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的海鷗 wrote:
也就是說2008年4月9日至2008年9月12日期間制造的有反應.(恕刪)
前幾天得知, 三聚氰胺只溶於酒精, 不溶於水, 剛剛很有實驗精神的, 把很久前剩下的伯朗奶茶拿來試驗,
其有效日期是 2007.10.25 到2009.10.25.
用水泡過後, 可以看到玻璃杯底部有白白的未溶解顆粒,
把上部奶茶倒掉後, 餘下白色顆粒, 再加入酒精後,
白色顆粒"不見了"..............................(大吃一驚)
看來...如果沒意外, 我跟我家人也不知不覺中, 喝去了十包奶茶了, 幸好量不多, 時間也很久了,
希望我看到的白色顆粒, 不是那有毒物質, 如果是的話....................那至少 2007.10.25出產的產品也很不安全.
而非只是如其官方所言的那段期限內才有問題.
以上僅供大家參考........(剩下那十九包, 先留下來看有沒有什麼事後發展)
恰恰冰克斯 wrote:
我媽為了要喝咖啡前幾天在食品材料行買了不知名品牌的奶精粉
現在我開始擔心了,這奶精粉不知道安不安全.....
不管有沒有品牌的奶精都少喝
反式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
而非乳製奶精就含有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
以下內容有許多是引用自維基百科並加以摘要處理.
三聚氰胺是製造密胺塑料的原料,
常用於製造日用器皿、裝飾貼面板、織物整理劑等。
在日常生活中密胺塑料最常見的應用是美耐皿碗盤.
三聚氰胺因為含有高達66%的含氮量,
就容易成為食品業中不肖業者要造假時所選用的一種素材.
食品工業中常常需要測定食品的蛋白質AA含量,
由於直接測量蛋白質技術上比較複雜,
所以就常用一種叫做凱氏定氮法的測試法,
經由測定氮原子的含量, 來間接推算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
由於三聚氰胺與蛋白質(平均含氮量16%)相比.
含有更高比例的氮原子,所以容易被一些造假者利用,
添加在食品中以造成食品蛋白質含量較高的假象.
其實目前廣泛認為三聚氰胺的毒性是非常輕微的,
它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主要是會形成腎結石最後導致腎衰竭.
對於三聚氰胺形成腎結石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初步研究認為,
由於加工過程中的某些原因使得三聚氰胺中常常混有三聚氰酸,
兩者緊密結合形成不溶於水的網格結構。
攝入人體後由於胃酸的作用, 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相互解離,
並分別通過小腸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 最終進入腎臟。
在腎細胞中, 兩者再次結合沉積, 從而形成腎結石,
堵塞腎小管,最終造成腎衰竭.
違法添加三聚氰胺的案例, 在2007年就衝擊到寵物飼料.
2007年3月16日至今,加拿大的寵物食品廠家Menu Foods,
其產品被污染導致貓狗寵物腎衰竭死亡,因而緊急回收產品。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初步調查結果認為被污染的飼料,
是使用了從中國江蘇徐州安營生物技術開發公司
和山東濱州富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口的植物蛋白粉,
並從這些進口的植物蛋白粉中驗出了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
而中國政府於2007年5月發布的調查報告中提到,
這兩家公司是因為產品蛋白質含量無法達到合約要求,
於是違法添加三聚氰胺, 並以不須商檢的產品名義蒙混出口,
以逃避出口商品的檢驗.
對於毒奶粉事件, 台灣政府的因應措施是針對人吃的食物為主.
對於寵物飼料則完全沒有觸及.
實際上, 國內寵物飼料目前根本是毫無法規可管,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飼料化驗中心雖是法定飼料檢驗單位,
但是它的主要目的是服務畜牧業的飼料為主,
對於寵物飼料, 它們只是偶而會對市售飼料加以抽驗.
但是廠商要進口或是要販賣寵物飼料,
並不需要飼料化驗中心的事先檢驗合格才能賣,
因此國內的寵物飼料市場可以說幾乎是處在無政府狀態.
當此三聚氰胺無所不在之時, 寵物飼主只有自求多福了.
所謂無所不在, 就是說不只是在乳製品中才會有,
連植物蛋白的製品, 甚至任何跟蛋白質有關的產品都不保險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