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現在才知道原來病人也該懂一點醫學倫理,希望你也懂得這基本常識

紫米飯糰 wrote:
打個插好嗎?有沒有人懂得醫療分級制度呀?

就是小病看小醫院,大病看大醫院,如果經由診所醫師轉診到大醫院,掛號費可以比較便宜。
我覺得這個分級制度聽起還很不錯,但是實際的環境似乎不太一樣,而且在執行上似乎困難重重。

舉例來說,如果我本來腸胃不好,有時候會拉肚子,平常會到附近的內科診所看病,最便宜大概150元可以搞定。
但有時候可能出現血便的問題,想要進一步的檢查,這時候小診所的設備儀器可能不夠,需要轉到地區醫院,
但是診所的醫生會幫我轉診嗎?轉診要開轉診單嗎?是不是會轉到診所的合作醫院去?
還是說自己帶轉診單去找醫院就診?
轉診的時候,病歷紀錄要如何跟著帶過去給地區醫院呢?
接下來在地區醫院的看診,是否因為有診所的轉診單,可以有費用的減免?
如果做了檢查,發現腸胃其實沒有問題,於是我想退回診所去,病歷要如何帶回去呢?

其實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最麻煩的還是整合的問題。
有時候腸胃真的很不舒服,但診所的醫師就一直開藥而已,我們也不好意思問醫師可不可以幫忙轉診到地區醫院,
因為不曉得醫師是不是會覺得不被信任,所以我們如果突然跑去看地區醫院,也不好給診所醫師知道,
那這個衛生署推廣的轉診制度到底要怎麼去遵循?

每次只是看到文宣說,叫醫生開轉診單,有轉診單去高層醫院會比較便宜,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有做整合,
更尷尬的是有些地方可能沒有地區醫院,只有醫學中心...那到底是分兩級還是分四級?我也搞不懂?

還是說這些層級的醫院可以變成一個聯盟?
比方說榮總(醫學中心)+振興(地方醫院)+附近的診所,變成一個聯盟,
然後病人就在這個聯盟裡面依照病況尋求協助?

但這又有一個現象,像我之前看某Y醫院,本來是區域醫院,結果他們一直要變成醫學中心,
最後就真的被考核成醫學中心,掛號費也跟著漲價。
如果每個醫院都想辦法變成醫學中心,那除了診所和醫學中心外,中間的部分根本也沒有醫院在做呀?

有沒有人懂這個?
我覺得很多人都有這個問題吧,小時候說什麼家庭醫師制度也是呀,
也許我把附近的診所當作是家庭醫師,但是真的有很不舒服的時候,診所似乎也沒有主動幫我轉介,
如果有的疾病被拖延怎麼辦?結果還不是自己要去找醫院...
而且有些科還真不容易找到門診耶,譬如復健診所,需要器材和場地,有夠難找...



目前有家庭醫師制度
只是加入的診所不多
這是健保局的相關資料
http://www.nhinb.gov.tw/chinese/04_hospital/02_detail.asp?pid=268&xlv=2
您最初當醫生的夢想是什麼呢?
我想所有工作都一樣吧!當醫生的很多,
但當好醫生的不多了,
我想是那份最初的熱忱理念才使您站在職位上而不覺的累!

coachrich wrote:
您最初當醫生的夢想是...(恕刪)


請搞清楚,這裡是台灣,不是日本漫畫。現實往往是在澆息人的熱血。拿今天的醫療新聞來看:

急診室有患者 醫師吃飯優先?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 ... plain5.htm
新竹市江姓市民投訴,日前到新竹地區某公立醫院急診室看診,醫師卻說要吃飯而不在,她不滿地說,急診室怎可要患者等醫生?對此院方回應完全依規處理。

江女說,11月29日晚間6點多,她因發燒不適至公立醫院掛急診,當天急診室病人較多,等了15分鐘就剩最後一位,輪到她時,醫生竟拿著便當走出去,她詢問護士還要等多久,護士卻說醫生從早上8點到現在都沒吃飯,現在去用餐,患者還要再等20分鐘。

江女表示,她身體不舒服掛急診,若真的因為人手不夠,為何不call其他醫生?如果此時有救護車進來,醫生也會自顧自的肚子嗎?這算不算醫德問題?

