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yfish0226 wrote:老婆(47歲)上週日...(恕刪) 家母多年前也是因左上腹不適去看診,經大腸鏡檢查(攝像頭過不去)被直接判定是大腸癌,之後再被安排CT斷層確認腫瘤大小才進行手術。是否有肝移轉必須於手術中檢查淋巴結,若有淋巴結移轉會再做正子攝影來加以確認。
大家都是成年人,如果不放心醫生診斷的結果,就多看幾間醫院,應該要有基本的判斷力,網路資料只能供參考用。大腸癌真的算好處理的病症,我一個朋友血便後就診,判定是大腸癌三級,配合醫生診治,醫治第四年已經未發現有復發腫塊,各項指數居回歸正常。最怕癌細胞移轉到肺、淋巴,是最不樂見的情況,有時間獨自煩惱,不如多找幾個醫生診斷。我再舉個例子,哪家醫院就不說了,我女兒1歲半的時候反覆發燒,去了某家婦產醫院,留尿液與照超音波檢查。尿液驗出有發炎情況,醫生想確認腎臟有沒有發炎,在照超音波時,結果說在胃部有照到一塊陰影,跟我們說可能是腫塊,建議我們轉院到長庚。到了長庚再照一次超音波,檢驗師跟我們說那陰影應該其他器官遮住造成的。說真的,真的擔心就多找幾個醫生診斷,前提是,不要跟每個醫生說前一個醫生診斷結果,怕會造成醫生先入為主的觀念,慵懶的醫生就會按照前一個醫生診斷結果為結果,好的醫生才會重新再檢驗一次。希望貴夫人能勇敢面對自身狀況,遇到了就去解決,沒有什麼事情是過不去的。
一切以病理切片報告為準.親身案例, 家人去年初因排便出血, 安排到台北知名教學醫院照大腸鏡, 主鏡的醫師看到異物後, 馬上切片送病理, 也馬上請胃腸主治醫師到場, 並請我進去內視鏡診間. 醫生面色凝重說: 他和主鏡醫師都認為這就是 "壞東西" 了, 現在已經切片急件送病理化驗, 但依他多年經驗, 這就是 "它" 了, 但是還是要以切片病理檢驗報告為準.接下來就是讓我看內視鏡的照片(以下閱讀若感不適請速跳過), 確實駭人, 拇指大的腫瘤上面佈滿血絲, 還冒血, 連我這個醫理半點不懂的人都驚覺這應該就是它了.然後醫生說檢驗報告出來再處置就太慢了, 幫忙馬上以CA去申請住院, 還有CT斷層, 就怕耽誤病情, 一切都以CA來預先處置.等第一次切片病理報告出來, 是良性的, 醫生馬上連絡腫瘤科的主治醫師 (他的同學), 把案子移交給他做進一步的檢查, 因為醫師說依他的經驗, 很難相信這是良性的腫瘤, 所以腫瘤科的醫師馬上接手, 安排住院及再一次的切片檢查, 他擔心第一次切片時只有切頂端和外緣, 所以第二次的切片為求慎重, 上下裡外都仔細繞了一遍, 橫豎這腫瘤是良性惡性都要切除, 所以就直接住院, 等第二次切片報告出來之後, 立刻動刀.第二次切片檢驗報告出來, 仍是良性, 且離肛門就差幾公分 (不必做人工肛門), 平常不太燒香拜佛的我也開始相信冥冥之中真還有保佑, 接下來就是接受手術的安排, 但是不用化療也不用做人工肛門, 手術就順利的多, 接下來就很順利, 不再贅述.想提供給版主的重點是:1. 靜心等待切片病理報告.2. 很難要求醫者皆是父母心, 但是醫生有自己的實務經驗和敘事方式, 遇此人生大關, 緊急慌亂之間溝通方式難免總有落差, 互相體諒才能共度難關.藉此版面也祝願版主及01網友們都能平安喜樂.
首先..我表姐大腸癌三期10多年.與癌症共存..照常工作.生活..追蹤..現在也都很好..希望萬一確診的話.能給你太太一點信心.另外.醫生在報告還沒出來前的話..家屬確實要打問號.因為我媽確實有被誤診過. 約10幾年前.我母親眼睛出血. 親戚介紹了名醫. 台北最大的那間.開刀時.放住院醫生一個人開刀..主治醫生未到場. 直到手術結束..只有我媽跟住院醫師在手術間.然後出院後回診~眼睛開完刀.一樣看不見...算是失敗的手術.醫生不知道那根筋不對. 也沒任何報告佐證..直接就跟我母親說是癌症.~要我母親把眼球拿掉..結果我媽去問神明. 神明說..眼球不是癌症.眼球千萬不要開刀拿掉. 然後我媽用神明的說法這點跟醫生吐槽.挺稿笑的.~之後病友介紹同醫院掛一個眼球腫瘤科的醫生複檢.~ 這位醫生就很保留..只說觀察4個月..4個月後再複檢..確診不是癌症只是一般出血.~當初很慶幸換了醫生.多看幾個醫生~聽聽說法也不錯~
1. 病理是最後確定的標準沒錯,但「腸鏡畫面」是很重要的一個診斷依據,惡性或良性大腸病兆在大腸鏡畫面上通常會呈現很不一樣的外觀2. 從你的文章描述,他有跟你說腫瘤狀況啊,一碰就流血就是一個重要的跡象啊。至於腫瘤大小,內視鏡畫面又不像電腦斷層可以準確量測大小,你要他怎麼跟你說?3. 就如同底下一堆網友跟你說的,也有很多喜歡病情解釋直言不諱的醫生我的母親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罹癌去世了我能理解您面對家人可能罹患這種疾病的緊張擔憂但其實病人跟醫生要能互相站在對方的立場去體諒理解對方而不是單方面要求醫生是與您和家人一起對抗疾病的同一陣線不是對立面不論如何還是祝您家人健康如果不是惡性腫瘤就太好了就算是,也希望後續的治療都能順利
醫師可以隨便,但自己對自己還是要小心,畢竟出事自己負責。建議重大疾病還是多找幾家複驗,而且看診時不要透露前一家檢驗結果。畢竟化療藥很毒,一用下去就沒有回頭路,我自己癌症痊癒都沒用化放療。要知道醫院旨在賺錢,你旨在保命,這兩者差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