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臺南縣後壁鄉稻米經檢驗無鉻、砷污染問題,國人可安心食用
•發佈日期:2009/11/19
•發佈單位:農糧署糧食產業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該會於本(11)月16日在臺南縣後壁鄉超翔科技公司附近之稻田、政府公糧倉庫與當地民間業者抽取稻米樣品,經檢驗鉻及砷含量均無異常現象,因此無「鉻米」或「砷米」問題,消費者可以安心食用。
農委會指出,在自然環境中即存在各種重金屬,因此食物內含有微量金屬為正常情況。英國於1994年檢測各類食物中鉻含量為0.1至0.9ppm;德國所訂穀類(小麥)砷含量限量標準1ppm,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砷含量限量標準亦建議為1ppm。由於重金屬鉻、砷在穀類中殘留風險極低,國內外食米並未訂鉻、砷限量標準。惟為安定消費信心,該會於16日派員至後壁鄉取樣,對象包含鉻含量超過土壤管制標準之臨近田區、臺南縣公糧倉庫與後壁鄉民間稻米經營業者等,計取樣41件稻米樣品送檢。
該批稻米經該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檢驗結果,鉻含量為未檢出至0.36ppm,與84年間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檢測全國稻米為未檢出至0.41ppm、97年該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檢測全國稻米為未檢出至0.52ppm比較,並無異常。又本批稻米檢驗結果砷含量則為0.11ppm至 0.44ppm,與82年間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檢測全國稻米為0.04ppm至0.93ppm、97年該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檢測全國稻米為未檢出至0.53ppm比較,亦屬正常,國人可放心食用。
農委會強調,經檢驗後壁鄉稻作鉻、砷含量均無異常,惟為袪除消費者疑慮,該會仍將持續與環保署等單位配合,如田間土壤重金屬含量超過管制標準,其地上食用作物均立即鏟除銷燬,確保食用作物安全無虞。此外,該會並將督促地方政府,應本於權責加強各類廢棄物及污染源管理,以確保農業生產基地環境安全無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