院方對此回應,經查這名患者經檢傷分類為第四級,護士表示約須再等待10到15分鐘,語畢患者立即退掛離院。依各大醫院急診檢傷分類處理原則,檢傷分類一級應立即處理、檢傷分類二級應於10分鐘內處理、檢傷分類三級應於30分鐘內處理、檢傷分類四級則不符急診處理規範,但基於病人就醫權利,即便是檢傷分類四級,急診醫護人員仍舊會儘快處理。

至於患者提及,若有救護車來院,則醫護人員必定以處理患者為優先,自身權益於後。截至目前為止,院方從不曾發生過棄救護車上患者不顧情事,相反地,若有需要支援之處,也都會請求其他人力協助。


如果你是第一線在現場的醫師,難道不會心寒嗎?台灣的民眾居然惡劣到這種程度。醫師已經整整10多個小時沒吃飯,把檢傷四級的擺半個小時沒看又會如何?況且11月29日也不是特殊假日,醫師就得忙到10個小時沒吃飯,那表示在平常的假日當中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在平常工作中這種打消人行醫的事不斷發生。更慘的是,整個大環境還不斷惡化,一般民眾對醫師採取越來越敵視的態度,醫師的薪水不斷往下探抵,而健保制度和醫院評鑑制度又不斷扯醫師後腿。很多優秀的人才就選擇離開醫界或選擇不會第一線面對病人的科別。

拿這種道德的高帽套在醫師頭上,只會讓人更承受不起....
Rh wrote:
請搞清楚,這裡是台灣...(恕刪)


真奇怪

那麼不想工作 或無法負擔自己選擇的工作的話

辭去醫師職務便行~說那麼多理由幹麻~跟台大學生吃雞腿硬凹的態度還真像勒

swiftboy wrote:
真奇怪

那麼不想工作 或無法負擔自己選擇的工作的話

辭去醫師職務便行~說那麼多理由幹麻~跟台大學生吃雞腿硬凹的態度還真像勒


經查這名患者經檢傷分類為第四級

哈哈
前面才在PO醫療分級的東西
現在又在自打嘴巴
你知道檢傷分類第四級是啥意思嗎?
隨便都掛急診那急診開再大也不夠用
你還是乖乖去賣機油
不要一直出來自打嘴巴
swiftboy wrote:


真奇怪

那麼不...(恕刪)


辭去工作就能改變現在醫療環境的惡化嗎?就能讓澳客病人變得不再澳客嗎?就能讓健保再那麼不機車嗎?
版上會有這麼多從事醫療環境者出來訴說有多苦,至少是表示這環境還有點希望。若是等到這樣的醫療環境逼走一堆優秀的人才,留下的是連病人快掛掉都看不出來的爛醫師,那時候還會看到有人上來抱怨嗎?根本不會。難道我們要等到醫界爛到這種程度再來做檢討?可別忘了一個優秀的主治醫師至少要將近20年以上的培養才能養成(7年醫學生+4~6年住院醫師+約5~10年左右的主治醫師經歷)。但要引進一群波波或是陸陸只要一年的時間....
不用說別的,
CPR 一個小時後,
那些急診病患根本不理你剛剛 CPR 一小時有多辛苦,
他看到的是,
這一個小時醫師沒有理會他.

所以一樣要投訴.
Artige Kinder fordern nichts. Artige Kinder kriegen nichts.
紫米飯糰 wrote:
我不是要說好話或是壞...(恕刪)

婦產科就有你說的這種情形, 聽過幾例, 也親身遇過.
有個醫師還質問我幹麻不去找原來的醫師看.....
cooltyus wrote:
哪個外國醫學生阿?要...(恕刪)

哈佛醫學院畢業的吧, 那也算是外國醫學生
swiftboy wrote:
真奇怪

那麼不想工作 或無法負擔自己選擇的工作的話

辭去醫師職務便行~說那麼多理由幹麻~跟台大學生吃雞腿硬凹的態度還真像勒



說這話的態度跟思維

基本上就跟以前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類似

完全的不負責任跟幼稚

如果這樣也說的通
那警察同仁可以說,我很累,我不抓壞人了
打火弟兄可以說,我不想工作了,火讓你去燒吧

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有自己的責任
只有不成熟,沒有責任感的人才會有這種"大不了,就不要幹的這種想法"



讓潛水的人都覺得都覺得看了滿肚子火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