 想要一聞這外來的和尚到底有幾把斤兩 等到大家都分的一杯熱騰騰的茶後 大賣再請大家一起喝 只見大家原本懷疑的臉色漸漸如喝入的茶一樣變沒了 小弟也趕緊喝了一口 歐! 這茶似乎難以入嚥 而且既苦又澀 頓時才明白大夥為何心中的大石放了下來 因為都深怕被越南茶打敗 沒了生意餬口

所以小弟心中也明白 越南茶即使進口過來 越南茶也不會因此變成台灣茶 茶很老實 最怕的恐怕是人不老實吧!~
以前喝茶常常有剛開封的茶葉很香很好喝
然後包裝中段的茶葉泡起來香氣和口感都變差
這是台茶混越南茶或中國茶的關係嗎?
goodversion wrote:
我去罰站,跟我期待的...(恕刪)


哈哈~ goodversion 兄 是內行的喔~~~


以前喝茶常常有剛開封的茶葉很香很好喝
然後包裝中段的茶葉泡起來香氣和口感都變差
這是台茶混越南茶或中國茶的關係嗎?

順便跟 maumi65 兄回報一下

一般茶葉打開後 若泡完都有束好 應該可撐3-4禮拜
若走味有兩種可能
1. 肥料問題 較便宜的茶葉 都用 化學肥料 所以一開封之後跟空氣接觸 就會變質 再加上溼氣 就會有
兄講的問題
2. 就是如您所講的一樣囉~ 嘿嘿

~ 品茶趣 爵有情 ~ pianovagrant 敬上

exciting77 wrote:
我爸也愛喝茶!!!家...(恕刪)


exciting77 兄您好
家父若是喝到冬片的話 不是找不到好茶可以喝了 就是心境到一個境界了
因為好的冬片不好找 而且味道跟一年四季中的味道又不一樣 說白一點 若是剛喝茶的朋友
喝到冬片會覺得 好像在喝 泡草的 水一樣 不騙您 ~
但是為何又說是到一個境界了呢 因為 冬片 很純 純的不用色 香 味 去粉飾自己的質感
冬片 比較不會有回甘拉 一沖泡就有香氣四溢拉 它的味道就是 清香 純 微茲甜 好的有 芬多精的口感
它是經過嚴寒的季節所生長的 骨子底 硬的很 也不怕浸 那怕您給他浸的三 五分鐘 都沒關係
依然淳樸如一 整泡水壺的水泡完 它只會漸漸的 味道遞減 也不有變苦或是變澀
就是味道怕您不習慣而已 若是您習慣了 您就糟拉 因為就要換你找不到茶可以喝拉~
以上跟大家一起分享 還請多指教與包涵

~ 品茶趣 爵有情 ~ pianovagrant 敬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