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作~~ wrote:
經過我去户政事務所調查,我們家族從日本時代以來,只有外婆的外婆活到103歲又8個月而已,已往生。(恕刪)
告訴你個好消息,
1. 稍微重一點
2. 一輩子的老菸槍
就可能在身體健康百歲人瑞的6成行列,其他4成人瑞則由多數無不良習慣的「正常人」分配。
但要注意,有濾嘴的紙菸是1955年才有,2010新聞-1955=55年,15歲抽菸+55=70歲左右的老菸槍很可能把菸吸入肺裡,也大多活不過100歲。
而百歲人瑞老菸槍抽菸是1955年前煙斗/雪茄「煙不入肺」的習慣。才有機會列入3成健康老菸槍的人瑞行列。
張忠謀是抽煙斗,不是抽紙菸。不過,他2020年戒掉了…
-----
這些百歲人瑞裡有1/3的人不是過重,就是一輩子的老菸槍。
-----
http://city.udn.com/62874/3842215
2010年2月
中央社台北3日電)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電子報今天報導,科學家即將研發出一種「長壽特效藥」(long-life super-drug),能讓人類擺脫阿茲海默症和糖尿病,一路活到100歲以上。
科學家們已辨認出三個基因,它們能夠延長人類壽命至百歲以上,並防止常見的老年疾病。
其中2個基因能促進人體產生所謂的「好膽固醇」(good cholesterol),減少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發生的機率,第3個基因則能預防糖尿病。
DNA裡擁有這3個基因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也較常人少了80%,專家將在明晚於「英國廣播公司」第二頻道(BBC2)的Horizon節目公布這項發現。
世界知名的遺傳學家巴茲萊(Nir Barzilai)表示,數個研究室目前正在研發一種藥丸,複製這些基因的功效,最快可望在3年內進行測試。
巴茲萊的團隊檢驗500名平均年齡100歲、身體健康的中歐猶太人DNA,查明他們是否有共同特徵,以解釋長壽的原因。
身兼紐約「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College of Medicine)醫學和分子遺傳學教授及「老化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ging Research)主任的巴茲萊表示,神奇的是,這些百歲人瑞裡有1/3的人不是過重,就是一輩子的老菸槍。
人類能活過100歲的機率是萬分之一,但是這些研究對象能活過100歲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0倍,他們擁有的共同祖先也相對較少。
巴茲萊表示,除去體型和飲食因素之後,這些人瑞共通基因組成裡和他人不同的3項微小差異,為他們的長壽提供了解釋。
他說:「其中30%的人有肥胖或過重問題,30%的人(每天)抽2包以上的菸齡超過40年。」
「因為這些人瑞擁有長壽基因,保護他們免受環境因素影響,那就是為什麼他們既能恣情放縱,卻又活得長壽的原因。」(譯者:中央社戴雅真)
我也是過胖,不過我覺得減肥用錯方法反而會傷身,所以就不減肥了,以不進入第一型肥胖為原則。
我是不菸不酒,不過我相信,要擠進無不良習慣的百歲人瑞,機率應該比有不良習慣的百歲人瑞容易。
像我是有熬夜習慣阿,也算是不良習慣吧,還有喝很多咖啡跟電腦手機用很久這些,很少運動這些。要改應該很難,只求不要增加新的壞習慣,只求看能不能幾近百歲人瑞裡面。
其實我是覺得一半一半,有不良習慣只多出了10趴的存活率而已,而且以我目前的習慣來看,真活到那年紀,也會被歸類為習慣不良。我覺得自己只是習慣小問題而已,說不定那些不良的人也只是小問題,原本很胖,減到過重。原本抽很多煙喝很多酒,好幾年沒碰了,再斷斷續續,抽1~2根,或喝1/3杯啤酒這樣,猜的。
有一個叫田中加子的老太太我有研究過,目前118歲又200多天吧,愛喝咖啡可樂,又愛吃甜食蛋糕,所以覺得過得舒服就好,應該比較有機會長壽,除非真的很嚴重,影響到健康了,再改。
RentHA wrote:
告訴你個好消息,1.(恕刪)
振作~~ wrote:
誰知,抽那麼多菸,又胖,為何能長壽,我十分不理解。
我是不菸不酒,不過我相信,要擠進無不良習慣的百歲人瑞,機率應該比有不良習慣的百歲人瑞容易。(恕刪)
----
他說:「其中30%的人有肥胖或過重問題,30%的人(每天)抽2包以上的菸齡超過40年。」
-----
是30%的人有肥胖或過重問題
另30%的抽2包以上的菸齡超過40年。
是聯集,並不是交集。
至於過重是重了多少?也沒寫很清楚,
也可能只是超過一般BMI標準而已…
其他4成人瑞由多數無不良習慣+身材正常的「正常人」分配。這個機率才非常低…
至於不良習慣…這是由衛福部或一些西醫定義的,搞不好某些不良習慣是良好習慣,只是被目前的醫療界定義為不良習慣。
50-100年前有不少可搞死人的方法做為標準醫療手段,不要以為現在就沒有…
但3成過重+3成老菸槍有個共同點:不理會西醫所定義的不良習慣
振作~~ wrote:
抽2包也有可能是最淡的煙啊,那這樣等於只抽半包濃菸。太多可能性了。
(恕刪)
我那篇有寫,你卻沒看到重點…若要學百歲人瑞,抽菸必須煙不入肺…。
因為人瑞抽煙習慣是在1955年以前養成,那個年代是煙斗/雪茄/無濾嘴紙菸,吸菸沒法入肺…
你把香菸濾嘴剪掉改抽無濾嘴紙菸試看看,若把煙吸入肺裡,1支就可讓你喉嚨痛!人類不會蠢到天天抽菸整得自己天天喉嚨痛…
1955年以後紙菸有濾嘴,煙可較淡,才開始不成文規定把煙吸入肺,只有剛學抽菸時被嗆到,習慣之後就還可以。自此之後,肺癌就不斷增加…
也就是古早人抽煙是真的在「呷菸」,只在嘴裡「吃煙」嚐得到煙的甜味香味苦味沒把煙吸入肺,但鼻子有聞二手菸。
漏掉一個重要細節,你就離人瑞很遠…
這幾年台灣抽菸環境越來越嚴格,二手煙害大幅減少,但數據也證明,和抽菸無關的肺腺癌不斷升高。
香菸之所以會叫「香菸」就是因為是香的煙啊!
也就是理論上,讓人聞起來是香的,不會讓人覺得嗆的菸味,應該對人體有利。但濃度高到讓人會嗆的煙則對人體有害。過量與不及都不好…
就和烤肉一樣…剛好熟會覺得香且好吃,烤過頭就覺得嗆且難吃,有腥味代表沒熟,吃下肚可能出事。
你自身細胞的味覺/知覺會幫你判斷好或不好,量多或量少,不需靠西醫/衛福部指指點點…
內文搜尋

X