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版上很多人詢問有關牙齒, 根管, 補牙, 蛀牙的問題
我想開一個有關牙齒的版. 所有口腔保健方面有問題的朋友都可以來這裡發問
我自己是一個牙醫學生, 能夠回答的我盡量, 如果有錯誤, 也請各位不吝澀指正
版上的牙醫也請不吝澀回應. 為大家的口腔健康加油
幾點發問小原則請大家遵守:
1) 不問價錢 - 例如: 請問根管一次要多少錢, 植牙三萬塊算不算便宜- 牙齒健康是無價的. 病人付錢是負擔材料, 人工跟牙醫開診所需要的花費, 當然包括醫生的薪水. 為了避免惡性減價競爭造成品質低落, 不討論價錢
2) 不推薦或是詢問診所- 例如: 請推薦台中便宜的牙醫- 避免打廣告嫌疑, 每個人對牙醫的要求都不一樣. 病醫關係跟婚姻一樣, 看對眼了才談得來, 所以某個人推薦的牙醫不見的適合另外一個人
3) 不打筆仗 - 要討論問題可以,請附上參考文獻. 要求很簡單, 只接受: 教科書, 期刊. 百科全書. 請注明出處. 其他如新聞, 診所的廣告, 明星, 名人的說詞一概不接受
4) 不詢問或是推薦產品 - 例如: 牙齒漂白哪一種牙膏比較好? 回答, 請用xxx 牙膏, 我上次用了變白好多, 一罐只要100塊 - 好牙醫不會對任和一家產品作背書, 可以針對病人的病症建議某些成份的產品. 但是不背書. 要建議某種產品或是手術請注明出處, 接受的規則如上.
5) 不寫注音跟火星文- 錯字人人都有, 寫注音跟火星文就讓人覺得討厭
6) 有圖有真相 - 在問問題或是解釋問題時能夠貼圖請盡量. 但是不免強
7) 不違反法律或是站規
8) 所有的建議都只是建議, 沒有醫療行為, 病患需要由合格的牙醫師臨床檢查過得到的診斷才算. 畢竟這裡是網路世界,再神的醫生也要親自看過病人才能診斷病情
kivi1021 wrote:
先問一個問題
之前去...(恕刪)
可以去找原本幫你補的牙醫問問. 請問是補了多久, 補樹酯嗎?
補完牙齒後有時候可能會有手術後的敏感現象
一部份是因為當牙醫把蛀牙的部份用鑽針挖掉的時候牙齒神經對於侵入性治療的反應 - 可逆性牙髓炎- 這需要時間去復原
一部份則是不當的補綴方式- 例如, 一次放太多樹酯而沒有分層放, 樹酯本來應該黏住的象牙質脫離 - 造成牙本質過敏症
也有可能是補過的牙又有蛀牙
這幾種情況都是很常出現的
其他的大部份的人都可以理解, 只有第二樣似乎很難傳達給一般的病人
基本上的請況是這樣的
樹酯這種補牙的材料是一種聚合物, 像塑膠一樣. 當牙醫在補牙前會先用磷酸把象牙質的礦物溶解掉, 露出一部份膠原蛋白
樹酯在還沒有聚合時是軟的, 有流動性的, 它會深入到象牙質中間緊密的黏住象牙質的膠原蛋白(Collagen)
當被光催化聚合時(照紫外線), 就會變硬.
可是樹酯的一個特性就是在聚合時體積會縮小一點. 這時候如果周圍有很多面牆黏住樹酯的時候就會產生過大的拉力
把樹酯從象牙質拉開.
當牙醫補牙時, 如果一次放太多樹酯, 然後就照紫外線, 黏住的牆面多, 樹酯從象牙質拉開的情況就會很嚴重
但是如果一次只放一點樹酯, 然後照紫外線, 因為樹酯很少, 黏住的牆面少. 樹酯從象牙質拉開的情況就小
回到原來的問題.
牙醫會檢測的方式有:
1) 冰測 - 放一塊冰的東西在牙齒上看看會不會痛
2) 熱測 - 放一塊熱的東西在牙齒上看看會不會痛
3) 敲測 - 輕敲可疑的牙齒看看會不會痛
4) 空壓測 - 對可疑的牙齒噴氣 (當然不是用嘴)看會不會痛
5) X 光
治療方式則是看診斷的結果是甚麼
蛀牙就要重新補牙或是根管- 看蛀牙程度
如果只是過敏, 可以使用抗敏感性牙膏
1.口腔黏膜篩檢是以目測法或是以儀器檢查?(並無硬塊)
2.如無抽菸或嚼食檳榔或裝假牙,為何口腔黏膜會感覺十分粗糙?
(那種粗糙的感覺就好像是剛吃過滾燙的東西般)
3.5年前以「銀粉」補過兩顆牙齒,但沒多久就掉下來了。醫生說是因為洞較大,且屬側邊較不好補。
而我則因那種不自覺「喀嚓」一聲咬到補綴物的痛苦經驗,讓我遲遲一直沒再補上。請問:
(1).目前補牙是以樹酯?我此種情形適用嗎?
(2).如上述不成立,我這兩顆牙齒該怎麼辦?(目前已隱隱作痛)
4.根管治療後做上牙模套上,醫師有時會說要加做「釘子」,這是為什麼呢?
您的熱心與熱忱讓人感動!相信不久的將來您定是位術德兼備的好醫師!加油!加油!
感恩回覆!謝謝!謝謝!
sdfhklnm wrote:
太好了,題主是發菩薩...(恕刪)
sdfhklnm 按照你敘述的情況, 我很難說是哪一種情況
你說 吃燒牙根方面會有感覺,不像酸,也不是痛
這跟一般來求診的人敘述的症狀有點不太一樣
但是這並非不常見. 每個人對痛覺的忍耐度跟解釋都不太一樣
你說, 已經有給牙醫看過, 照了 x 光沒有發現任和異常
我想, 如果我是你的話, 我會做以下三種處置
1) 請原本的牙醫幫我再檢查一次, 包括, 牙齦囊袋的深度. 是否有牙周方面的問題或是牙根外露. X 光如果在 6 月內就不用多照了
2) 再多請一個牙醫幫你看一下. 你可以請你原本的牙醫給你建議要不要找專科醫生會診.
3) 如果以上兩個處置都還沒有找到病源的所在, 有可能是病源在現在的階段是無法以目前的技術診斷出來的. 這種請況就只好每三個月回診一次, 看看過一段時間後能不能發現問題所在
在問題還沒解決前, 也許可以請你的牙醫師開抗過敏性牙膏你. 看看能不能減輕症狀
這種情況發生時. 病人常常會覺得醫生不幫病人做處置
其實是, 醫生也不知道確切的病因, 所以最好的處置是觀察
jenny0632 wrote:
arthurhuan...(恕刪)
Jenny
口腔黏膜篩檢是以病理切片為標準
目測跟儀器檢查是初期檢查的方式. 但是一但發現可疑的區塊還是以病理切片為標準
口腔黏膜感覺十分粗糙- 那個區域有無受傷過? 顏色有改變嗎? 有這種感覺多久了? 粗糙的區域會擴大嗎?
這有可能是很多種不同的原因造成的, 從最簡單的傷疤到黴菌感染到鱗狀上皮細胞癌都有可能
請找口腔病理專科做檢查
還有, 在這裡呼籲, 有抽煙, 喝酒嚼檳榔習慣的人一定要趕快停止
這三樣行為都會造成口腔癌.
牙醫應該要負起第一線的責任去檢測口腔癌. 因為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口腔構造
如果你發現脖子附近, 下顎邊緣有不明腫脹 但是不疼痛請一定要給醫生做檢測. 這也是早期的症狀之一
補牙是否用樹酯要看能不能做隔離. 樹酯是聚合物, 要催化才會變硬. 催化的過程怕水, 特別是口水跟血水
如果不能做隔離, 銀粉還是最佳選擇
你說是在側邊? 是牙齒跟牙齒碰在一起的地方嗎?
這個地方確實是比其他地方更難處理, 但是對一個合格的牙醫來說應該是常處理的情況
當然, 我沒看過你的牙齒, 所以不能斷定到底難不難補.
如果窩洞太大. 樹酯跟銀粉直接補牙方式可能就不適合, 而需要改用牙套或是局部覆蓋冠
這主要是因為牙齒本身的結構已經不多了. 所以不能使用直接補牙的方式
你能想像在已經沒剩多少結構強加上一堆銀粉嗎? 牙體結構很多時候會承受不了咀嚼的壓力而裂開
你說會不自覺「喀嚓」一聲咬到補綴物. 這是不應該發生的. 牙醫師因該要確定補綴物是否過高或是過低
有時候病人因為麻藥的關係無法確定, 等到下次回診時也因該要把過高的地方磨整
如果現在已經會痛請馬上找牙醫診斷治療. 希望還來的及不用做根管
根管治療後做上牙模套上,要加做冠柱及冠心「釘子」是因為牙齒的結構已經所剩無幾
要戴瑁子, 也要有頭給帽子戴.
有的時候蛀牙已經太深, 牙體結構露在牙齦外的已經不多
所以連要做牙套都沒辦法
這時後就會需要冠柱及冠心.
冠柱作用是支撐冠心
冠心則是拿來替代失去的牙體結構
冠柱 = post
冠心 = cor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